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爱上音乐活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然而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教师对幼儿音乐活动的指导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活动;教育观念;指导策略
  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究竟怎样做才能使音乐教学富有实效,真正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此时,教师除了接收到幼儿反馈之外,更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重新反馈到幼儿身上,形成新一轮的师生互动。
  一、 构建和谐幼儿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构建和谐幼儿教育,要正确把握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幼儿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二者之间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的成与败。“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幼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只有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教师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生互动顺利开展的大前提。很多时候,教师往往忽视对幼儿所传递信息的反馈的教育机智,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师自己的客体地位也因其隐性状态而被掩盖,这样互动变为单动,就不能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在音乐活动中,要把握好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关系,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当幼儿认真倾听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但当幼儿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时,幼儿就是活动的客体。我们都知道,为了使师生互动能正常进行,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但这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去实践与实施。
  二、 加强音乐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一) 通过正确的观察与评价,了解每个幼儿
  一个班上几十名幼儿,由于家庭环境、性别、个性的不同,他们在认知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但他们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每一种特点,才能客观的获得他们的情况。在活动中教师还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在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观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由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在针对性地去观察,才能掌握幼儿学习的情况,为之后的互动奠定基础。
  (二) 在设计教学活动适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
  有时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是教师能够预见到的,对于这样的指导教师只要在活动中实施就可以了,但幼儿毕竟是一群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他们有时的表现会让老师事先也揣测不到,这时教师必须全面观察,及时调整自己的导策略。
  (三) 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怎样去化解难点,让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难点呢?音乐活动《快快起床》中,幼儿先是欣赏歌曲,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并找出相应的图片,再根据歌曲进行排序。其实这一环节是为之后的“轮唱”这一难点做准备的,通过幼儿自己发现问题,集体解决问题。通过图谱的不同变化,让孩子感受、学习轮唱,激发孩子的演唱兴趣,让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会轮唱。
  三、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一) 创设活动情景,能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
  《小狗抬轿》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谣,配以熟悉的流行音乐旋律就成了一首活泼有趣的歌曲,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歌词的情节性较强,我在设计时就通过提供情节图片让幼儿排序,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在反复的检验图片过程中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知音乐的旋律从而轻松地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情、动作、语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表现歌曲,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己去体验音乐的快乐。这种灵活机智、因势利导的方法能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 艺术化的教学语,能激起幼儿的兴奋度
  如活动前后的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挖掘和体验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情绪、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儿,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教师可随着优美的音乐,用简洁美妙的语言引导,把乐曲的意境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起来,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意境中畅想,感受乐曲悠扬、清晰、欢快活泼的旋律美、意境美。
  (三) 适当的节奏教学,能激起幼儿激动的情绪
  如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歌词内容很简单,为了使幼儿不觉得单调,我从大雨和小雨的声音节奏入手,运用黄豆和大米来演奏不同的雨声:大雨“哗啦啦”,小雨“淅沥沥”;为了让幼儿在本节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在课前与幼儿共同了解、讨论下雨时的各种情形;其次,考虑到在活动中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演奏时的强弱特点,所以在本活动中运用生动的节奏图谱,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以鼓励、互动、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去。
  (四) 适度的肢体语言,能加深幼儿体验所欣赏的内容
  老师用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唱《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情色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让幼儿感受摇篮曲安静、平稳的特点,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把幼儿的聽觉、视觉、动觉充分调动起来,将教师“教”的策略转化为幼儿“学”的策略,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实现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M].浙江教育报刊总社,2007(3).
  [2]吴建琛编著.教育语录略解[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作者简介:
  陈春容,重庆市,重庆市石柱县石柱示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在很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弱,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本文结合日常生活中幼儿自理能力弱的问题进行问题的分析及问题的所在,同时提出了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关爱;督促;引导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
中国加入WTO后,一年来10大行业中外贸、银行、农业、电信、民航、网络、家电、零焦、保险和汽车业的标志性事件回顾,开始运用WTO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净形制造实践过程所积累经验的归纳总结与整理,运用模糊判决的二级模糊判决模型 进行了基于产品缺陷而判断的故障诊断和对策实施。
通过对涂料基本组成的探讨,研制了潮型铸造使用 的 喷涂涂料;该涂料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能有效地防止铸件表面粘砂、掉砂、夹砂、冲砂等 铸造缺陷,铸件表面品质明显提高,表面粗糙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学历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其前身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建校50年来,培养大、中专毕业生4万余名.学院现有教职工1011人,在校生50
介绍了汽车前制动蹄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退火变形问题,在分析原铸造工艺的基础上,试验了多种工艺方案,最终采用铸态新工艺,使该件的变形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摘要: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之下,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教学成效的优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快乐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指导思想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空洞的古诗是学习的一大难点,本文旨在探讨快乐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故事导入、吟诵古诗、画图描绘古诗的方法来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低年级;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各种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其中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各学科教学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是,很多教师对于教学的正确教学方法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情景教学这种模式的优势也无法得到发挥。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应用情景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情景教学;好奇心;兴趣  语文是学生增强日常交流的重要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经常被生字词以及文章的大意等问题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