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8日,检索所有关于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文献,试验组患者给予安罗替尼或者安罗替尼联合常规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资料提取及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695例NSCLC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1.68,95%置信区间:1.08~2.60,P=0.02);试验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27、0.71,95%置信区间:0.22~0.32、0.59~0.85,均P<0.05);试验组高血压和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2组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Ⅲ~Ⅳ级咯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7、0.05、0.30).结论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其发生高血压及腹泻的风险较高,其他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及Ⅲ~Ⅳ级咯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患者总体耐受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联合检测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无线通信、嵌入式微系统和传感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低功耗多功能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使在微小体积内可以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功能的系统。而无线传感器网络(w
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学习、工作地点的越来越倾向于集中化,人们的就餐地点往往选择学校、公司的提供大型餐饮机构。如今人们越来越关心饮食健康问题,如何有效的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雷达体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雷达系统结合了多信号技术和阵列技术,主要利用空间分集技术对抗目标RCS (radar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要求路由器必须不断地提高内部交换能力。交换结构和调度算法作为高性能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核心技术,其性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路由交换设备的性能。三级交换
目的 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观察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对重症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