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指标升高 也许是高血糖惹的祸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大爷今年68岁,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最近几年因糖尿病足坏疽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今年春节过后,李大爷又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足部感染加重入院。入院后的化验检查显示有多项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等)轻度升高,随后又做了包括腹部B超、胸腹部CT、胃镜、肠镜在内的多项检查,均无阳性发现。之后医生又调阅了患者此前在外院住院的有关检查,发现其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125)检查结果同样偏高,前后对比并无明显变化。最终排除了肿瘤,原来是虚惊一场。其实,像李大爷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少见。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比普通人群高?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病率高吗?还是存在其他原因?
  1.糖尿病与肿瘤究竟有没有关系?
  长期以来,糖尿病与癌症的相关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热点。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可以增加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癌症发生风险会增加呢?目前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与肿瘤可能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可对DNA造成氧化损伤,容易导致细胞癌变;另外,高胰岛素血症通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的合成,使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增加,产生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还有,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等都会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
  2.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常常升高?
  不可否认,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发病风险比普通人群的确要高,但是,在没有肿瘤的糖尿病人群中经常发现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CA199等)阳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机制目前尚不明了,可能与2型糖尿病造成胰腺细胞的某种变化有关。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通过“糖毒性”作用导致胰腺非癌性的损伤而引起腫瘤标志物的升高。通过良好地控制血糖,肿瘤标志物大多可随之下降。
  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可能是由于长期糖毒性损害,胰腺腺体反复被破坏、修复、增生终而导致癌变,进而可能引起CEA、CA199升高。
  总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水平高于正常人的确切机制以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哪些非肿瘤因素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分泌或脱落并进入体液或组织中的物质,目前广泛用于肿瘤诊断,同时也是检测肿瘤复发、转移以及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并非特异性表达在肿瘤组织中,一些非肿瘤的其他良性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胆石症等)也会引起一些肿瘤标志物升高,此外,正常人的生理变化(怀孕、衰老等)也可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
  因此,对于肿瘤标志物升高,除了考虑肿瘤之外,还要想到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其他情况。
  4.如何看待肿瘤标志物升高?
  由于肿瘤标志物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根据其检查结果来判定肿瘤的有无。
  肿瘤标志物阳性只是提示可能存在肿瘤,不能以此诊断,最终确诊还需依靠医学影像(如CT、MRI、B超、内镜等)以及细胞或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事实上,如果肿瘤标志物只是轻度升高,并且动态观察也无明显变化,这种情况下发生肿瘤的可能性较低。
  同样,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肿瘤。例如,在肝癌患者中,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阳性率为80%~90%,也就是说还有10%~2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轻度升高。
  5.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该咋办?
  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能不在乎。应与医生一起,结合病史,仔细分析和排查各种可能情况,尤其是对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的患者,要注意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排除检验误差或其他非肿瘤原因。但如果多项肿瘤标志物均呈显著、进行性升高,则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应尽快结合临床,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他文献
前不久某报报道,一生产酒精(乙醇)的车间失火,但在消防人员赶到车间打算开启消火栓时,却怎么也开不了,原来消火栓受车间其他化学品的侵蚀已经“锈死”了,后来火虽被扑灭,经济损失却相当大,原因不言而喻。  最近,在一位患者身上也发现类似的情况:王先生今年40岁,是一家餐馆的老板。前一天,他招待重要的“关系户”,喝白酒1斤,又陪搓麻将一夜,次日出现发热、咽痛。到医院一检查,体温38℃,白细胞15×109/
今年75岁的刘爷爷,平日作息很规律,只是不知怎么回事,不久前突发左下腹剧烈闷痛。起初刘爷爷以为是着凉或吃坏了东西,并没有太在意,但是疼痛持续加剧,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还先后排了两次血便,子女急忙将他送往医院就诊。  经医生问诊,刘爷爷患高血压数年,平日里自认为血压控制得还可以,就没有按规律服用降压药。但经检测,他高血压病属3级,为最严重的高血压了,此外还有慢性胃炎。此次出现腹痛是发生缺血性肠病,
慢性病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等一组疾病。引发慢性病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年龄等因素外,不合理膳食、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管理,对远离慢性病非常重要。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饮食不合理   高脂食物摄入过多 高脂食物摄入过多是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多种慢性病的
词典:  凤凰男,出自“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指出身贫寒(往往指农村),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家族“蜕变”的希望,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并与城市女子(称孔雀女)结婚的男子。  由于自小生活艰辛,使得他们在具有勤奋、吃苦耐劳、孝顺等品德之外,也形成一些难以改变的性格,如盲从的“孝顺”、过分自尊,从而与“孔雀妻子”在婚姻生活中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代表影视作品:《新结婚时代》《双面胶》。 
笔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的研究者,切实察觉到一种现象,许多父母时常为自己在小事上对孩子大动肝火而懊恼不已。我宽慰他们说:生气是一种正常情绪,但是,身为有爱心的家长,究竟怎样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而又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呢?  1.明确重点 订家规时,当父母的必须敲定在家庭管理中哪几条是确实重要的。不妨自问:“这件事对今后一周会有影响吗?”如孩子坚持早餐吃面条或穿紧身的运动衫而与他起冲突是否值得?  
膝盖不痛就没有问题?还真不一定!膝关节刚开始退化时是没什么症状的。  想要提早知道膝盖是否健康,单腿下蹲这个动作就能测试。  在没有任何负重,也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一条腿站立,膝盖稍微弯屈,另一条腿弯屈,脚尖略高于地面,然后整个身体尽量往下蹲,整个过程应缓慢进行,尽可能保持身體平衡。几秒钟后,再站立回到初始姿势。动作有一定难度,测试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动作不连贯、感觉酸胀,说明平时缺乏锻炼,
一些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引起乳腺腺管的细胞异常生长发育,使乳房内局部细胞增多,增多的细胞不断“抢占”有限空间,造成乳房结构紊乱,这样乳腺疾病就形成了。如果这些细胞继续增长,个别细胞就会出现细胞核变大等形态变异,逐渐形成了癌前期的恶性病变。  乳腺小叶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率居乳腺疾病之首,分为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患者感到乳房有周期性胀痛、刺痛和隐痛,一般月经来潮前疼痛比较强烈,月经后疼
46岁的李浩,结婚20多年,夫妻感情很好。可近来发生了一件令他有口说不清而非常苦恼的事:性功能一直不错的他,这段时间在性生活时,阴茎勃起很慢,有时甚至根本不勃起。妻子对他这种表现自然极不满意,还怀疑是对她不忠。李浩虽问心无愧,但由于給妻子解释不清楚,于是,他去医院就诊。原来,李浩一个月前因胃病急性发作服用了西咪替丁,而西咪替丁对性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他的勃起功能突然下降应与此有关。  其实,在平时
很多肺癌患者以声音嘶哑为主诉,因为癌细胞已经侵犯到喉返神经。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声音嘶哑,是肺癌重要且危险的一个信号,预示着癌症已偏向晚期。此时患者常伴随有刺激性呛咳或干咳,痰中带血或咯血,多为血丝或血块样痰,严重者可出现大咯血。  但也有无任何症状的患者,往往通过体检发现病灶。对那些年龄大于40歲,每天一包烟且抽了20年的吸烟者,当出现长期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或声音嘶哑时应尽快就医,以免贻误治
我脖子上长了好多小肉粒,有米粒大小,不痛也不痒,但是不好看。请问,有什么方法祛除吗?  贵州遵义 石 梅  一般来说,皮肤上常见的“小肉粒”叫作软纤维瘤,又名“皮赘”或“软瘊”,是一种有蒂的、稀疏纤维性良性肿瘤,好发于颈、腋窝、腹股沟褶皱处。它常见于中老年人,尤以絕经期前后的女性多见,也可见于妊娠期女性。  软纤维瘤有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好发于颈部的柔软的皱纹状小丘疹,第二种是呈丝状增生的柔软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