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活动在幼儿课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开展游戏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更是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幼儿游戏活动能否起到启发指导的作用,也关系到能否使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如何激发幼儿潜能,促进幼儿发展已成为每个幼教工作者的工作重心,这对幼教工作者在游戏活动中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挑战面前需不断学习、探索、实践。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诱导;技巧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在玩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接受学习的过程。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游戏活动也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下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意义
马卡连柯曾说:“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不仅能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周围生活,也能使他们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开发。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正常发育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游戏中幼儿的基本活动,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作为出发点。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并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是游戏活动的重心。
2.游戏能增强幼儿的知识能力
游戏已成为多重教育因素的枢纽,幼儿不仅在游戏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感知能力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也能在游戏中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幼儿会在游戏中进行观察、比较、探索与验证,这个过程中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惊喜,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3.游戏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
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主要活动,成了他们加强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会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他们逐渐主动接触同伴的愿意性。
4.游戏能使幼儿良好的情感得到提高
幼儿作为情绪的主体同时他们也是游戏的主体,这导致他们在参加游戏时充斥着一定的情绪在内。游戏情境的改变会促使他们的情绪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牵制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因此游戏活动中的各种假设情境会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各种情感。这对他们以后的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幼儿游戏指导所遇到的瓶颈
1.法规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既是国家法规的重点也是方针政策上的重点,但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状况遇到了巨大的问题,使幼儿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游戏不但没有成为幼儿课程的基础内容,其地位在幼儿园反而有所动摇。
归根结底,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被动摇是由国家幼教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游戏”的规定在幼教工作者中仍得不到足够的认识、透彻的理解、大力的贯彻、全面的落实所造成的。
2.课程教学与游戏之间没有确立明确的联系
游戏作为幼儿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有理由被视为幼儿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幼儿游戏开展的经验及做法的推广应成为工作的重心。“游戏”要向幼儿教育“五个领域”靠拢,以幼儿教育智力与体能并重、保育与教育结合作为工作原则,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够做到以《规程》中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准则。虽然如今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已经将“五个领域”当做重要的部分,但游戏活动的研究工作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幼儿园逐渐注重于拼音、识字、计算等方面的教学,幼儿所面临的逐渐变成了学业知识、技能的灌输和训练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承受着原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承受的巨大压力。
3.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无法正常展开
由于多数幼儿教师在指导活动技能方面存在缺乏,导致了活动的质量较低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未能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处于安全上的考虑,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责任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往往会实施“圈养”保育。甚至有教师用上课取代了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时间,造成的结果是课业压力取代了幼儿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本应拥有的各种类型的自由游戲被“五个领域”所代替。游戏的“基本活动”得不到到位的开展,无形中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逐步加强对游戏教学的重视程度,以起到有效地制止幼儿游戏教育中所充斥的思想不端正,法规、方针落实不到位,课程教学与游戏摆位不正确等各种问题的作用。
三、当今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游戏的诱导及其策略
1.鼓励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
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相关,它增强了幼儿进行自由探索与大胆想象的能力。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如果幼儿能做到主动努力去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使游戏不被间断,这势必会启蒙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游戏时要善于抓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和养成其更自主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时机,并善于促进与保持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2.注重养成幼儿的独立性,适时给予激励
适合幼儿的游戏,能让幼儿更愉悦地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提高幼儿投入游戏的热情及在游戏中的探索与创造性,这有利于幼儿通过对自身力量的体验来满足自身的心理。另外,若教师能在幼儿进行游戏时适时给予积极的激励,不仅能加深幼儿的独立意识,也能满足幼儿的自豪感;反之,若教师给予的是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到游戏的进展,也会降低幼儿进行游戏的热情。
3.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游戏伙伴
游戏的成功与顺利达到游戏目标的关键是游戏环境,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幼儿熟悉游戏环境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能使游戏环境更具色彩性的游戏材料,不仅提高了幼儿尝试新的游戏玩法的热情,同时也起到游戏更有趣的作用。此外,将游戏材料在活动区重叠摆放也能起到丰富幼儿游戏情节的作用。对此,作为游戏发起者的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主想象力,想方设法构建和创设各种不同角色的游戏环境。此外,游戏小组之间的交换也是丰富游戏情节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结伴玩耍是最常见的一种幼儿游戏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幼儿形成单一的游戏思维方式,若幼儿长期结伴玩耍,对幼儿个性的发展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组织角色游戏时,教师必须注重对游戏小组适时进行重新组合,为幼儿更换不同的游戏伙伴,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懂得游戏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需以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作为他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时要跟上幼教观念前进的步伐,为幼儿提供新的富有活力的游戏,在游戏中逐步全面提高幼儿的德、智、体、美、劳。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诱导;技巧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在玩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接受学习的过程。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游戏活动也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下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们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意义
马卡连柯曾说:“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不仅能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周围生活,也能使他们的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开发。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正常发育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游戏中幼儿的基本活动,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作为出发点。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并满足幼儿身心发展是游戏活动的重心。
2.游戏能增强幼儿的知识能力
游戏已成为多重教育因素的枢纽,幼儿不仅在游戏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感知能力等多方面的认知能力,也能在游戏中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幼儿会在游戏中进行观察、比较、探索与验证,这个过程中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惊喜,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3.游戏能不断提高幼儿的社会能力
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主要活动,成了他们加强互相交往的最好方式。它会增强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他们逐渐主动接触同伴的愿意性。
4.游戏能使幼儿良好的情感得到提高
幼儿作为情绪的主体同时他们也是游戏的主体,这导致他们在参加游戏时充斥着一定的情绪在内。游戏情境的改变会促使他们的情绪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牵制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因此游戏活动中的各种假设情境会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各种情感。这对他们以后的情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教育中幼儿游戏指导所遇到的瓶颈
1.法规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既是国家法规的重点也是方针政策上的重点,但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的状况遇到了巨大的问题,使幼儿课程改革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游戏不但没有成为幼儿课程的基础内容,其地位在幼儿园反而有所动摇。
归根结底,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被动摇是由国家幼教的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游戏”的规定在幼教工作者中仍得不到足够的认识、透彻的理解、大力的贯彻、全面的落实所造成的。
2.课程教学与游戏之间没有确立明确的联系
游戏作为幼儿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有理由被视为幼儿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幼儿游戏开展的经验及做法的推广应成为工作的重心。“游戏”要向幼儿教育“五个领域”靠拢,以幼儿教育智力与体能并重、保育与教育结合作为工作原则,在各项活动中都能够做到以《规程》中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为准则。虽然如今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已经将“五个领域”当做重要的部分,但游戏活动的研究工作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幼儿园逐渐注重于拼音、识字、计算等方面的教学,幼儿所面临的逐渐变成了学业知识、技能的灌输和训练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承受着原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应承受的巨大压力。
3.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无法正常展开
由于多数幼儿教师在指导活动技能方面存在缺乏,导致了活动的质量较低的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未能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自由活动的机会。另外,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时处于安全上的考虑,担心幼儿的安全问题,为了避免“责任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往往会实施“圈养”保育。甚至有教师用上课取代了基本活动、区域活动时间,造成的结果是课业压力取代了幼儿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本应拥有的各种类型的自由游戲被“五个领域”所代替。游戏的“基本活动”得不到到位的开展,无形中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逐步加强对游戏教学的重视程度,以起到有效地制止幼儿游戏教育中所充斥的思想不端正,法规、方针落实不到位,课程教学与游戏摆位不正确等各种问题的作用。
三、当今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游戏的诱导及其策略
1.鼓励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
游戏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密切相关,它增强了幼儿进行自由探索与大胆想象的能力。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如果幼儿能做到主动努力去思考、探索并解决问题使游戏不被间断,这势必会启蒙和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展开游戏时要善于抓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发挥和养成其更自主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时机,并善于促进与保持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2.注重养成幼儿的独立性,适时给予激励
适合幼儿的游戏,能让幼儿更愉悦地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提高幼儿投入游戏的热情及在游戏中的探索与创造性,这有利于幼儿通过对自身力量的体验来满足自身的心理。另外,若教师能在幼儿进行游戏时适时给予积极的激励,不仅能加深幼儿的独立意识,也能满足幼儿的自豪感;反之,若教师给予的是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仅影响到游戏的进展,也会降低幼儿进行游戏的热情。
3.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游戏伙伴
游戏的成功与顺利达到游戏目标的关键是游戏环境,而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幼儿熟悉游戏环境后,在此基础上加入能使游戏环境更具色彩性的游戏材料,不仅提高了幼儿尝试新的游戏玩法的热情,同时也起到游戏更有趣的作用。此外,将游戏材料在活动区重叠摆放也能起到丰富幼儿游戏情节的作用。对此,作为游戏发起者的教师要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自主想象力,想方设法构建和创设各种不同角色的游戏环境。此外,游戏小组之间的交换也是丰富游戏情节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结伴玩耍是最常见的一种幼儿游戏方式,这种方式会使幼儿形成单一的游戏思维方式,若幼儿长期结伴玩耍,对幼儿个性的发展造成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组织角色游戏时,教师必须注重对游戏小组适时进行重新组合,为幼儿更换不同的游戏伙伴,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懂得游戏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教师需以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作为他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时要跟上幼教观念前进的步伐,为幼儿提供新的富有活力的游戏,在游戏中逐步全面提高幼儿的德、智、体、美、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