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之课内外积累实践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语文教学中课内外积累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外积累;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部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众所周知,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的努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以下途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课内引导,重视积累
  语言材料及其运用技巧都需要积累。朱自清说:“学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行的……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三百首。这三百首诗虽少,却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虽多,看过了就还给别人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积累实践。积累语言,是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积累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而对于一些适合朗读的文章,要让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做到熟读成诵。
  儿童时期是储存语言信息的最佳时期,学生平时熟读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让其多背诵一些好的文章,并使之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运用方法,需要时就可以信手拈来、下笔成文,不至于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了。例如,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第三自然段时,我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根据文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并且让学生体会描写山水奇异的那些四字词语,此时无声文字变成色彩艳丽的画面,让学生充分地去感受大峡谷山水的奇异,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背诵是我国古代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教学结束时,我要求学生背诵这一自然段。这样的训练将不再是空洞的,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积累了语言,又促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最终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除了教材,教师的课堂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教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暖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实录《走进李白》中充满智慧的语言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曲蘇晨。
  师:什么曲?
  生:歌曲的曲。
  师:能不能解释一下?
  生:苏是江苏的苏,晨是早晨的晨。
  师:苏晨。这名字是谁给你取的?
  生:我爸爸。
  师:你爸爸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呢?
  生:他突发奇想。(笑声)
  师:突发奇想?(笑声)你是江苏的早晨!你还是中国的早晨!你是东方的早晨!也是世界的早晨!你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苏晨同学,握个手!(握手,同学笑)祖国的未来。
  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受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当学生从语文课堂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地喜欢语文,甚至热爱语文。窦桂梅说:“语文教师课堂中的文学素养,不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都会影响着学生。这就好比树的长大。我们从未看见根是怎么延伸出来的,然而我们却惊喜地发现,树已茂密参天。学生的语言之树,就植根于教师课堂语言的颐养之中。”所以,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呈现方式,不在多少、不限形式,只要是说得精彩、讲得有味,都会无形地润泽着学生。
  二、课外拓展,强化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可见,要丰富学生的积累,不能只停留在课内积累的基础上,还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积累。如,学习完《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之后,学生深深地爱上了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少年小英雄。教师趁机要求学生广泛地收集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并推荐《小兵张嘎》《王二小》等相关的书籍,有针对性地扩大课外阅读量。教师结合课文推荐相关课外读物,学生读书的兴趣提高了,课外阅读量也随之增加了,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阅读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习语文又如吕叔湘所说:“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农村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他们的阅读面狭窄,藏书量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另外,每周向学生推荐一本课外读物,每当读完一本书后,和学生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想,及时肯定他们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就和快乐。同时,我要求学生自选精彩片段朗读、背诵,尽量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语言积累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语言积累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博采众长,多积累,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增强积累实践意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高。就像叶圣陶所言:“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赵磊.语文积累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4.
  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nd Accumulate Practice Strategy
  Chen Kaifeng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strategy in Chinese teaching class and accumulation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accumulation in and out of class;practice strategy
  编辑 郭晓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我国办公软件也迅速发展起来,许多信息技术企业、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将计算机应用到生产中来,这样也就产生了许多办公软件的诞生。到目前为止办公软件几乎涵盖了所有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了各行各业,成为现代办公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象征了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计算机的时代的标志。本文从计算机在现代办公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办公软件中的优缺点进行介绍,利用办公软件来提高现代办公的效率
热电厂一般使用蒸汽锅炉,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主要生产设备,并利用发电余热对外进行供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其热电联产的生产模式也被国家列为提高能源利用的推荐产业模式。热工测量被
要实现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进行科学经营。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应将森林培育放于各个工作的首位,通过科学培育,提供更多、更好的森林物种。
摘要: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水,水景园林在园林景观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各国古代城市具有独特风貌都是受到山水文化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水景;水景形式;设计要点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积累深厚,对当今水体的规划和设计有很大的影响,世界上大多传统城市都是依水而生。在某种程度上讲,各国古代城市具有独特风貌都是受到山水文化影响的结果。  一、水景的分类  1.自然式水景  自然式水景与海、河
当前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把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是当务之急。通过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控制
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能的主要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的整体提高,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对消耗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样能源消耗也就显的十分突出。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我们要降低对能源上的消耗,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现有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采取循环再使用,将过去需要高能源,通过调节转化成为消耗低能源,从根本上降低对能源的使用。本文从锅炉汽温调节上详细的阐述锅炉汽温控
摘 要 通过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总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先进的经营理念,更好的服务质量,才能造就一流水平的测试队伍。  关键词 经营管理;提升  中国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2—0087—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管理在企业运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正逐步由粗放走向精细,从传统走向创新,从动态走向
主要围绕高中政治的兴趣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以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