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心感悟受益无穷
在民间百姓中,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是老前辈人生几十年,经过了许多事情,看清楚了世间百态,总结出了许多人生经验。老人言都很有道理,晚辈可从“老人言”中感悟出新知,去面对人生,奋斗人生,实现人生的梦想。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是有“倾听老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的故事,这胜读十年书,胜就胜在用心感悟出了其中的真谛,感悟到了做人的门道,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心去生活,“咸鱼”也会返生。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母亲这样教育过我:“一支笔很轻,但是要拿得起它就不容易了,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拿笔的人。”这“拿笔的人”就是有文化素质、有知识才能的人。母亲那语重心长的教诲一直铭记在我心中,“一支笔很轻,但要拿起它就不容易”,这句充满了哲理又很朴质的话语,激励着我的少年、青年直到现在的中年,今后还会在不断地激励着我奋进,激励着我的人生。
我把母亲的这句话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不辜负母亲的厚望。我勤学苦练且艰苦奋斗,终于大学毕业,成了祖宗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一位有文化知识的人。走上社会后我又是一位靠拿笔吃饭的人,我是一位文化工作者,我终于拿起了一支笔,成为一位文人,我是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时至今日,每当我深思在小时候母亲给我这句教诲的话,我都会感激地流下热泪,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我对母亲的感恩。可不是吗?母亲要我“做一个拿笔的人”,给了我终生受益,我有今天的文采飞扬,还不是母亲的教诲、激励,使我从中激发了勤奋向上的热情吗?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在外资企业的打工妹,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受到挫折,一段时间她深感到前途黯然渺茫,内心十分空虚、失落和惆怅,并且久久不能释怀。一天,她走进了一家新华书店去打发时光,在书架上她发现了我的两部文学著作《阳光月色》和《梦中流星》。她顺手取下书翻了翻,一看就不肯中断,书中描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相同的经历使她感叹唏嘘。于是,她买下了这两本书,回到宿舍后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书中许多章节,书中描写的打工者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她。她想:这么多的打工妹能在困苦中奋进,一个个都成了事业有成的人,难道自己就这样败倒在困惑之中吗?后来,这位打工妹有所感悟,书中描写的打工妹那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让她自惭形秽,从此之后,她成了勇者,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总结自己的经历,知难而上地自强不息。两年后,她竟成了一名白领,当上了公司评选的“十佳”打工妹。
在粤东客家民间有一种叫“打落人”的说法,所谓“打落人”就是把人看扁看死了,总是以为他再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有这样一个“打落人”的故事。在粤东九连山某客家山村有一位孤儿,因从小失去父母,生活无依无靠,更说不上去进学堂读书,他成了一位流浪儿。他年纪虽小但志向远大,他暗下决心:长大后自己一定做个有钱人。村里的人把他当作傻子,七嘴八舌说什么:你能做个有钱人,“咸鱼”会返生。
这位孤儿受到了人家的“打落”,但他有志气不灰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证实自己能行。他知道要艰苦奋斗,靠上山砍柴卖也要读书,这样一直坚持读完高中。后来他走出山门进城打工,在打工中锻炼自己,不断地在锻炼中增长才干,不满十年他干出了名堂,且有了自己的公司和物业,变成了有钱人。他有钱了不忘乡亲父老,为家乡造桥修路,捐资建设乡村小学。父老乡亲都说他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每当听到人们的赞扬自己时,他都会这样说:要不是当年受到人家的“打落”,我哪有今天的风光?
是的,是一句话的感悟改变人生。我们生活在世上就要用心去感悟,用正能量实现人生的梦想,用生活的真谛去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爱一个人要小心加用心
在现实的生活中,男人和女人相处在一起就产生了爱情。实践证明,从爱情到婚姻是以有情为前提,以互爱为基础,以信心为动力,达到白头到老幸福美满为目的。
男女之间有了婚姻组成家庭之后,共同生活在一起,在几十年的屋檐下,把心交给对方,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当然,相互结合在一起成了婚姻,去尊重对方,去呵护对方,将心比心去爱对方,这是应尽的义务。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一切都交给对方,总得保留一点神秘。俗话说:“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就是这个道理。
男人在追求一个女人的时候,乐意满足女方的一切虚荣。但是,就正因为这样有许多女人被宠坏了。在她们眼中似乎男人就应跪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女人永远都是男人的极品。其实,男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跪着”的时候,也在想着“站立”,男人有拼搏的勇气,也有丧志的狂热。所以,女人要使自己的男人永远呵护自己,那你就得“适时”,要给男人信心和机会,千万不要错失良缘。
很多女人认为爱一个人时,不要说出来,只要关心他就行了,或者老是缠着他不放,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使男人从中感悟到你在爱他。其实男人都有英雄情结,有时也会装着假正经,明知你在爱他,他也很爱你,但他就不说,非等着你先说爱他不可。
男人最不喜欢女人的唠叨,女人唠叨会激发男人对女人的讨厌,男人往往把爱唠叨的女人归类到坏女人那类中去。因为唠叨会让他们恼羞成怒,甚至你的唠叨反而成了促使他犯错的因素。总之,女人爱唠叨,在男人的眼中是坏事,这就成了有意无意中破坏了女人本身的形象,尽管女人有些唠叨有其道理,但在一些男人的思维里怎么样也产生不出喜欢的因素。所以,在某些时候的某些环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女人最好的选择。
当然,凡事都没有绝对性,女人的唠叨有时会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坏事变好事”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一个女人见自己的丈夫挣不了多少钱来维持家庭生活,她经常在丈夫面前唠叨不休:“我嫁给你不容易,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情,你是大男人养老育儿你要挑重担。”就是这些唠叨,会使这位做丈夫的感到自己身上重担的艰巨,他会理解妻子的唠叨,会鼓足勇气勤劳、艰辛地勇挑家庭重担。 在婚姻的日常生活中,夫妻相处有矛盾的发生是正常的,唇齿都有碰伤的时候。在夫妻发生“战争”时,不妨学习一下“敌进我退、敌退我近”的战略方法,说到底就是“忍”和“让”两字。矛盾的产生,夫妻间各人决不要热血奔腾,如果两个人的争执升温,势必产生伤害。尤其是女人,你一定要控制自己,要知道兔子弄急了还会咬人。女人在体力上和身高上都不如男人,特别是男人在发火时,早就忘了一切,此时要是女人也不甘示弱的话,男人火上心头一挥臂,女人就会伤痕在身。聪明多智的女人,在男人火上心头时会以静制动,只要女人“敌进我退”时,男人定会怜香惜玉;在女人正靠在门边掩面而泣时,男人也正在反省自己的错,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心头上的火苗一落千丈地熄灭。因此,“敌进我退”和“以静制动”是在夫妻矛盾冲突时,保护爱情的最好方法。
专一的真爱是爱情婚姻中的极致,有一首歌中唱道:“爱一个人常常要很小心,就像捧着一个水晶;爱一个人有缤纷心情,看世界都是美丽水晶。”夫妻之间都视对方是自己的水晶的话,就应该拥有了水晶,就要小心保护好水晶,不然的话摔破了,就枉费你的一片情。
选择了对方就携手前行,认定了彼此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就终身相伴。人生苦短,爱一个人要常常小心,维护婚姻要经常用心,如果相爱了就好好享受。
三、说说“口水多过茶”
在民间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口水多过茶”。其意思是指那些唾沫乱飞、滔滔不绝却又不切合实际而漫无边际乱说一通的人,这样的人老百姓戏谑地贬之为“口水多过茶”。这句方言流传已久,通俗易懂,很有生活气息。
传说这句民间话语的来由,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某山村有一位茶农,一天他约了几位朋友前来品尝自己做出的新茶,他为了向朋友介绍自己做出的新茶如何地好,在泡茶之时话闸子就打开了,本想向朋友介绍制作这茶的工序,然后再说说这新茶如何甘香清爽。但是,话已说开了就漫无边际,甚至放下手中泡茶之事,手舞足蹈地天南地北的滔滔不绝。几位朋友坐在那里等了老半天也喝不到茶,于是相互交头接耳,哪有心思听他东谈西扯,更恶心的是他唾沫乱飞,此时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对他说:“口水多过茶!”
从此之后,这几位朋友便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见到唾沫横飞的人,都会用“口水多过茶”来开言,且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地流传开了,久而久之,就成了老百姓贬斥那些巧言善辨、滔滔不绝却漫无边际的人,对这种人用“口水多过茶”就是一句再恰当不过的形容。
在现实的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常有“口水多过茶”的人,这些人把舌下生春当作一种本能,就靠三寸不烂之舌作为进身之阶。这种“口水多过茶”的人,从某些方面就有了蒙人蒙事之害了,添了误人误事之虞。
当然,也有一些“口水多过茶”的人,其实并不都是居心叵测的坏人,就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茶农,他只是不顾人家的耐心,却漫无边际,留给朋友一个极其不好的印象。我的文友赵小姐就说过类似的现象,她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工作,在新的单位上班两个月后,一次我问及她到新的工作单位有什么感受时,她不假思索地说:就是单位领导“口水多过茶!”
据赵小姐介绍,她的领导就爱“婆婆妈妈”的,凡事都是唠叨不停,一会儿这儿不好,一会儿那里不行,不论大事小事总爱说个不停,好似人家什么也不懂,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像这位领导就是“口水多过茶”了,但是他没有坏心意,想的是如何搞好工作,只是工作方法不对,造成员工烦他,对他没有好印象。
说事归说事,但总不能吐唾为茶,一味空谈,或者夸夸其谈。例如某些单位本来就不怎么样,却硬要编出一套经验来,在总结会上说得天花乱坠,大有“口水多过茶”之感,好似能搞得这样就不错了,怎样能说这儿落后呢?在“口水多过茶”之后,要是再说他的不是,人们也无从启口,像这样的经验就是靠口水唾沫、星子乱飞地侃出来。
“口水多过茶”在家庭生活中也常有的事,朋友李先生说他就是受够了妻子“口水多过茶”之苦,最后引发了婚姻破裂,落得了离婚的结局。听李先生说,她妻子就爱和别人攀比。本来他家的生活状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静的日子也过得舒心。但是妻子是一位不满足的人,她看到朋友家有什么就想什么,整天跟丈夫唠叨不停,说什么“你看人家如何现代化,日子如何春光、潇洒,自己呢比人家天地之别。”闹得李先生不知如何是好。虽然耐心地和妻子做过解释,不要和人家攀比生活,自己实实在在地过好日子,但是妻子仍然无济以事。
李先生的妻子就是一个不听劝说的人,“口水多过茶”激发了他的不满,经常为了此事大吵大骂,甚至大打出手,闹得日子不得安宁。夫妻的感情因此变得越来越淡,最后闹得离婚而收场。
其实,“口水多过茶”在哪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事,尽管在某些方面要多讲多说,但也要适言即止,事情说清楚了就好,再也不要去“口水多过茶”。干工作要少说多做,人们崇尚的是埋头苦干,不是夸夸其谈。老百姓常说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语言”,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单位:龙华新区龙华文化艺术中心)
在民间百姓中,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是老前辈人生几十年,经过了许多事情,看清楚了世间百态,总结出了许多人生经验。老人言都很有道理,晚辈可从“老人言”中感悟出新知,去面对人生,奋斗人生,实现人生的梦想。在现实的生活中,确实是有“倾听老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的故事,这胜读十年书,胜就胜在用心感悟出了其中的真谛,感悟到了做人的门道,只要找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用心去生活,“咸鱼”也会返生。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母亲这样教育过我:“一支笔很轻,但是要拿得起它就不容易了,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拿笔的人。”这“拿笔的人”就是有文化素质、有知识才能的人。母亲那语重心长的教诲一直铭记在我心中,“一支笔很轻,但要拿起它就不容易”,这句充满了哲理又很朴质的话语,激励着我的少年、青年直到现在的中年,今后还会在不断地激励着我奋进,激励着我的人生。
我把母亲的这句话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不辜负母亲的厚望。我勤学苦练且艰苦奋斗,终于大学毕业,成了祖宗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一位有文化知识的人。走上社会后我又是一位靠拿笔吃饭的人,我是一位文化工作者,我终于拿起了一支笔,成为一位文人,我是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时至今日,每当我深思在小时候母亲给我这句教诲的话,我都会感激地流下热泪,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我对母亲的感恩。可不是吗?母亲要我“做一个拿笔的人”,给了我终生受益,我有今天的文采飞扬,还不是母亲的教诲、激励,使我从中激发了勤奋向上的热情吗?
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在外资企业的打工妹,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受到挫折,一段时间她深感到前途黯然渺茫,内心十分空虚、失落和惆怅,并且久久不能释怀。一天,她走进了一家新华书店去打发时光,在书架上她发现了我的两部文学著作《阳光月色》和《梦中流星》。她顺手取下书翻了翻,一看就不肯中断,书中描写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相同的经历使她感叹唏嘘。于是,她买下了这两本书,回到宿舍后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书中许多章节,书中描写的打工者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她。她想:这么多的打工妹能在困苦中奋进,一个个都成了事业有成的人,难道自己就这样败倒在困惑之中吗?后来,这位打工妹有所感悟,书中描写的打工妹那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精神让她自惭形秽,从此之后,她成了勇者,敢于检讨自己的不足,总结自己的经历,知难而上地自强不息。两年后,她竟成了一名白领,当上了公司评选的“十佳”打工妹。
在粤东客家民间有一种叫“打落人”的说法,所谓“打落人”就是把人看扁看死了,总是以为他再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有这样一个“打落人”的故事。在粤东九连山某客家山村有一位孤儿,因从小失去父母,生活无依无靠,更说不上去进学堂读书,他成了一位流浪儿。他年纪虽小但志向远大,他暗下决心:长大后自己一定做个有钱人。村里的人把他当作傻子,七嘴八舌说什么:你能做个有钱人,“咸鱼”会返生。
这位孤儿受到了人家的“打落”,但他有志气不灰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给人看,证实自己能行。他知道要艰苦奋斗,靠上山砍柴卖也要读书,这样一直坚持读完高中。后来他走出山门进城打工,在打工中锻炼自己,不断地在锻炼中增长才干,不满十年他干出了名堂,且有了自己的公司和物业,变成了有钱人。他有钱了不忘乡亲父老,为家乡造桥修路,捐资建设乡村小学。父老乡亲都说他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人,每当听到人们的赞扬自己时,他都会这样说:要不是当年受到人家的“打落”,我哪有今天的风光?
是的,是一句话的感悟改变人生。我们生活在世上就要用心去感悟,用正能量实现人生的梦想,用生活的真谛去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爱一个人要小心加用心
在现实的生活中,男人和女人相处在一起就产生了爱情。实践证明,从爱情到婚姻是以有情为前提,以互爱为基础,以信心为动力,达到白头到老幸福美满为目的。
男女之间有了婚姻组成家庭之后,共同生活在一起,在几十年的屋檐下,把心交给对方,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当然,相互结合在一起成了婚姻,去尊重对方,去呵护对方,将心比心去爱对方,这是应尽的义务。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一切都交给对方,总得保留一点神秘。俗话说:“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就是这个道理。
男人在追求一个女人的时候,乐意满足女方的一切虚荣。但是,就正因为这样有许多女人被宠坏了。在她们眼中似乎男人就应跪拜倒在女人的石榴裙下,女人永远都是男人的极品。其实,男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跪着”的时候,也在想着“站立”,男人有拼搏的勇气,也有丧志的狂热。所以,女人要使自己的男人永远呵护自己,那你就得“适时”,要给男人信心和机会,千万不要错失良缘。
很多女人认为爱一个人时,不要说出来,只要关心他就行了,或者老是缠着他不放,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使男人从中感悟到你在爱他。其实男人都有英雄情结,有时也会装着假正经,明知你在爱他,他也很爱你,但他就不说,非等着你先说爱他不可。
男人最不喜欢女人的唠叨,女人唠叨会激发男人对女人的讨厌,男人往往把爱唠叨的女人归类到坏女人那类中去。因为唠叨会让他们恼羞成怒,甚至你的唠叨反而成了促使他犯错的因素。总之,女人爱唠叨,在男人的眼中是坏事,这就成了有意无意中破坏了女人本身的形象,尽管女人有些唠叨有其道理,但在一些男人的思维里怎么样也产生不出喜欢的因素。所以,在某些时候的某些环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女人最好的选择。
当然,凡事都没有绝对性,女人的唠叨有时会有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的情况下“坏事变好事”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一个女人见自己的丈夫挣不了多少钱来维持家庭生活,她经常在丈夫面前唠叨不休:“我嫁给你不容易,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情,你是大男人养老育儿你要挑重担。”就是这些唠叨,会使这位做丈夫的感到自己身上重担的艰巨,他会理解妻子的唠叨,会鼓足勇气勤劳、艰辛地勇挑家庭重担。 在婚姻的日常生活中,夫妻相处有矛盾的发生是正常的,唇齿都有碰伤的时候。在夫妻发生“战争”时,不妨学习一下“敌进我退、敌退我近”的战略方法,说到底就是“忍”和“让”两字。矛盾的产生,夫妻间各人决不要热血奔腾,如果两个人的争执升温,势必产生伤害。尤其是女人,你一定要控制自己,要知道兔子弄急了还会咬人。女人在体力上和身高上都不如男人,特别是男人在发火时,早就忘了一切,此时要是女人也不甘示弱的话,男人火上心头一挥臂,女人就会伤痕在身。聪明多智的女人,在男人火上心头时会以静制动,只要女人“敌进我退”时,男人定会怜香惜玉;在女人正靠在门边掩面而泣时,男人也正在反省自己的错,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心头上的火苗一落千丈地熄灭。因此,“敌进我退”和“以静制动”是在夫妻矛盾冲突时,保护爱情的最好方法。
专一的真爱是爱情婚姻中的极致,有一首歌中唱道:“爱一个人常常要很小心,就像捧着一个水晶;爱一个人有缤纷心情,看世界都是美丽水晶。”夫妻之间都视对方是自己的水晶的话,就应该拥有了水晶,就要小心保护好水晶,不然的话摔破了,就枉费你的一片情。
选择了对方就携手前行,认定了彼此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就终身相伴。人生苦短,爱一个人要常常小心,维护婚姻要经常用心,如果相爱了就好好享受。
三、说说“口水多过茶”
在民间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口水多过茶”。其意思是指那些唾沫乱飞、滔滔不绝却又不切合实际而漫无边际乱说一通的人,这样的人老百姓戏谑地贬之为“口水多过茶”。这句方言流传已久,通俗易懂,很有生活气息。
传说这句民间话语的来由,还有一个民间故事。很久以前,某山村有一位茶农,一天他约了几位朋友前来品尝自己做出的新茶,他为了向朋友介绍自己做出的新茶如何地好,在泡茶之时话闸子就打开了,本想向朋友介绍制作这茶的工序,然后再说说这新茶如何甘香清爽。但是,话已说开了就漫无边际,甚至放下手中泡茶之事,手舞足蹈地天南地北的滔滔不绝。几位朋友坐在那里等了老半天也喝不到茶,于是相互交头接耳,哪有心思听他东谈西扯,更恶心的是他唾沫乱飞,此时大家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对他说:“口水多过茶!”
从此之后,这几位朋友便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见到唾沫横飞的人,都会用“口水多过茶”来开言,且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地流传开了,久而久之,就成了老百姓贬斥那些巧言善辨、滔滔不绝却漫无边际的人,对这种人用“口水多过茶”就是一句再恰当不过的形容。
在现实的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常有“口水多过茶”的人,这些人把舌下生春当作一种本能,就靠三寸不烂之舌作为进身之阶。这种“口水多过茶”的人,从某些方面就有了蒙人蒙事之害了,添了误人误事之虞。
当然,也有一些“口水多过茶”的人,其实并不都是居心叵测的坏人,就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茶农,他只是不顾人家的耐心,却漫无边际,留给朋友一个极其不好的印象。我的文友赵小姐就说过类似的现象,她因工作需要被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工作,在新的单位上班两个月后,一次我问及她到新的工作单位有什么感受时,她不假思索地说:就是单位领导“口水多过茶!”
据赵小姐介绍,她的领导就爱“婆婆妈妈”的,凡事都是唠叨不停,一会儿这儿不好,一会儿那里不行,不论大事小事总爱说个不停,好似人家什么也不懂,什么事情也不能干。像这位领导就是“口水多过茶”了,但是他没有坏心意,想的是如何搞好工作,只是工作方法不对,造成员工烦他,对他没有好印象。
说事归说事,但总不能吐唾为茶,一味空谈,或者夸夸其谈。例如某些单位本来就不怎么样,却硬要编出一套经验来,在总结会上说得天花乱坠,大有“口水多过茶”之感,好似能搞得这样就不错了,怎样能说这儿落后呢?在“口水多过茶”之后,要是再说他的不是,人们也无从启口,像这样的经验就是靠口水唾沫、星子乱飞地侃出来。
“口水多过茶”在家庭生活中也常有的事,朋友李先生说他就是受够了妻子“口水多过茶”之苦,最后引发了婚姻破裂,落得了离婚的结局。听李先生说,她妻子就爱和别人攀比。本来他家的生活状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静的日子也过得舒心。但是妻子是一位不满足的人,她看到朋友家有什么就想什么,整天跟丈夫唠叨不停,说什么“你看人家如何现代化,日子如何春光、潇洒,自己呢比人家天地之别。”闹得李先生不知如何是好。虽然耐心地和妻子做过解释,不要和人家攀比生活,自己实实在在地过好日子,但是妻子仍然无济以事。
李先生的妻子就是一个不听劝说的人,“口水多过茶”激发了他的不满,经常为了此事大吵大骂,甚至大打出手,闹得日子不得安宁。夫妻的感情因此变得越来越淡,最后闹得离婚而收场。
其实,“口水多过茶”在哪方面来说,都不是好事,尽管在某些方面要多讲多说,但也要适言即止,事情说清楚了就好,再也不要去“口水多过茶”。干工作要少说多做,人们崇尚的是埋头苦干,不是夸夸其谈。老百姓常说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语言”,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单位:龙华新区龙华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