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尤其语文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性,面临厌学的境地,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学习不主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不学对考试成绩影响无所谓等情况。我认为应该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上下功夫。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提升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呢?我想就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积极变革教学两种方式,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法—处理教材—课堂设计
   当前,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生成绩上不去等情况而苦恼。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认为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经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精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置悬念,抛砖引玉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失街亭》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假如街亭未失,孔明能够一统中原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街亭已失,政局又将如何变化?街亭如此重要,孔明何以失守?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优美诗歌《雷雨》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人物个性特点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用活教材资源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多媒体教学进入语文教学活动只是起辅助作用,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总之,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好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
其他文献
近几年学校的生源结构发生变化了,农村进城的孩子多了,带来的问题是班级的数学成绩不如以前好了,综合原因是大部份农村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没有习趣等等,针对这种现象并结合几年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  一、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
摘要:好的作文课,不光教会学生怎样说话、写话、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事、做人。作文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指导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情趣,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越写越爱写,越写越高尚,写出世界,写出未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情趣  小学作文教学,同样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工具性出发,作文教学应着眼与培养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从人文性出发,作文教学应着眼
现代文阅读是对阅读者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它包括了基础知识,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阅读水平的途径有多方渠道。这里将从四个方面和读者做介绍,即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这些问题能深领会,阅读或许就会有所提高了。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  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把握一句话的意思,要正
目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根据笔者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心安排,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方法的探讨,提出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分析了阅读理解的题型与特征,并推荐了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旨在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 阅读方法 题型特征 阅读技巧    一.引言  不少学生认为只要具备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知识就能够在阅读理解中获得高分,不需要什么阅读技巧和方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丰富的语法结构知识作为支撑,
摘要:全面分析初中工会工作的问题,工会只有加强维护教工的合法权益,保护集体教工的切身利益,才能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总之,根据工作对象的新特点来创新思路和解放老思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初中 公会工作 和谐校园    一.关心体贴教职工  首先为了能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要做到关心体贴教职工,学会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和工人阶级行使的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忽视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生没有探究解决问题的习惯,致使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创新能力无从培养。本文以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的教学路径。  关键词:问题—数学探究之源 探究—问题解决之路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
摘 要:小说阅读在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重庆也不例外;所以,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复习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板块。现将小说阅读复习方法指导如下,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考 小说 阅读 复习 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小说等)阅读的基本要求如下: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
一、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失败”之现状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目瞪口呆”的课堂对话,我吃惊的不是学生回答的不好,而是回答得太好了。回答得太好了(可能是参考了参考书上的解读),这个“太好了”反而导致了这次“对话”的失败。  关于“对话教学”的诱人描述与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失败”教训,让人陷入尴尬之中,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失败对话”?  二、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失败”之分析  要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献整理分析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机智存在的问题及对化学教师教学机智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机智化学教师课堂教学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集系统科学知识与开放性信息的动态的科学探究过程,化学学科的特点及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主体个性发展的关注使课堂教学的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必然。化学教师能否自如驾驭课堂教学这个充满着不可预测的,多变的突发状况的复杂体系就成了评价化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