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正处在身体发育期的初中生,对身体更加敏感于成年人,而身体有缺陷学生只会更加敏感自卑。且在我国,青春期的教育往往是有极大缺失的,对于身体缺陷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独自面对身体上的各种变化所带来的心态的变化,更要独自面对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重塑身体有缺陷的初中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身体缺陷学生常见缺乏自信心心理剖析
在不自信的基础上他们大致形成了这样几种心态①对于那些自卑心理比较强烈的学生来说,高度的自卑,往往产生高度的自尊心,易形成冲动心理,对任何来自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往往具有更强的戒备性和叛逆性,同时自己的话语和行为更加具有攻击性。②由于自卑而丧失信心,因此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始终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状态,以博得别人的认可。而这种随大流的心态往往与自己的真实心态存在冲突,从而产生更大的心理不适感。③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另外相当一部分有身体缺陷的初中生往往不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产生有效的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产生自闭心理。即便是遭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他们往往容易发展成对人或事的极度怀疑,更严重者可能转化为抑郁症。
二、重塑身体缺陷学生自信心的方法研究
1.对于家长和老师本身来说,应帮助身体有缺陷的初中生正确认识身体缺陷以及自身优点,发掘自身能力,帮助其重塑自信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身体缺陷的理解往往和成人不同。现在社会对心里美的关注的缺失,对身体美所带来的所谓的“美丽效应”极大夸大,使他们更易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可能会对身体缺陷的理解进行相当夸张的理解,如认为单眼皮、小眼睛即为身体缺陷,身上的小疤痕亦为身体缺陷,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此时,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就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让他们对身体缺陷产生正确的认知。
另一方面,对有真正缺陷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将身体缺陷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身或者家长,产生对自己或家长的厌恶,对自身给出很多消极暗示。对于此类学生,家长和老师更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让其正确认识到身体缺陷并不应该是罪恶感的来源。
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往往将焦点放在自身的缺陷上,而对自己的优点往往视而不见。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让其知道,缺陷只是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而已,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活动中去,从而淡化和缩小身体缺陷在心理上的自卑阴影。
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来说,对新鲜事物更愿进行探索学习,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得失心,如果失败的话,会导致他们更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在帮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进行能力发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两条原则:1.目标循序渐进。对于自卑感强烈的身体缺陷学生来说,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特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指定一个可容易实现的目标,在循序渐进中认识自己,切勿好高骛远。2.及时正确赞美。对于身体缺陷的中学生来说,及时的赞美更加让他们产信任感,逐渐打开心扉,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沟通,从而重塑自信。但进行赞扬时,应该从成果本身出发,会让其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2.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正视自己的自卑心理,学习自己面对困难,重塑自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导身体缺陷学生正视自身缺陷,学习自我信心重塑是非常有必要的。
1)正确的认识自己:通过全面、辨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认识到人不是神,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智力,努力从而达到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仅仅只是停留在追求身体上的完美无缺。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缺陷也应该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能将其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这样便会有效地消除自卑。
2)发展一种兴趣爱好。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是,人往往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体现更多的自我价值。而在这种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特征、长处、优势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赶上或超过他人的心理。事实上“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而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3)利用积极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心理学专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更加有自信心,并去实现在自身看来没有可能的事情。对于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来说,最简单的莫过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删掉“反正”和“毕竟”这样的丧失斗志的词汇。比如“毕竟我是身体有缺陷的人”,“反正我就是不行!”利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提高身体缺陷学生的自信心。
人的一生,都是在和环境做博弈,反抗或者顺从。而作为身体缺陷学生来说,这种博弈很容易形成之前心理分析之中所说的自闭、冲动或随波逐流等心理。让普通学生和身体缺陷学生在共同生活中了解到身体缺陷不是身体缺陷学生的错,也不是什么可感到自卑的事,身体缺陷学生的生活和普通学生的生活相比并没有多少不同,并不带有神秘感。同时也让“正常”学生了解到,身体缺陷学生和普通人相比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这样,身体缺陷学生在老师、同学特别是学生自身的努力下,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消除心理障碍,加强自信心,努力奋发,创造自己的人生图景。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溪育才中学)
                            
                            
                            
                        
                            
                        一、身体缺陷学生常见缺乏自信心心理剖析
在不自信的基础上他们大致形成了这样几种心态①对于那些自卑心理比较强烈的学生来说,高度的自卑,往往产生高度的自尊心,易形成冲动心理,对任何来自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往往具有更强的戒备性和叛逆性,同时自己的话语和行为更加具有攻击性。②由于自卑而丧失信心,因此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始终表现出一种随大流的状态,以博得别人的认可。而这种随大流的心态往往与自己的真实心态存在冲突,从而产生更大的心理不适感。③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感,另外相当一部分有身体缺陷的初中生往往不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产生有效的沟通,将自己封闭起来,产生自闭心理。即便是遭到侵犯也听之任之,逆来顺受。他们往往容易发展成对人或事的极度怀疑,更严重者可能转化为抑郁症。
二、重塑身体缺陷学生自信心的方法研究
1.对于家长和老师本身来说,应帮助身体有缺陷的初中生正确认识身体缺陷以及自身优点,发掘自身能力,帮助其重塑自信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身体缺陷的理解往往和成人不同。现在社会对心里美的关注的缺失,对身体美所带来的所谓的“美丽效应”极大夸大,使他们更易产生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可能会对身体缺陷的理解进行相当夸张的理解,如认为单眼皮、小眼睛即为身体缺陷,身上的小疤痕亦为身体缺陷,进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此时,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就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让他们对身体缺陷产生正确的认知。
另一方面,对有真正缺陷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将身体缺陷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自身或者家长,产生对自己或家长的厌恶,对自身给出很多消极暗示。对于此类学生,家长和老师更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让其正确认识到身体缺陷并不应该是罪恶感的来源。
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往往将焦点放在自身的缺陷上,而对自己的优点往往视而不见。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让其知道,缺陷只是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点而已,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活动中去,从而淡化和缩小身体缺陷在心理上的自卑阴影。
对于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来说,对新鲜事物更愿进行探索学习,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得失心,如果失败的话,会导致他们更强烈的挫败感。因此,在帮助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进行能力发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两条原则:1.目标循序渐进。对于自卑感强烈的身体缺陷学生来说,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特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指定一个可容易实现的目标,在循序渐进中认识自己,切勿好高骛远。2.及时正确赞美。对于身体缺陷的中学生来说,及时的赞美更加让他们产信任感,逐渐打开心扉,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沟通,从而重塑自信。但进行赞扬时,应该从成果本身出发,会让其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2.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应该正视自己的自卑心理,学习自己面对困难,重塑自信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导身体缺陷学生正视自身缺陷,学习自我信心重塑是非常有必要的。
1)正确的认识自己:通过全面、辨证地看待自身情况和外部评价,认识到人不是神,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通过自身智力,努力从而达到自己的梦想,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而不是仅仅只是停留在追求身体上的完美无缺。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缺陷也应该持理智的态度,既不自欺欺人,也不能将其视为天塌地陷的事情,而是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这样便会有效地消除自卑。
2)发展一种兴趣爱好。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是,人往往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体现更多的自我价值。而在这种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特征、长处、优势的过程中,甚至会产生赶上或超过他人的心理。事实上“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而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3)利用积极心理暗示建立自信。心理学专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更加有自信心,并去实现在自身看来没有可能的事情。对于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来说,最简单的莫过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删掉“反正”和“毕竟”这样的丧失斗志的词汇。比如“毕竟我是身体有缺陷的人”,“反正我就是不行!”利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提高身体缺陷学生的自信心。
人的一生,都是在和环境做博弈,反抗或者顺从。而作为身体缺陷学生来说,这种博弈很容易形成之前心理分析之中所说的自闭、冲动或随波逐流等心理。让普通学生和身体缺陷学生在共同生活中了解到身体缺陷不是身体缺陷学生的错,也不是什么可感到自卑的事,身体缺陷学生的生活和普通学生的生活相比并没有多少不同,并不带有神秘感。同时也让“正常”学生了解到,身体缺陷学生和普通人相比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这样,身体缺陷学生在老师、同学特别是学生自身的努力下,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消除心理障碍,加强自信心,努力奋发,创造自己的人生图景。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慈溪市慈溪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