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28年生杉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逐年观测数据,对林分密度指数、相对植距和优势高—营养面积比3个林分密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达到一定年龄后,相对植距几乎相等,无法体现不同密度之间的区别,不是一个理想的密度指标;(2)利用Statistica统计软件,通过牛顿迭代法,基于Richards方程分别不同造林密度建立了年龄与林分密度指数和优势高—营养面积比的关系模型,并计算其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对这2种密度指数进行正确预估,且方程极限参数a都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体现了不同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