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图书馆也在进行着自身的调整来适应现代化的建设形式,网络信息的主流化发展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多方面的革新要求,它主要涉及到现代化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内涵、范围、角色定位等不同角度的内容,将读者服务工作从传统的认知中解放出来,实现服务的集约化管理。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图书馆中存放着大量的资料、文献、书籍供人借阅,在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介入,人们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前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类型属于被动式的,而且服务内容也不规范,现在发展的趋势是读者服务主动性的改变,不断加强图书馆服务制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强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创新。
一、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改善条件
1、增强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
日趋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既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又对读者服务的延伸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是非盈利的免费供读者阅读的地方,所以这种公益化的行为方式比较容易引起界限的不规范的管理,一方面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缺乏专业的规范,所以容易产生图书馆公益化概念的模糊现象,有的人可能会以为图书馆就是为人们服务的公共场所,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带着孩子来玩,追逐打闹,将书随便乱放,严重影响到了图书馆内的管理秩序。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对图书馆的公益性具体的服务职能以及管理内容进行规范化的界定,而且需要在法律上对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进行保护,严格的禁止任何扰乱图书馆秩序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来规范服务的类型,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进行分离,明确着两者之间的权限,比如现代图书馆中借用网络进行图书检索、查阅等的服务就是有偿服务,必须借用借书卡才能登陆图书馆内部网站,从而化解有偿与免费之间的矛盾。
2、改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就应该从读者的需求方面着手,在服务时间、服务设施、服务人员等内容上提供给读者周到的服务。在现代图书馆中应该增加信息技术、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将图书馆的书目内容都输入一个数据库,在查找的时候直接在网上搜索就能够找到相关图书的信息,节省时间简单方便,这就是信息化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带来的改变之一。在基础服务以外,还可以不断增加符合读者需求的其他内容的服务类型,比如定题跟踪、调研报告等等。另外,读者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有权利对图书馆中的公益性服务做出评价、提出建议,从服务满意度、文献书籍的满意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等方面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综合的考评,在考评结果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现代图书馆的标准化服务规范,建立读者服务的责任意识,保障图书馆的公益性质能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被相关人员进行异化或者曲解。图书馆的公益化服务也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增加相关资金投入,实现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平等化发展,保证读者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
二、对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拓展
日趋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既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又对读者服务的延伸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互联网络技术的广泛发展形式下,现代化图书馆也相应的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图书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建立图书馆专属网络页面,将图书资料信息进行编辑整合,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将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统计,通过搜索资料的名称就会出现有相关关键字的图书链接出现,可以逐个进行浏览和挑选,既省时又省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重点就是帮助读者更加便捷的查阅书籍,一切与学习相关的问题都属于读者范围之内,图书馆逐渐实现书籍资料的数据化管理,逐步改变传统的分散型的服务模式,在文献整理和保存方面都非常被动,信息的整理也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查阅活动。另外可以在读者群体中广泛推广信息知识的便捷性,适应图书馆的新型的借阅形式,增强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读者服务的形象构建
1、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是一种主动搜寻、掌握和运用知识信息的自觉思想状况[3]。这一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长时间的充分利用,服务人员在提高自身服务素养之后,可以提高相关的知识掌握能力,对知识信息的识别更加准确,什么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没用的多余的信息,对于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应该持续的为读者提供积极客观的资料知识信息,因此工作人员的信息判断力不可或缺。图书馆需要积极地去适应现代化社会服务的发展特点,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读者提供完善的网络图书馆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关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采取积极地应对策略。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对图书馆的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适应读者逐渐增多的服务需求,才能在时代发展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发展中努力去迎合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读者服务的一部分。
2、创新图书馆理人员的服务结构
读者服务人员要能适应服务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转移,重塑起有助于强化创造性品格和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4]。现代社会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服务观念很难在有限信息的范围内进行服务创新,所以读者服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信息的补充,将原来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改变原有的图书信息结构,来适应新的变化。现有读者服务人员的知识构造形式,还维持在原来封闭性的状态,不能与时俱进,很难适应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应该积极发展新的类型模式,在对自身知识的不断提高中塑造一种开放式的读者服务类型,然后将重新整理的知识结构运用到实际的服务工作中去,促进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型发展。
结束语
图书馆在不断的发展,其中的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都要随着图书馆的进步而改变,在现代图书馆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热情、主动、奉献的服务观念,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管理,并且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的现代化的新发展,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玲玲.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互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
[2]罗云丹.谈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23-125.
[3]周志玉.数字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走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87-189.
[4]崔凤莲.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与深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26-27.
作者简介
李晓晗,女,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天津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关键词]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
图书馆中存放着大量的资料、文献、书籍供人借阅,在图书馆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介入,人们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前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类型属于被动式的,而且服务内容也不规范,现在发展的趋势是读者服务主动性的改变,不断加强图书馆服务制度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硬件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强服务理念的转变和创新。
一、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改善条件
1、增强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
日趋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既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又对读者服务的延伸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大部分的图书馆都是非盈利的免费供读者阅读的地方,所以这种公益化的行为方式比较容易引起界限的不规范的管理,一方面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缺乏专业的规范,所以容易产生图书馆公益化概念的模糊现象,有的人可能会以为图书馆就是为人们服务的公共场所,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带着孩子来玩,追逐打闹,将书随便乱放,严重影响到了图书馆内的管理秩序。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款对图书馆的公益性具体的服务职能以及管理内容进行规范化的界定,而且需要在法律上对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进行保护,严格的禁止任何扰乱图书馆秩序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来规范服务的类型,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进行分离,明确着两者之间的权限,比如现代图书馆中借用网络进行图书检索、查阅等的服务就是有偿服务,必须借用借书卡才能登陆图书馆内部网站,从而化解有偿与免费之间的矛盾。
2、改进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就应该从读者的需求方面着手,在服务时间、服务设施、服务人员等内容上提供给读者周到的服务。在现代图书馆中应该增加信息技术、互联网科技的应用,将图书馆的书目内容都输入一个数据库,在查找的时候直接在网上搜索就能够找到相关图书的信息,节省时间简单方便,这就是信息化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带来的改变之一。在基础服务以外,还可以不断增加符合读者需求的其他内容的服务类型,比如定题跟踪、调研报告等等。另外,读者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有权利对图书馆中的公益性服务做出评价、提出建议,从服务满意度、文献书籍的满意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等方面对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综合的考评,在考评结果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现代图书馆的标准化服务规范,建立读者服务的责任意识,保障图书馆的公益性质能够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避免被相关人员进行异化或者曲解。图书馆的公益化服务也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增加相关资金投入,实现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平等化发展,保证读者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服务。
二、对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拓展
日趋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既促使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内涵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又对读者服务的延伸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互联网络技术的广泛发展形式下,现代化图书馆也相应的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图书的计算机管理制度,建立图书馆专属网络页面,将图书资料信息进行编辑整合,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将不同类型的书籍进行分类统计,通过搜索资料的名称就会出现有相关关键字的图书链接出现,可以逐个进行浏览和挑选,既省时又省力。图书馆的读者服务重点就是帮助读者更加便捷的查阅书籍,一切与学习相关的问题都属于读者范围之内,图书馆逐渐实现书籍资料的数据化管理,逐步改变传统的分散型的服务模式,在文献整理和保存方面都非常被动,信息的整理也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查阅活动。另外可以在读者群体中广泛推广信息知识的便捷性,适应图书馆的新型的借阅形式,增强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读者服务的形象构建
1、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信息意识作为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提,是一种主动搜寻、掌握和运用知识信息的自觉思想状况[3]。这一意识的确立有利于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长时间的充分利用,服务人员在提高自身服务素养之后,可以提高相关的知识掌握能力,对知识信息的识别更加准确,什么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没用的多余的信息,对于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图书馆应该持续的为读者提供积极客观的资料知识信息,因此工作人员的信息判断力不可或缺。图书馆需要积极地去适应现代化社会服务的发展特点,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读者提供完善的网络图书馆服务,吸引更多的读者群体关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在激烈的信息市场竞争中采取积极地应对策略。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对图书馆的不断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来适应读者逐渐增多的服务需求,才能在时代发展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在发展中努力去迎合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是读者服务的一部分。
2、创新图书馆理人员的服务结构
读者服务人员要能适应服务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转移,重塑起有助于强化创造性品格和创新能力的知识结构[4]。现代社会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服务观念很难在有限信息的范围内进行服务创新,所以读者服务人员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信息的补充,将原来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新,改变原有的图书信息结构,来适应新的变化。现有读者服务人员的知识构造形式,还维持在原来封闭性的状态,不能与时俱进,很难适应新时期读者服务工作的要求,应该积极发展新的类型模式,在对自身知识的不断提高中塑造一种开放式的读者服务类型,然后将重新整理的知识结构运用到实际的服务工作中去,促进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型发展。
结束语
图书馆在不断的发展,其中的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都要随着图书馆的进步而改变,在现代图书馆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热情、主动、奉献的服务观念,改变原有的粗放式的管理,并且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专业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的现代化的新发展,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彭玲玲.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互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
[2]罗云丹.谈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123-125.
[3]周志玉.数字化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走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87-189.
[4]崔凤莲.试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变与深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26-27.
作者简介
李晓晗,女,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天津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