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这些医院分娩的14 188例单胎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北京地区巨大儿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风险。
结果(1)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活产新生儿中巨大儿的总体发生率为7.069%(1 003/14 188)。(2)抽样选取的15家医院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不一致,最低为5.36%(89/1 659),最高为8.80%(46/523);且二级医院巨大儿的发生率是三级医院的1.284倍(95%CI为1.114~1.480,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身高≥160 cm(校正OR=1.875,95%CI为1.559~ 2.256)、孕前体质指数(BMI)≥24.0 kg/m2(孕前BMI为24.0~27.9 kg/m2时,校正OR=1.696,95%CI为1.426~ 2.018;孕前BMI≥28.0 kg/m2时,校正OR=2.393,95% CI为1.831~ 3.127)、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校正OR=2.462,95% CI为2.125~ 2.853)、孕次>1次(校正OR=1.408,95%CI为1.224~ 1.620)、分娩孕周≥40周(校正OR=2.007,95%CI为1.745~ 2.308)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校正OR=1.522, 95%CI为1.298~ 1.784)均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且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孕前BMI≥28.0 kg/m2以及分娩孕周≥40周与巨大儿的关系最为密切(P均<0.01)。
结论巨大儿的发生率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有明显差异;分娩孕周、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作为巨大儿最主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应受到临床医师更多的关注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