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鼻涕虫”说再见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朋友,一边玩儿一边不停地抽吸鼻涕,两侧鼻孔前挂着两条肥肥的黄白色大“鼻涕虫”,一会儿缩进去一会儿又爬出来,既堵着鼻子不好出气又不雅观。“鼻涕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制造“鼻涕虫”的罪魁祸首就是儿童鼻窦炎。鼻腔的上后两侧共有4对骨窦,统称为鼻窦,都通过小小的窦口与鼻腔相通。各种细菌、真菌一旦侵袭鼻窦腔内黏膜,引起窦腔内炎性病变。即发生了鼻窦炎。据相关统计,看似健康的儿童,鼻窦x线照片发现有约50%有鼻窦病变,其中至少有1/3的窦腔内有脓涕。
  小朋友一旦患了急性鼻窦炎,就会出现鼻塞,大量脓鼻涕,也就是我们说的“鼻涕虫”。有些还会出现发烧、拒食、咽痛、咳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有头痛,一侧面颊痛。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就会转变为慢性鼻窦炎,反复脓鼻涕、鼻塞、张口呼吸,甚至打鼾、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力下降。由于儿童的身体发育未完善,抵抗力弱,鼻窦炎可以引起众多并发症。如鼻涕可以倒流入气管、支气管,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与邻近肥大的腺样体、扁桃体相互作用影响,导致长期慢性缺氧,影响颌面、胸廓及智力发育;其他还有中耳炎、上颌骨骨髓炎;等。
  儿童鼻窦炎如此危害健康。要想跟它再见,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首先要锻炼身体,营养平衡,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衣着适度,减少感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发生,避免鼻—鼻窦黏膜肿胀,影响鼻—鼻窦通气引流;不要将异物塞入鼻腔,纠正抠鼻坏习惯,减少鼻外伤;不要到不清洁的水中游泳和跳水,以免细菌随水流倒流入鼻窦;有特异体质的小朋友如患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要尽量避开过敏原,积极治疗原发病。
  假如被“鼻涕虫”给缠上了,也别着急。一般感冒愈后一周仍持续鼻塞、脓涕不断,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鼻窦炎,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确诊。儿童鼻窦炎一般采取鼻滴药或喷药及口服药的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随便在药店给孩子买滴鼻液和胡乱吃消炎药。因为药店通常卖的是成人浓度的药品,并不适合小朋友。父母在家还可以帮孩子进行局部热敷及鼻腔蒸汽吸入。慢性鼻窦炎者用药治疗中配合行鼻窦负压置换治疗,疗效更佳。经医生诊断合并有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者,要尽早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对于迁延不愈的儿童鼻窦炎,还可以进行上颌窦穿刺术,并置管5~7天行窦腔冲洗。促使其康复。如果合并鼻腔其他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應听从医嘱,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一种常见病,也是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晚期治疗比较棘手的顽固性病症。国内统计分泌性中耳炎占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2.28%~4.96%;中小学生发病率达4%~18%。美国每年小儿因患分泌性中耳炎而手术者达100万人次以上;其南部有82%的小儿患过1次分泌性中耳炎,50%达3次以上,25%达6次以上,68%小儿在2岁前有过首次发病。  分泌性中耳炎小儿多见,是因为:(1)小儿咽鼓管位置低、
牙膏里加氟,盐里加碘,牛奶里加维生素AD,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又要在酱油里加铁,这是怎么回事呢?    缺铁形势严峻补铁刻不容缓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估计,世界上可能有40 ~ 50亿人铁缺乏,约有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200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5岁以下的城市儿童贫血率12.3%,农村儿童为26.7% ,而育龄妇女的贫血率则高达36.6%。据统计,在全国人
二妙丸是一種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柏、苍术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腿膝疼痛、脚气肿痛、湿疮以及带下、淋痛等病症。现将临床上较好的几则新用途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  丸剂:每10粒1.2克,每瓶200克。散剂:每袋10克。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内服二妙丸,每次6克,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在服用本药时,饮食宜清淡,忌油腻或生冷之食
小美已经结婚十年,刚结婚前两年曾怀过四次孕,但都因为还在创业阶段,工作很忙,而做了人工流产术。如今,小美和老公部已事业有成,生活稳定,于是他们准备要生一个孩子,可过了两三年一直没有消息,于是老公陪着她一起到医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经检查老公的精子没有问题,而小美被诊断为“附件炎”,通过做子宫输卵管造影被发现是输卵管不通,无法自然受孕,最终他们做了试管婴儿,如今小宝宝已经一岁多了,非常健康。  近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