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与外面的人沟通,也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用好网络资源,构筑一道网络“防火墙”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谈了自己在教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网络世界 校内课程 信息技术课堂
  
  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不是虚拟的伊甸园,又不是潘多拉的盒子。点击网络,文明与污染会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展现,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黑暗的角落。我们应引导好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健康的娱乐。以健康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让网络成为学生腾飞的翅膀。但我们更要注意网络的“信息污染”现象:如学生对网络游戏迷恋痴迷,直至荒废了学业;色情、暴力、无聊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极大危害,甚至影响了其一生的发展,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踏上了不归路。他们成了网络的俘虏。
  信息技术教师了解网络的机会要多一点。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适时、适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在教学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引领学生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一些做法。
  一、开发好校本课程,用兴趣吸引学生
  我校的每台电脑都是联网的,网络游戏和QQ聊天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如果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上课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信息技术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游戏和QQ聊天的最好场所,就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我认真备课,开发好校本课程,使信息技术课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如六年级第一学期我会把Word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包括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绘制图形,等等。学习了基本知识以后,我布置学生制作一些漂亮的电子报,并给学生一些相应的主题如:环保、天文知识、科技知识、交通安全、08年奥运会,等等。因为有了相应的主题,学生们很想到网上查找些相关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为此我就教会学生如何到网上搜索保存所需的资料。将网络的多样性、多元性、共享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网络游戏、聊天很好玩,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更值得他们去挖掘并为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服务。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及自身的努力,学生制成了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很有成就感。评出一部分设计漂亮的电子报通过网络广播系统播放给学生看,并打印出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在学校的橱窗进行张贴,供全校师生欣赏。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形成了一股很浓的学习气氛。六年级下册教学生学习多媒体制作,基础知识讲完之后,同样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主题,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完成一份多媒体作品,评出优秀作品推荐到市里参加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比赛,有5位同学还获得了浙江省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奖项,其中一位获得全省电脑作品制作一等奖,填补了我市获此奖项空白,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校取得如此佳绩确属不易;有8位同学获得了衢州市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二、三等奖。学生看到同学的作品得奖了,非常羡慕,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也努力创作更加优秀的作品,获奖的同学创作热情也更高了。将教科书的内容巧妙地应用到校本课程中,并且有了扩展和加深。这种开放性的作业体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每节课中有所收获。这样大多数同学深深地从内心里喜欢信息技术课了,课堂上学生都有事可做,他们沉溺于游戏和聊天室的机会自然就少得多了。
  二、规范信息技術课堂纪律,加强监督管理
  诱惑就在眼前,只要切换一下界面,点一点鼠标学生就可以玩游戏和聊天。这就像玩多米诺骨牌,课堂上只要有一个学生在玩游戏或聊天,就一定会产生连锁反应,一定会有一大批的学生跟着下水。为避免这种情况,就一定要规范信息技术课堂纪律,并加强监督管理。每学期第一堂课,我都先宣布课堂纪律,并打印一份张贴在电脑教室。电脑教室装有广播教学系统,它具有监视学生电脑的功能。每次我讲完课之后,都安排学生自由活动,完成课堂任务时,我就打开学生监视功能。只要发现有学生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活动,我就立刻在教师机上选择这些学生的电脑先进行锁定,再退出(先警告,给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如果学生再次违犯,我就选择关机。几次以后,学生都知道我上课是认真的,他们也就越来越认真了,也基本上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平时偶尔我也会留5—10分钟让学生自由安排,自由地上网干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包括可以自由聊天和玩玩游戏。学期结束前,我会留一两个课时给学生自由活动。但如果上课的质量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这种机会就会被取消。有的学生因期盼自由活动的时间,会克制自己遵守课堂纪律。这样可以打消学生的逆反心理,由此一来,上课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拒绝”
  上网聊天之所以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爱好,是因为网络带来的是心灵的释放。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谁也不认识谁,人的姓名、资料变成了一个个符号。在网络上,将心事告诉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比在现实生活中要容易得多,网络成了学生心灵的放飞场。而今天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不多。网络的出现,使他们可以以不同的身份在网上与人聊天、交友。在网上,他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自己行为和想法相似的“伙伴”,这使他们对网络产生了归属感和依赖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使他们思网不归,沉迷其中,为此有些学生成了网络的俘虏。个别学生因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产生了网络心理障碍,而被迫退学,更有甚者去会见所谓的网友,踏上了不归路。我搜索现实生活中因过于迷恋网络这个虚拟世界而深受其害的实例,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学生,要慎交“网友”,要适度游戏、适度娱乐。
  我引导学生上网之前最好先拟个小计划,把要做的事情先写下来,然后一件一件去做。教育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要学会五个“拒绝”:一是拒绝不健康心理的形成;二是拒绝网络侵害;三是拒绝不良癖好、不良行为;四是拒绝黄、暴力的毒害;五是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应该进入的网吧。与学生一起学习《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要求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四、以身作则,作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做好学生的表率。所谓“先莫先于修德”,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种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同时鼓励进步学生,开展学习先进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想一下:假如教师自己在上课经常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如何教育学生不要上网玩游戏、聊天呢?如何让学生文明上网呢?这不成了一句空话了吗?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
  总之,不能因为有飞机失事就不再乘坐飞机,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学生是未来的希望,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大力普及网络知识,打破网络的神秘,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网络观,掌握正确的上网方法,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发挥出网络的真正作用,使网络成为学生腾飞的翅膀。信息技术教师要做网络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真正让学生适时地走进网络,适时地走出网络,做健康、文明的网络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创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时代。
其他文献
生物化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的内容多而抽象,通过实验课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领会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
摘 要: 合作实践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与学生合作,学生通过教学内容与同学合作;在教学中,师生又通过多种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使这种合作得以实现,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提供有效的发展途径,从而有利于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 合作实践教学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 广
摘 要: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高效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充分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师生和谐互动是高效课堂的关键,落实巩固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作者根据本校课堂改革的体会,总结归纳经验,并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前提 关键 保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师生双方的和谐互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探讨了棉针织物采用不同的漂白工艺--酶精练-常规氧漂、酶精练-中性氧漂、酶精练-过醋酸(PAA)漂白两浴法及酶精练-PAA一浴两步法漂白工艺的可行性.对经四种前处理工艺的织物
文中介绍了意大利COLOSIO袜机的选针原理、功能特性和编织实例.从编织机件分析可知该机有三个成圈系统,可编织多色提花、具有立体花型的毛圈袜或非毛圈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