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不协调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人们为改变认知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性而为之努力的心理学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预防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意义。高校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应充分发挥认知不协调理论的作用,应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出发,完成角色轮换,改变旧认知,创设问题情境、产生新认知,从而培养正确的认知理念,营造和谐氛围,培养积极意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高校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长期困扰国内高校发展、地方经济进步的大问题。国内高校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有的也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对自身在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的内容及其对该内容的正向体验,心理和行为两个层面的获得感是其主要构成。大学生安全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是大学生与安全教育供给者互动作用的过程,其生成过程遵循“需要—动机—参与—满足—认同与强化”的内生线路,和“储备—探询—评估—优化”的外生线路,其实质是内在逻辑与外在逻辑的融合同构。  关键词:安全教育;获得感;高校;平安校园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