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市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我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曾道出了他创作的“动力源”:看到比他小七岁的路遥接连发表《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一步一步达到个人文学事业的巅峰,他受到激励,下定决心要奋斗和超越,于是写出了长篇小说《白鹿原》……
  同学们,在成长路上,你也一定有你的“动力源”。请以“我的动力源”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名师题解】
  “源”,有“根源”“源头”的意思。“动力源”,不妨把它看作一个偏正短语,可以理解为“产生动力的根源”。我的动力源,即为“让我产生持续动力的人、事、物”。此题涵盖面广,可用的素材多,只要扣住了“动力源”,应该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
  如果写人,可以写“谁”给了我动力。从这个角度下笔几乎没有难度,人人有话说,亲人、老师、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可以入题。要注意的是,这个人是如何给你动力的,他的哪句话、哪个表情、哪些行为给了你动力,你由此产生了什么动力。记住,题目有个“源”字,这个动力应该是长期效应而非短期效应,是能持续地给你力量的。
  如果写事,可以考虑写某个具体事件,甚至某个瞬间,触发了你的思考,激发了你的潜能,成为了你成长过程中超越自我的契机。从这个角度下笔,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由此你产生了什么持久的动力,要具体、真实可感,切忌大段大段的议论和空泛的抒情。
  如果写物,某个具体的物件(奖牌、成绩单、录取通知书、手机……)、某个抽象的目标(战胜对手、改掉缺点、别人的认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动力源,帮助你前进。从这个角度下笔,必须要把你自己作为中心来写,用一两件事写写你的努力过程、你的感悟和体会,切忌写成物品介绍、目标介绍。
  【满分佳作一】
  我的动力源
  深圳一考生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我有属于我的天
  ——题记
  我蔫蔫地耷拉着脑袋,抓着书包带子慢吞吞地在回家的路上绕来绕去磨着时间,一想到书包里的卷子,心情就十分糟糕,想干点什么却怎么都提不起劲来——我完全没动力啊,亏我还特意背了这么多书回家!
  这么到处转悠,我不知不觉地就走进了一个小公园。这里我以前常来,后来因为学习繁忙,就没怎么来过了。
  脑子里乱糟糟地想着事,也有些累了。刚好不远处的长椅上没有人,我就急忙抬起有些酸软的腿冲过去坐下,顺手就要把书包扔到长椅的另一边上,却瞥见椅子上有只蜗牛,险险地收住了手。好险!就差这么一点,这只可怜的小蜗牛就要被这沉重的书包送去天堂了。
  早知道这样就不要头一热带这么多书回家了,我烦躁地把书包放在了怀里,瞥了瞥那只大难不死的蜗牛。它身后拖着长长的一道湿润的水痕,显然是爬了很久了。
  小蜗牛,你的动力源是什么呢?
  我没有开口,它也不会回答我。我就这么望着它,直到它遇上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我眼中的一条小缝。它试探着,小心翼翼地探出前半身,触角在空中摆动,却仍是够不到另一边。它缩了回来,在原地顿了顿。
  我对比了下它的身体长度和缝隙的宽度,可惜地想它不能不放弃了。然而现实狠狠地给我来了一巴掌。那小蜗牛重新伸出了自己的身体,坚定不移地朝着彼岸前进。它努力地拉伸着自己柔软的身体,一点一点把自己往离目的地更近的地方靠近,一毫米,两毫米,一厘米……成功啦!它成功地触碰到了自己的目标!
  就在这时,蜗牛的身体承受不住它的重壳,那重壳在半空旋转了一百八十度,拉着蜗牛差点掉了下去!我吓得手一抖,书包也差点掉了下来。蜗牛到底还是稳住了,只见它的肌肉被拉得长长的、细细的。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还是赶紧放弃比较好吧?我这么想。
  小蜗牛却依旧执着地前进着,它拉伸着自己细长的肌肉,背負着重重的壳,努力往前蠕动,好像什么困难都无法耗尽它前进的动力。而它的蠕动终于见效,只见前面的肌肉越来越粗,后面的越来越细,重重的壳一点一点往前移动着,终于艰难地翻转过来,它成功了!它渡过了那条对于它来说仿佛是不可逾越的沟壑。
  我松了一口气,继而心里生出一点信念:作为一个人,怎么可以输给一只小小的脆弱的蜗牛呢?怎么能比它还容易放弃呢?怎么可以!我突然感到不甘心和不服气,人类的自尊心瞬间爆炸,拎起书包就往家里跑,满脑子想着未完成的试卷。
  于是我多了一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目标:不能输给蜗牛。每当迷茫与懈怠之时,想起它就有种不肯服输的气概,令我重新充满干劲。这就是我的动力源吧!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把“动力源”归功于一只小小的蜗牛,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角度。文章中通过对蜗牛的细致观察,得到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种种思索与感悟,这样的写法,不仅读起来很真实,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文章的成功在于小作者观察的细腻,对于蜗牛的一举一动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这也再次告诉我们,学会观察生活是多么重要。开头引用周杰伦的名曲《蜗牛》,与文章的主题完美贴合。
  【满分佳作二】
  我的动力源
  深圳一考生
  说实在话,当语文老师说要我们颂读《诗经》去参加一个什么表演活动时,我的内心是迷茫的,《诗经》,那么遥远而陌生、那么古老而拗口的语言,怎么才能顺利地朗诵出来呢?
  然而,老师到底还是跟我们讲《诗经》了,先是“灼灼其华”的那个女子,在那样温暖的春天,在那样翠绿的柳色中,一位美若桃花的女子轻轻地走进了我们的心中,她的美艳端庄,她的“宜其室家”,忽然都犹如一股春风,在我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然后有《野有蔓草》那位从晨露中起来的女子,清新脱俗得本身就像一颗晶莹的露珠,那时的阳光那么明媚,草地那样青葱,与心爱的人儿邂逅,那是怎样的惊喜啊!还有心急待嫁的“剩女”、有点泼辣的《摽有梅》,还有“投我予木瓜,报之于琼琚”的相互回应。讲到这里,老师笑着对我们说,“女孩子不要随便收人家的礼物,你看回报的代价多大呀!当然,如果将来遇到你心怡的人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用一辈子去回报他。”
  忽然觉得《诗经》离我们这样近!老师跟我们讲的那一个个女子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她们就像是我们的亲人,她们的故事或许就发生在奶奶身上、妈妈身上,或者是老师身上。那些古代的情谊,那些做人与处事的原则,就这样,在一句句的古诗中为我们一一展示出来。
  老师的故事好听,背诵却不是件轻松的事。记得那是一个沉闷的下午,我们读到悲苦的《葛畾》:“……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我们无暇去体味那悲苦,只觉得文章中的节奏是如此的明快,如此的有节奏。不知是谁先敲起了桌子打响了节拍,我们顺势加入,每个人都拿起了手中的笔,有条不紊地打着节拍,几千年前的优美诗句就这样抑扬顿挫地从我们口中流淌出来,不想停歇。老师要求读的五遍已经停不下来,八遍、十遍、十五遍……越读越有劲,我们好象找到了某种动力,又好像中了某种魔力!
  后来,老师又让我们打拍子读《摽有梅》;后来,又教我们唱《蒹葭》《木瓜》,听到那潺潺的音乐声,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诗都是可以唱的。后来,我们又把一些诗篇改编成舞蹈,惊艳了所有人……我们停不下来,我们开挂了!《诗经》像是一股源动力,把同学们所有的表演技能都激发出来;《诗经》如同一个平台,让我们每个人都展現自己的风格。
  演出成功几乎毫无悬念,让我们大家都预想不到的是,一次演出后我们又接到其他的邀约,“全城共读半小时”、央视朗读者“深圳朗读亭”花絮拍摄、《南方都市报》整版报道……
  当我们衣袂飘飘地颂读《诗经》,沉浸在国学的滋养中,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对祖先的敬意。是《诗经》,为我们打开了找回自信、挖掘自我的大门,也成为我们初中生涯中最绚烂最难忘的一幕!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
  本文的选材很特别,通过大家对《诗经》的认识、学习,从而由“不喜欢”发展到“喜欢”,而且从《诗经》上升到国学以及传统文化,令文章的主旨越来越深刻。当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老师的讲解和同学打节拍的朗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小作者对这两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文章对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对场景的描绘也非常真实,是一篇构思非常灵巧的文章。
其他文献
【中考真题】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的提醒,一次抬手相助,传递着邻里的温情。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林,鸟兽虫鱼……一些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解读】  与前两年的文题(2015年“那天,雨一直下”、2016年“哇,好香”)相比,今年荆州的作文题发
昨天恰好听李敬泽老师分享,关于《会饮记》的跨文体,李老师说:“我写作的时候并没有去考虑文本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评论,统统不管,只是很享受写作时飞翔或者滑翔的感觉。”  我喜欢“飞翔”两个字,喜欢写作时的飞翔感,好的小说它“贴着地面飞翔”,也可能是“在边缘处晃荡”。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滞重感、荒谬感,有无奈,有心酸,但即便在最卑微的状态,人性还是存有亮光,呈现在文学作品中,飞翔成了一种召唤,一种
【中考真题】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界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文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品味自然、观察细节、学会发现,注重阅读积淀,挖掘心灵感悟;亦引导考生抒发对生活独到的感悟或揭示深
任凭穿梭多少时光,都不曾更改,那烁烁炽燃了天际的斑驳梦想的方向。只记得,彼岸正流光。  ——题记  仿佛于乌亮的瞳仁中汇起一簇簇温驯、安静的火焰,目光静静追随着天际的脉络扫过漆黑的长空。感到一种清淡、温和的情愫正顺着夜色铺就的天阶滴滴淌落下来,淌在原野青青逼人的旺盛的毛发里;淌在春夜萌发、渐长的思绪里;淌在少年有力舒张的血液里。光阴漫在这样的凝眸里,愈趋愈安。  青春的长梦中,我也是常常希冀着相逢
1  每天在老园丁到来之前的凌晨,文婕妤就来到园中绕着月季花坛散步。一圈又一圈,灯芯绒布鞋走得漫无声息。那是当年小城民间常见的手工鞋款——便宜、软和、轻便,与那种闹市中马蹄滴嗒的皮鞋相映成趣。有一些雾气,空气非常清新。那时天只蒙蒙光亮,最后的几颗蓝星还在头顶闪烁。站前悄无人迹。  婕妤忍不住伸手摘了一朵月季花。  红色的朵瓣上便骨碌碌滚下几滴露水。露水顺着她的手背流进了她的袖口,婕妤感觉到冰凉。吸
【备考试题一·命题作文】  阿长虽目不识丁,却给小鲁迅买来了《山海经》;父亲虽步履蹒跚,却给朱自清买来了桔子;老王虽贫穷落魄,却给杨绛送来了香油和鸡蛋。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请以“他(她)”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  【名师解析】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小人物,他们都是普通人,过着很普通的生活。比如保安叔叔、保洁阿姨、食堂大妈、快递哥哥、卖菜大妈、打工
他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是一个从小学“晃荡”到大学毕业的平凡孩子。小学时,他痛恨读书;初中时,他进了远近闻名的坏学校,唯一的愿望是能四肢健全地毕业;高中时,他痴迷李小龙,“远大理想”是考上录取线最低的大学。可正是这段“晃荡”的青春岁月,让他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他笑对挫折的勇气与胸怀,保全了让他受用一生的所有天分。如今,他连续多年当选日本“年度最受欢迎作家”,被誉为“百年一遇的推理大师”。他叫
孙俪身上有种独特的气质,短短的头发显得酷酷的,可当她灿然一笑时,那种像向日葵一样的温暖就会照亮周围的时空。  孙俪与艺术早早结缘,她5岁开始学舞蹈,15岁担任上海警备区文工团文艺兵3年,22岁因饰演《玉观音》女主角安心荣获第22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从那时起孙俪的演艺之花开始茁壮生长。2012年一部《后宫甄嬛传》让她红极一时,那朵美丽的演艺之花至此娇艳盛放。而2015年的《芈月传》她以更入木三
他知道自己将永远被囚禁在这院墙内,他无力的干咳在庭院内消失,天空澄澈如洗。  院墙内,是一个人的晚年。  在皱纹里,在时钟滴答声里,在一个人的节日,未及展开的青春与年老相遇。  一个人,住在一间铺满灰尘的屋子里,有一个潮湿温暖的阳台,一切的冗杂被粉红色的掉漆的院墙围着,这便是他的全部。他坐在已坐了四十五年的老藤椅上,摇摆着时光。他点燃一根烟,缕缕烟圈中一张脸孔,神态安详温和。  一个下午,一个老人
你舒伸得像一湖水向着晴空里  白云,又像是一流冷涧澄清  许我循着林岸穷究你的泉源  我却仍然怀抱着百般的疑心  对你的每一个映影!  你展开像个千瓣的花朵!  鲜妍是你的每一瓣,更有芳沁,  那温存袭人的花气,伴着晚凉:  我说花儿,这正是春的捉弄人,  来偷取人们的痴情!  你又学叶叶的书篇随风吹展,  揭示你的每一个深思;每一角心境,  你的眼睛望着我,不断的在说话:  我却仍然没有回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