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从教老师的阅读课教学方法及策略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须从学情出发,勇于调整阅读课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活动,并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用客观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关键词:新课标;系统训练;有效活动;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简单地讲授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語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它指出高中阶段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高考试题总分150分中,阅读理解题型占到了40-50分,足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察是测试学生整体语言综合能力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却经常抱怨阅读能力提高太慢,考试中失分严重。因而,如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改进阅读课教学方法,进而快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找到科学有效的阅读课教学策略成为眼下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们急待探索的教学课题。
二、面对新形势,从事阅读课教学的老师们应做怎样的教学策略调整
1、着眼高考,从起始年级起,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系统性阅读教学训练。
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在每单元教学内容及考试中均占重要地位,因而从高一起始年级起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制定相对系统的阅读训练计划。(1)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由易至难,分层次的训练目标。例如:高一阶段侧重理解文章主题句,基础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高二阶段的训练注重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等。(2)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训练材料。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内容话题的广泛性与学生的亲近度上都有较大改观。但要完成大纲要求的高中学生三年掌握15万字的词汇量仅靠课本这一资源是不够的,因而,有必要根据每学期不同的阅读训练目标选取一些从易到难的辅助性阅读材料进行训练。(3)定期开展阅读限时训练。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注重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
2、注重日常阅读课教学中的互动活动的灵活、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下的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其中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如果教师一味侧重字、词、语法的讲解和操练,势必无法在教学中激起学生阅读和探讨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情,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1)阅读课的导入环节应贴切有趣,可以充分利用图片,网络多媒体等工具,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步引入课文话题。例如必修4 Unit3 Reading A MASTER of NON-VERBUIAL HUMOR , 教学时,通过播放影片(Mr. Bean‘s Holiday)中的几个片段,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引起学生讨论“幽默”这一话题,在此基础上将幽默大师卓别林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了解语篇的背景。为下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2)读中环节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需要。在对阅读材料中问题的设计则最大可能的启迪学生动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例如Body language 这一单元,略读部分(Skimming)的问题有: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text? (Scanning)问题有:Who are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at unspoken language do they use to greet people? Can you find the two mistakes that the author noticed?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应令学生有能力完成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挑战,使其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3)精心设计阅读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任务,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竞赛,模仿表演等多种手段,为课堂教学创设更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用客观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1)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长期单调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加上学生自身心理、性格上的负面因素都会影响到英语阅读课的正常教学效果。因而,教师首先需要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教学态度来对待阅读课,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给学生正面的鼓励,少批评。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尤其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提高阅读热情。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班级阅读竞赛,读名著等阅读课外活动,对于课堂发言踊跃,进步大的学生大力奖励,鼓舞其他同学勇敢尝试,提高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迎接新的挑战,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兴趣,树立自信,提高阅读能力,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竺新平《利用情感因素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新课标;系统训练;有效活动;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带来新的要求与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简单地讲授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而是教师采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語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它指出高中阶段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高考试题总分150分中,阅读理解题型占到了40-50分,足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考察是测试学生整体语言综合能力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但令人尴尬的是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们却经常抱怨阅读能力提高太慢,考试中失分严重。因而,如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断改进阅读课教学方法,进而快速提高高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找到科学有效的阅读课教学策略成为眼下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们急待探索的教学课题。
二、面对新形势,从事阅读课教学的老师们应做怎样的教学策略调整
1、着眼高考,从起始年级起,进行符合学生实际的系统性阅读教学训练。
王笃勤在其《英语教学策略论》中指出:“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在每单元教学内容及考试中均占重要地位,因而从高一起始年级起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制定相对系统的阅读训练计划。(1)根据学生实际,制定由易至难,分层次的训练目标。例如:高一阶段侧重理解文章主题句,基础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高二阶段的训练注重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等。(2)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训练材料。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内容话题的广泛性与学生的亲近度上都有较大改观。但要完成大纲要求的高中学生三年掌握15万字的词汇量仅靠课本这一资源是不够的,因而,有必要根据每学期不同的阅读训练目标选取一些从易到难的辅助性阅读材料进行训练。(3)定期开展阅读限时训练。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注重进行计时和限时阅读训练,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
2、注重日常阅读课教学中的互动活动的灵活、有效性。
新课程实施下的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其中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如果教师一味侧重字、词、语法的讲解和操练,势必无法在教学中激起学生阅读和探讨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情,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1)阅读课的导入环节应贴切有趣,可以充分利用图片,网络多媒体等工具,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步引入课文话题。例如必修4 Unit3 Reading A MASTER of NON-VERBUIAL HUMOR , 教学时,通过播放影片(Mr. Bean‘s Holiday)中的几个片段,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引起学生讨论“幽默”这一话题,在此基础上将幽默大师卓别林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了解语篇的背景。为下面的阅读做好铺垫。
(2)读中环节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的需要。在对阅读材料中问题的设计则最大可能的启迪学生动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例如Body language 这一单元,略读部分(Skimming)的问题有: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text? (Scanning)问题有:Who are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hat unspoken language do they use to greet people? Can you find the two mistakes that the author noticed?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应令学生有能力完成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形成挑战,使其始终保持阅读的兴趣。
(3)精心设计阅读课堂教学中互动环节的任务,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竞赛,模仿表演等多种手段,为课堂教学创设更富表现力,真实感更强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对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用客观的评价和激励措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能
(1)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因素。长期单调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加上学生自身心理、性格上的负面因素都会影响到英语阅读课的正常教学效果。因而,教师首先需要用自己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教学态度来对待阅读课,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给学生正面的鼓励,少批评。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是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尤其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3)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提高阅读热情。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班级阅读竞赛,读名著等阅读课外活动,对于课堂发言踊跃,进步大的学生大力奖励,鼓舞其他同学勇敢尝试,提高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迎接新的挑战,转变教学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阅读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兴趣,树立自信,提高阅读能力,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出版社,200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竺新平《利用情感因素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