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存在句应用三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语用和信息角度提出了“存在there”取舍的三个原则:描述或叙述的直观性越弱,就越有可能采用there存在句式;存在物与处所间的关联性越强,使用there句式的可能性越大;直接以新信息开始的陈述,通常会选择there存在句式用来引入该信息。
  关键词:there存在句 直观性 关联性 受话者新信息
  
  在表示某地有某人、某物或某个现象存在时,there句型是一个常见的选择,有时也是最佳的选择;但有些情况下,会有几种句式可供选择,当然其间存在着一些语用差异;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there句式却不太可取。本文将探究其中的规律。
  
  一、直观性(visibility)原则
  
  Breivik曾指出:“视觉上不可感知的存在,通常必须用there来表示。”比如:
  (1) a. There was no sign of life in the house.
   b. *No sign of life was in the house. (*表示语法或语用上有问题,下同。)
  这里的“no sign of life”不是视觉上的感知,而是心理上的感受,直观程度不明显,因此宜选用there句式。再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2) a. As you can see,across the street is a grocery.
   b. As I recall,across the street there is a grocery.
  这里(2a)出现的语境可以是行人在街上回答别人的问路,也可以是两人站在高楼的阳台上,指着下面的街道说话。(2b)则没有这种视觉上的要求,完全可以是夫妻两个坐在家里,商量出行的路线。所以第一句的功能是将一个事物、景象活生生地展现在听者眼前(before the eyes),而第二句的功能则是使一个事物、景象浮现在听者的脑海中(in one’s mind)。
  从导游的解说词,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当游客还在车上时,导游通常以there句式来介绍风景点的大致情况,而用非there句式来介绍风景的细节。当游客到达风景点后,导游就很少用there句式了,而是直接以景物、展品为主语了。下面是导游对南京中山陵的英文介绍:
  (3) a. From the Fraternity Archway,there is a road leading to the mausoleum. The road is 480 meters long and dozens of meters wide.
  b.Now we are in front of the Memorial Hall and the coffin Chamber.They are the major parts of the Mausoleum.The construction of these two buildings was supervised then by Lu Yanzhi,the gifted young designer.
  上面的(3a)是尚未到达景点时所说的,其中第一句用there句式,描述中山陵的一个概貌,第二句是其中一个细节;(3b)是在景点时的介绍语。
  关于there存在句的这个规律,还有一个经典例子:如果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右手托笔,展开;左手拿橡皮,握紧,那么他会说:
  (4)In my right hand is a pencil,and in my left hand there’s an eraser.
  在这里,铅笔很明显地放在大家面前,非常直观,所以说话者直接用介词开头,引出主语。而橡皮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即“视觉上不可感知”,所以说话者选用了there句式。
  由此得出there存在句的使用原则一:描述或叙述越抽象,视觉直观性越弱,使用there句式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关联性(relevancy)原则
  
  读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人都知道这个小男孩的额头上有一道“著名的”疤痕,英语里可以说(4a)、(4b),但一般不说(4c):
  (4) a. Harry Potter has/bears a scar on his forehead.
   b. There is a scar on Harry Potter’s forehead.
   c. *A scar is on Harry Potter’s forehead.
  类似地,Quirk在《英语语法大全》也认为下面(b)句不合格:
  (5) a. There is a mole (痣) in her arm.
   b. *A mole is in her arm.
  这里表示的概念都是“某物存在于人体某个部位”,为什么必须选用there句型?对此,Swan分析指出,如果主语与表示所处位置的介词词组中的名词有一种不可分离(inalienable)、不可剥夺的关系,那么使用there存在句是唯一的选择。试比较:
  (6) a. There is a fly on her arm.
   b. Look! A fly is on her arm.
  前一例mole与arm是不可分离的,而本句fly与arm的关系完全是“若即若离”的,所以可以不用there句式。
  Yule也曾举过类似的例子:
  (7) a. There is a hole in my pocket.
   b. *A hole is in my pocket.
  (8) a. I can’t sleep because there is a pain in my back.
   b. * I can’t sleep because a pain is in my back.
  由于hole与pocket,pain与arm之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本质上“俱为一体”,这时要表示hole在pocket上的存在,以及pain在back上的存在,必须要选择there句式。
  由此得出there存在句的使用原则二:存在物与处所间的关联性越强,依存度越高,就越有可能采用there存在句式。
  
  三、受话者新信息(hearer-new information)原则
  
  Breivik认为存在句中的there相当于一个“新信息触发器(trigger)”,它的功能就是提醒听话者注意准备接受新信息。比如:
  (9) There is a bus coming.
  这里的a bus对于听话者来说是新信息,即受话者新信息,所以用there结构显得很自然。反过来,如果一则信息已经得到确认,是旧信息,通常就不能使用there存在句型了:
  (10) *There is the bus at the stop.
  由于there存在句具有“引入新信息”这一功能,它常常用于童话、故事、小说的开头。比如:
  (11) a.Long,long ago,there lived six blind men in a village in India.
   b.There was once a king of England whose name was John. He was a bad king...
  表达新信息的名词一般是非限定名词,前面不用the、this等限定词,但有时一个限定名词也可以用于存在句中,因为它传递的是受话者新信息。例如:
  (12) ——What can I use to prop open the door?
   —— Well,there is the book on the table. (Abbott,1993)
  这里的意思是“我用什么可以把门支住(不让它关上)?”“嘿,桌子上那本书可以啊。”句子中的the book上文未提及,对于听话者来说是一则新信息,所以用在了there存在句中。
  由此得出there存在句的使用原则三:如果一则陈述是用来引入受话者新信息的,通常会选择there存在句式。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从语用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解释英语存在句there的意义与功能,要比单纯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去讨论,显得更加全面和切合实际,也更有利于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Abbott,B. A Pragmatic Account of the Definiteness Effect in Existential Sentenc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19): 39-55.
  [2]Breivik,L. Egil. Existential There: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M]. Bergen: University of Bergen,1983.
  [3]Quirk,Randolph,et al.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中译本).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Swan,Michael. Practical English Usag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5]Yule,George. Explaining English Gramma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6]戴曼纯,崔刚.英语存在句研究二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9):24-27.
  [7]张绍杰.英语存在句确定性限制的语用解释[J]. 外语学刊. 2005(1):1-7.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 新大纲的要求  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段,要求是:“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要求,扭转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反对作文概念化、成人化、模式化的弊端,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个性和创
摘 要:以英语测试、调查问卷为工具,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12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情感策略与二语学习成绩关系的调查结果表明:情感策略与二语成绩呈显著相关,英语学习进步最大者和退步最大者在情感策略使用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学生 情感策略 二语成绩    引言    所谓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与某个具体阶段有关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内在的思想观念(Ellis,1994
摘 要:民办高校教师忠诚度缺失问题由来已久。本文认为,忠诚是相互的,要教师对学校忠诚,学校首先必须对教师忠诚。倡导民主管理,真诚沟通,建立有认同感的校园文化,为教师创设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学校对教师忠诚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 忠诚度 缺失    以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要在21世纪激烈的高教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教师对学校忠诚,与学校共创辉煌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密歇根大学著
摘 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上在线考试平台也不断发展,由早期的C/S结构,逐渐发展到以B/S结构为主。但是,通常的在线考试系统,都是商业软件,需要较大的花费。而近些年发展起来的Moodle系统,不仅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码的网络课程管理系统,而且具有强大的测验功能模块,通过简单的操作、设置,就可以帮助学校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在线考试系统。  关键词:Moodle 在线考试系统 开放源码  
摘 要:我国大学本科外语专业日益重视翻译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根据对河南省部分新升本院校外语院系翻译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调查情况,笔者认为新升本院校的外语院系应该从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测试手段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翻译教学的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 翻译教学 调查 改革    一、调查背景及方法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21 — 03   文化记载着一个民族的过去,决定着民族的现在,对民族未来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更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可与否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人们接受的信息量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
摘要:文章对IELTS阅读测试题型和内容覆盖面的信度进行了分析,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归纳了对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语言测试 题型 信度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是对全世界范围内要去英联邦国家移民、留学和公派访问学者进行的一项英语测试,已被全世界高等
摘 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短篇小说,剥离该文特殊的时代背景,福克纳不仅用这篇短小的小说述说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也唱响了一曲人性弱点谱出的挽歌。它是献给人性悲剧的一朵血淋淋的带刺玫瑰,在文学的舞台上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关键词: 爱米丽 人性弱点 悲剧    美国“南方文学”流派的代表大师威廉·福克纳虽以《喧哗与骚动》等长篇小说蜚声文坛,但其众多的短篇小说也同样闪烁着灿烂的光彩。
摘 要: 将Pro/ENGINEER三维技术应用到机械类课程教学及实践性环节,建立三维模型,进行虚拟装配、三维动画演示和运动特性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Pro/ENGINEER 机械 创新能力    21世纪将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就包括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分子工作发表了一些列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学者们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内涵的普遍界定是在高校工作的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知识分子人群。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这里已经成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