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巨大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系统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地区15家不同级别的医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日至11月30日于这些医院分娩的14 188例单胎足月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计算北京地区巨大儿的发生率,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相关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的风险。

结果

(1)北京地区2013年单胎足月活产新生儿中巨大儿的总体发生率为7.069%(1 003/14 188)。(2)抽样选取的15家医院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不一致,最低为5.36%(89/1 659),最高为8.80%(46/523);且二级医院巨大儿的发生率是三级医院的1.284倍(95%CI为1.114~1.480,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身高≥160 cm(校正OR=1.875,95%CI为1.559~ 2.256)、孕前体质指数(BMI)≥24.0 kg/m2(孕前BMI为24.0~27.9 kg/m2时,校正OR=1.696,95%CI为1.426~ 2.018;孕前BMI≥28.0 kg/m2时,校正OR=2.393,95% CI为1.831~ 3.127)、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校正OR=2.462,95% CI为2.125~ 2.853)、孕次>1次(校正OR=1.408,95%CI为1.224~ 1.620)、分娩孕周≥40周(校正OR=2.007,95%CI为1.745~ 2.308)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校正OR=1.522, 95%CI为1.298~ 1.784)均为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且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孕期体质量增长≥15.9 kg、孕前BMI≥28.0 kg/m2以及分娩孕周≥40周与巨大儿的关系最为密切(P均<0.01)。

结论

巨大儿的发生率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有明显差异;分娩孕周、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作为巨大儿最主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应受到临床医师更多的关注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埃索美拉唑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胃泌素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等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将4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二甲双胍(0.5 g,2~3次/d)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口服(20 mg,1次/d),对照组在口服二甲双胍(0.5 g,2~3次/d)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埃索美拉唑镁模拟片,疗程均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9例早期(Ⅰa2~Ⅰb1期)子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子宫颈冷刀锥切+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PLD)或全腹腔镜下子宫颈广泛性切除术(RT;包含PLD);以同期由同一组医师实施的腹腔镜下子宫广泛性切除术(RH;包含PLD
期刊
目的探讨阴部神经功能检查对盆底重建手术后是否发生尿失禁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70例;术前合并隐匿性尿失禁(OSUI)者40例,全盆底重建手术后共14例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SUI)。于术前检查阴部神经功能,包括阴部神经运动终末潜伏期(PNTML)及波幅,分析POP患者阴部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
期刊
期刊
目的在前瞻性研究中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经量过多的效果及经量过多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从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对门诊或住院的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经量过多和(或)重度痛经患者共1 100例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评估患者的出血评分、LNG-IUS带器情况、痛经症状、生化指标、体格参数、月经模式以及不
目的探讨巨大儿胎盘组织中Klotho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其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分娩的足月孕妇120例,根据孕妇是否合并GDM(除GDM外均无其他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及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分为4组:GDM巨大儿组(孕妇患GDM,其新生儿为巨大儿),GDM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组(孕妇患GDM,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正常);无GDM巨大儿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