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工业经济形势展望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ogov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6年内蒙古工业经济总体情况
  2016年,通过落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政策措施,我区工业经济实现总体平稳、稳中向优、效益质量活力同步提升的可喜局面,为全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具体表现在:
  (一)工业经济总体企稳回升
  2016年前12个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如以年初PPI核算增速为10.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周边省市第2位(宁夏7.5%)。全区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超过10%的有8种,产量居全国前3位的18种,居全国第1位10种;产品产销率达到96.4%,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从9月开始扭转了50个月的下降态势,12月同比增长10.8%。30種主要工业品中,90%的价格回暖。前11月,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7712.1亿元,同比增长6.0%,较去年同期加快6.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5位;实现利润总额1059.1亿元,同比增长23.4%,较去年同期提高46.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3位;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9.6%,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6.6个百分点,降幅较全国扩大7.7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国第11位;停产半停产企业从年初的814户降到440户。
  (三)结构调整成效初显
  初级产品转化率、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占比、工业能耗逐步下降。电解铝、电石、甲醇、煤炭、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分别达73%、65%、43%、32%和60%,比去年提高3、5、2、3和2个百分点。117个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8%以上。能源、冶金原材料工业占比下降,由去年的43.8%、22.6%分别下降到43.4%和21.9%,煤炭占工业比重由去年22.9%下降到21.9%;新型化工和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占比上升,分别由去年的8%、16%提高到8.5%和16.7%。
  (四)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
  1-12月,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425.6亿元,同比下降0.4%,增速比前三季度收窄2.1个百分点。占投资总量65.7%的能源、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3个行业投资增速实现同比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1%、7.9%和14.8%;占投资总量25.5%的装备制造、化工、高新技术行业投资分别下降4.7%、35%和0.7%。
  (五)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6年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4.7万户,注册资本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25.2%。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36.8万户,同比增长8.3%。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前11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1个百分点,增速居周边省区第3位。
  二、2017年我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主要措施
  回顾2016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之路,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也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础,增添了信心。2017年,我区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工作思路和目标上,建议: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和做大总量同步抓,持之以恒做优做强工业“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后劲更足、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工作措施上,建议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惠企政策,完善帮扶措施,稳定工业增长
  落实好自治区降成本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抓住煤炭供应趋紧机遇,释放先进煤矿产能,增加供给、稳定市场。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保持电价洼地优势和产业链竞争优势。探索研究扩大直供电、自备电厂、微网改革的具体措施,降低东部地区工业用电价格,助推新一轮蒙东振兴发展。通过企业重组、债转股、融资担保等多种措施,化解企业债务,防止资金链断裂。继续采取 “一企一策”的办法促进新投产企业、停产企业复产达效,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环境,精准招商,促进工业投资增长
  在全区范围开展优化工业投资环境创建活动,设立全区工业投资投诉中心,受理投资者举报申诉,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营造招商、亲商、安商、富商的工业发展环境。推动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大数据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完善基金投资目录,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跟进。制定自治区鼓励民间投资意见的操作细则,将优惠政策逐条兑现给企业。研究出台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建立支持技改的产业目录,调动企业技改积极性。加强规划引导,发布五大基地、十三大产业规划,对大数据、石墨、稀土、多(单)晶硅、电动汽车等产业研究实施路径,制定项目指南。创新招商方法,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集中招商与日常招商、广泛招商与定向招商相结合,利用产业基金、富余产能、电价优势、产业链等综合优势,实施精准招商,千万百计增加工业有效投资,扭转投资下降局面。
  (三)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全力推进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按照国家化解过剩产能准入、节能、环保、质量、安全五条标准,依法监管,综合施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退出60万吨以下煤矿,退出过剩钢产能55万吨、煤120万吨。严格执行国家新的准入标准和政策,严格控制煤炭、电力、单纯电石、水泥、甲醇、尿素等新增产能,避免出现新的产能过剩。贯彻自治区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政策,加大煤电、煤电化、煤电冶金重组力度,再推动一批企业重组,使化工产业煤化一体化比例、冶金产业煤电冶一体化比例提高到80%以上,电解铝产业全部实现煤电铝一体化,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   (四)推动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操作办法,兑现好承诺的优惠政策。跟踪服务好已签约的80个重点项目,重点推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赤峰、通辽等地区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和建设,吸引数据存储、应用产業、制造产业向园区集聚。重点建设公安、交通、安全、环保、国土、教育、卫生、社保等数据共享、数据公开及考核制度,推动政府部门大数据统一建设、管理、运维、开发、共享。落实国务院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导意见,推进“两化融合”企业贯标,实现430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1+7”工作体系。抓好自治区工业云平台与航天云网、沃特玛电动汽车制造云网的融合,引导我区原材料加工企业在平台上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积极争取国家“四基工程”、创新中心等政策支持,建成国家重要的石墨烯、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基地。
  (五)突出问题导向,加强示范引领,加快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工业园区统计监测体系,建立数据信息系统,通过规范管理和严格考核评价,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认真开展工业园区机构超编制超职数、政府债务问题和土地利用不规范问题三项专项治理行动。推动工业园区整合,完善园区产业规划,集中建设全区35个重点工业园区。抓好创新、绿色、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四类示范园区建设,重点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问题,加快培育百亿园区、千亿园区,力争新增百亿园区2个、总量达到 50个,推动园区优质高效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园区投入产出良性循环。
  (六)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持续优化中小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重点打造30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完善创业创新电子服务券等措施,扩大服务项目和覆盖面。探索供应链金融、政府采购招标合同抵押、助保贷、大数据信用贷款等互联网线上融资服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盟市统筹开展助保类融资服务,盟市统筹面超过80%,力争盟市财政风险保证金池担保倍率达到1:10以上,全区助保金贷款累计达到100亿元以上。积极争取与国家中小企业基金合作,基金规模达到50亿元以上,推进股权、债权融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占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
  责任编辑:康伟
其他文献
积极推动东北振兴、推进中俄蒙全面合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与东北三省既是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目标区域,又是推进中俄蒙全面合作、扩大向北开放的前沿。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四省区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创业创新,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四省区要完善统筹协调合作机制,强化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在沿边对外开放、产业合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组成的NP方案治疗含阿霉素方案治疗后复发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NP方案治疗26例晚期乳腺癌.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映情况.结果26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务实推进,为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蒙古应把握和利用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区位带动作用,用好用活先导区、试验区、经济合作区、保税区等各种政策叠加的优势,加快推进沿边地区开放平台整合发展,创新拓宽对外开放形式,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