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架设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桥梁

来源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然而城镇化也带来了城市粗放式发展、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严重破损、粮食食品安全、社会秩序混乱等关乎人类生存的严峻挑战,寻找城市与农村平衡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公众饮食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消费偏好等方面进行分析,努力探索农村支持城市与城市反哺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模式。文章提出了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切入口的城市支持农业发展模式,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文化的传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遗产地特色景观旅游等都是农村对城市发展的弥补;另外,利用城市充足的资金支持、成熟的制度保障以及现代的科技支撑,对农村地区进行“反哺”,最终一定可以达到城市生态化、乡村田园化的和谐。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经营理念,如何使其深入人心,在基层生根发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落地生根的可行性、重要性及如何落
乡村文化遗产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正确的保护可以增强社区认同感。本文通过对生态博物馆建设等问题进行探索,试图寻找到适合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文章首先梳理了生态
空气质量和气象信息数据共享,联合预警预报重污染天气……昨天,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和河南省气象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就合力应对河南雾霾天气达成一致.双方合作后,今年有望预报
本文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特别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和国家计划实施之下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
近些年,我国工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废水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
近年来,包括韩国、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不断增加,且未来仍将会呈持续增加态势。因此,对遗产地尤其是韩国境内遗产地的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为
期刊
一、背景介绍rn《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但在以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一次函数(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