末次冰期以来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54次 | 上传用户:my61005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热释光测年,结合剖面岩性岩相特征、粒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21~15 kaBP的末次盛冰期是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时期;15~10 kaBP的晚冰期柴达木盆地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固定缩小的波动演化;10 kaBP以来的全新世盆地沙漠经历了固定缩小和再次扩张的演化过程。自21 kaBP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盆地沙漠虽经历了多次扩展与固定缩小的两相组合式波动演化过程,但流沙活动至今尚
其他文献
一、新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优势〈br〉 全国高考话题作文已连续使用多年,2006年全国高考卷中新材料作文的出现,让全体师生耳目一新,这种材料作文具有如下特点。〈br〉 1.继承并
新课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构建,这正
本文阐述了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图书馆工作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途径.并对如何更好发挥图书馆对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提出
从中国北方62个站的日平均温度出发,分析北方1951~2000年有霜冻(温度在零度以下) 日数和强度的变化趋势;同时给出了秋冬交替时霜冻日开始日期和冬春转换时霜冻日结束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指出:在中国北方(30oN以北),有霜冻日的日数在近50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而霜冻日的平均温度显著升高;春季霜冻日的提前结束和秋季霜冻日的推迟来临使得北方冬季缩短而生长季拉长。年霜冻日平均温度与年平均温度存在显著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环境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思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