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康海于弘治十五年(1502)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为文学史上明代“前七子”之一.其文集《对山集》,从明嘉靖间开始刻印,到民国6年再版,共有10次版刻,该集有初刻本、补录本、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海于弘治十五年(1502)擢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为文学史上明代“前七子”之一.其文集《对山集》,从明嘉靖间开始刻印,到民国6年再版,共有10次版刻,该集有初刻本、补录本、校订本、选刻本,但各本文字错综迥异,难以卒定.文章在全面点校、整理《对山集》及多方求证的基础上,求实求真,指出各本的渊源及特征,为《对山集》的校勘提供科学依据,并依此来探讨古籍校勘时版本的择取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
对兰州某普通高校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该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评价和反馈,并据此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充分发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道家的道论思想,赋予道以神学论色彩。道生万物,从而实现形而上向物界转化,作用于人生,便称之为"德"。道与德是二而一的关系,道教的神人能够体道抱德。如果说
1.试验条件 试验在浙江省乐清市南塘镇对虾育苗室中进行,试验水体600米。,其中育苗水体400米。,共10个相同的培育池。饵料培育水体200米^3,共20个培育池。供水系统采用二级沉淀后
文章从客观而辩证的学术立场、鲜明而独特的学术洞见两个层面,对程金城的《原型批判与重释》的学术观念、研究方法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发掘出其沉潜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