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小说的人

来源 :女友·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岱姝的绘本《树叶》,一字皆无。
  为何要画一本“没有字的书”?“我其实没有选择,一直以来,这个故事在我脑海里以图象呈现,文字反而成了二次转述。”说此话的她,生于1984年,两幅来自《树叶》的作品刚获英国切尔滕纳姆年度插画奖。美国《漫画杂志》总编辑嘉里·格罗斯亦不吝赞美,称《树叶》为“一个反映当代人生存状况的深刻寓言”。
  绘本里,画着一个漫长的冬天,庞大的机械系统布满了城市,落叶遍地中,青年捡到一片发光的树叶,它有着怎样的隐喻?“树叶远非只是一枚树叶,它象征着那些易忽略的、转瞬即逝的微物之美,或许,也包括普通人迷失的真我。”她给予自己的注解,顿了顿,“读者的不同见解,会让我欣喜,一个故事仿佛树叶之光的传递,衍生出了很多故事。”
  

有关光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光的故事。
  画《树叶》前,马岱姝心里已经有了几个初具模形的小故事,凑巧的是,都指向了光。“有个小女孩爬进一个山洞,海水打进了洞,她向前游,里面有光;有个小男孩在森林里,找到一个蚕蛹,打开,发出光。”
  这些画面一帧一帧地画在她的脑海里,串成了一个故事。“曾经和编辑交流时,我写了一个故事大纲,把图像以至于种种细节,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像是图像的翻译,反而失去了一些原始纯粹的东西,所以绘本直接是无字书,用图像自然呈现故事。”
  《树叶》的故事,发生在吞噬光的冬季。
  “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场景设定,直到我去尼泊尔旅行。”在喜马拉雅山徒步的时候,正是冬天,树叶纷纷凋零,地面铺满厚厚一层,灵光乍现,她把绘本画成一个漫长的冬季。“冬天会吞噬掉树叶、吞噬掉光芒,吞噬很多东西,但失去才会让我们去寻找。”
  这一次旅行,也画出了城市的样貌。
  “加德满都的房屋,不是一栋栋规划好的钢筋水泥,而是层层叠叠的有机生长,很像我小时候生活的成都。”马岱姝打开记忆的匣子,“天黑的时候,城市没有电,人们点着蜡烛,或是生着火堆烤火,距离很近,又如鱼得水般巧妙地维护着自己的小世界。”
  不过,城市在不断发展裂变,“它未来也会变化,变成我们现在所处的城市的模样,我对《树叶》的设想是既要有过去的感觉,也要有未来的特征,它是另外一个交融的空间。”
  在这个交融的空间里,藏在无处不在的光,发生着蓝与黄的交错。
  “光的颜色变化,喻示着情绪的变化。”马岱姝谈起颜色的设定,“(故事主人翁)没找到树叶前,遍布城市里的光或许光彩夺目,但它是人为的光,是冰冷的;而捡到树叶之后,树叶是生命的光,是温暖的;等到失去树叶,和最后树叶进了树叶工厂,光的颜色亦随之变化。”
  小小的圆形光斑,仿佛更像是夏季里的萤火虫,闪烁着微亮的光芒。
  “可以理解为与萤火虫类似的昆虫,一个冬眠的生命。”她谈到童年的特殊记忆,“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草地里捉昆虫,去找蚱蜢、蜻蜓、甲壳虫,带我观察它们微小而精致的形态,感知自然的奇妙。我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本书和我的记忆、父亲的关联,但回头看,故事里有不少自我经历的投射。”
  


  

树叶去哪儿了?


  秋冬时,城市的路上,总会有吹落满地的树叶,它们将去哪里?
  这个问题一直藏在马岱姝的心里。“有年秋天在上海,原来的法租界很多法国梧桐,每天都有许多树叶落下,地上铺得满满都是,清洁工人把它们装进一个小三轮车,我就想:树叶去哪儿了?”
  在她看来,年年新生的树叶,并非是“当年的树叶”。“树叶、花朵、昆虫等等,这些自然里的微小之物,其实都是转瞬即逝的,容易被我们所忽略。”
  对这一代年轻人而言,城市的飞速变迁中,一个巨大、轰然立起的城市,容易让人丧失对微物之美的关注。而敏感的马岱姝,正是在水泥森林崛起的背景下触发了对那些被遗忘和忽视的弱小的、转瞬即逝的生命的着迷。
  或许,这可以称作光。而光的背后,曾经是无定期的黑暗。
  留学多年的马岱姝,曾经在英国做过一段时间金融工作,但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感觉自己就像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它肯定有自己的输出价值,但我感受不到其间的意义,非常迷茫。”
  这种迷茫,或许在年轻人中并不鲜见,“大家离开家乡,到别的城市,寻找自己的未来,很可能就进入一个庞大系统,你可能会被推着走,但自己并不清楚方向,会面临孤独和迷惘。”
  辞去工作后,她历时两年,每天在书桌旁画八九个小时,画成了近600幅手绘铅笔画。“成都、上海、西班牙,近百只铅笔头”,她有一张照片,盒子里铅笔头码得整整齐齐,都是同种型号,“舍不得扔”。
  铅笔头们,换来的是一枚发光的树叶。
  “如何寻找一种城市间的归属感?我也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正如绘本里的年轻人,捡到了那枚发光的树叶,树叶同人一样,生命是一致的,也许树叶会被忽视,也许我们自己也会被忽视,但我们要找到树叶的光,更要找到自己的光,就如同寻求真我,那个真我就是光。”
  12月初的上海,又是一个冬天。又一次走在原来的法租界路上的她,发现清洁工人把小三轮车上的叶子,装进塑料袋,放上了大卡车。“我忍不住上前,问这些叶子要去哪里,工人说要装船、放到海上,至于再做什么他也不清楚。虽然没问到最后的答案,我只有猜测这树叶可能会送往海洋某个地方,腐化成为养料,完成生命的轮回。”
其他文献
无论是你的健身教练,还是艺术课导师,都会强调思索与自省的重要。什么样的衣装将让我们静下来,体察一年初始的宁静美好,减少毛躁失败的可能?答案是如建筑一样吸纳了所有喧嚣的廓形外套和挺括感的喇叭裙,整洁规律的图案也加深了这种静心感,水彩格子、暖调彩格、彩色条纹、千鸟格与点状格的有序拼接,都在说,这世界变化万千的背后,自有它循环往复的规律在,你不必心焦,也不必懊恼,放下得失心也许结局更美好。  预备绘画 
期刊
著名造型师,与多本国际时尚刊物长期合作,是诸多明星爱用的造型师。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个时尚类节目的专家嘉宾,曾任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第1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第3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第一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等指定造型师,亦是2009年《快乐女生》、 2010《花儿朵朵》等节目的指定主造型师。  坚定自然的眉峰  “在修饰眉型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原有的毛发质感,适中的粗眉无论日常或者隆重
期刊
童趣轮廓清晰的具象印花  具象花朵由Prada的贴花系列开始风靡时装圈,它相对于抽象花朵的概念,专指图形轮廓清晰、辨识度高的印花设计。当我们看到它时,可以准确地解读出其指向的种类,是玫瑰还是雏菊,这种表达让人过目不忘,每一件印花单品仿佛具有生命一般独特存在。山茶——优雅  说到山茶花,我们很难不想到Chanel,它无可厚非地成了这个品牌的招牌花型。从头蔓延到脚,圆片山茶花瓣以规律顺序排列出美丽的层
期刊
春初,我的instagram好友列表上有位朋友在发布照片时加上了这样一句感慨:“一年一度,所有拍猫人都变成了拍花人。”  iPhone使用者对这个名叫instagram(简称ins)的应用程序应该不陌生。大量像我这样不谙摄影技术的普通用户,平时会拍些什么呢?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就是答案。  我最早关注的陌生ins宠友,是个养了只布偶猫的日本人。它性格娴静,大部分照片采用各式卧姿,表情娇憨温柔。在关注了
期刊
为什么大牌护肤品的广告海报不约而同地拍摄的是侧脸美人?当然不是巧合,这其中蕴藏着美丽的奥妙。  侧脸更能够显示轮廓之美。在女明星的照片都无一例外地过度PS后,再好的肤质也很难有说服力。相反,侧面所显示的轮廓之美却更让人信服。  侧脸更有迷人魅力。一张正面直视的照片,在第一眼的震撼后便失去了让人深入琢磨的吸引力,相反,回眸的侧脸却让人感觉到护肤产品之后的精神内核,对于美,究竟应该如何定义?  侧脸之
期刊
欧洲红豆杉不慌不忙的美  近日,英国人在某教堂里发现了一株树龄5000年的欧洲红豆杉,植物学专家激动得为它奉上“欧洲第一神木”的称誉。欧洲红豆杉的年轮细密,木质坚硬,是古代木雕师傅渴求的上品材料。在欧洲大陆,漂亮的红豆杉木曾被用来做欧洲贵族的弓箭、长矛以及其他武器。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树种,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它长得很慢,不过正是这样的慢才带给人类足够的时间,不慌不忙的欣赏它古老而神奇的
期刊
加班,根本停不下来
期刊
新年在望,冬日未央。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总是格外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冬日午后,家人围炉而坐,喁喁私语,窗外有凛冽的风吹得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屋子里一片其乐融融。这样的场景一直是汉字语境里有关幸福的经典诠释。所以,2015年第一期杂志,我们选择的好感生活关键词,是“家”。  什么是家庭,怎样才算一个家?这个关键词若想简单地说,可以简化成一对相爱的人,若想复杂的说,可以繁复成一群相爱的人,最大的
期刊
美国作家、漫画家麦克诺顿说,她工作时会在桌子上放一碗蒜泥面包片,想出好的创意时就奖励自己一点面包片。网上有人由此想去了解其他作家以什么来加油,把找到的答案画成了一组漫画:拜伦喜欢喝醋,主要是为了抑制食欲;普鲁斯特爱喝特浓咖啡;约翰·斯坦贝克喜欢吃冷面包片、喝陈咖啡;狄金森自己烤面包吃;菲茨杰拉德喜欢吃肉罐头和苹果;卡夫卡喜欢喝牛奶;惠特曼早上就要吃生蚝和肉;迈克尔·波兰喝普洱茶;科普作家玛丽·罗奇
期刊
美妆界有这么一个潜规则——那些好用的、经典款的产品,几乎都被粉丝们赋予了亲切的昵称。  神仙水、小黑瓶、小棕瓶、绿泥……除了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外,以下也是有着亲切昵称的真爱!购置了传说中的经典产品,却觉得它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用?它们的独家特色、针对功效和使用方法,你真的了解吗?用错的话很有可能会事倍功半。  胡椒粉  大名:Bobbi Brown芭比·波朗深层洁净润颜颗粒  520元/28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