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通胀中的经营主动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胀影响你我他
  
  1、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通胀持续居高不下,会压制消费者需求。多数消费者要先把基础生活费留住,能少吃就少吃,能少喝就少喝。通胀不可怕,可怕的是消费者心里产生负面预期。于是市场会出现结构性调整,必需品由于政府的补贴,调整可能趋缓,而一些价格比较敏感的产品受冲击大,往年的消费旺季如今淡了下来,尤其是奢侈品,影响明显。
  另外,如果人民币对美金超过6.5,那么大部分出口型企业很难维持现在的规模,巨大的产能肯定要找地方释放。而很多外资企业都不约而同计划进入中国市场,这势必会加大市场的竞争力度。
  
  2、对行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经销商是平时吃饭,旺季吃肉,到了旺季,谁兜里有钱,谁就能更大限度地享受厂家的优惠政策。但是现在到了旺季,银根紧缩、利率提高,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再加上价格普遍上涨,将影响很多产业的政策调整。
  
  3、对终端的影响。
  消费者掏钱更谨慎了,想保证销量,就要做大力度的促销和服务,这需要更多的营销投入。而零售商成本上升,他们会利用在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毫不客气地把成本转移给上游供应商。
  
  4、对经销商的影响。
  大部分企业涨不涨价是消费者说了算,经销商先涨价,涨好了都挣钱,涨不好经销商要买单。
  很多厂家把经销商武装成区域市场运作的主体,管理区域市场,维护终端网络,甚至要参与、承担部分市场推广的职能,于是经销商的经营费用上升,如果没有市场效果,经营风险很大。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1、立足区域,精耕细作。
  把家门口的生意做好,要有一块根据地、一块口粮田。跟农民一样,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2、合理定位,目标聚集。
  选择转型。要么零售渠道做得好,要么外部渠道做得好,要么直销渠道做得好,别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做透。
  
  3、协同上游,巩固地位。
  大树底下好乘凉,在动荡年代,谁找到优秀的厂家,谁的生存概率最大。经销商一定是伴随品牌的崛起而崛起。你手上有这种品牌,要牢牢抓住,今年不挣钱可以忍受,但是失去了代理权、失去了地盘,你就麻烦了。
  
  4、增值服务,夯实网络。
  当下游客户和上游厂家的利益不能同时保障时,我选择谁?回答是:宁愿得罪上游,不能得罪下游。得罪了下游,没有了网络,厂家要你干什么?所以要用增值服务维护终端。
  
  5、量利结合,灵活经营。
  充分整合厂家的资源,为下游客户服务,充分利用市场地位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灵活经营,获得盈利的空间。结合当地的人脉、网络结构、配送就近的优势,要非常灵活。
  
  6、聚集人才,优化惯例。
  微利时代就是要有效率,同样100万,能不能多周转一次?同样的配送车辆,能不能多配送几个门店?
  
  7、经营思路要转型。
  首先,要从竞争导向转到顾客导向。以前就是简单比拼谁的价格低。竞争对手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结果谁都不挣钱。要找到真正的消费者在哪里,这样你的产品组合、终端服务会有很大的提升。
  其次,要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学会卖高价格的产品。
  最后,从投机导向到能力导向。2008年是新产品运作最困难的一年,各种媒体的主流声音非常强,没有办法在区域上造势,新品牌运作很困难,接新品牌的经销商要小心一点,不要做投机。
其他文献
在一个正常社会中,不论什么原因,抄袭都是不对的,应该受到谴责。为什么曾颖的维权会遭遇如此尴尬,有那么多人对抄袭者表示同情?  作为一名作家,我对于文字作品的维权是比较敏感的,对于曾颖的感受也很理解。但对这一事件引发的反馈,我却另有看法,这绝不单单是道德水准的问题。  我曾去过很多学校与同学、老师交流,交流之余特别喜欢看教室里的课桌。调皮的孩子们在桌上涂满了蜡笔、铅笔、钢笔等描画的线条和文字,我将它
有一个男人穿着昂贵的西装,戴着一预棒球帽走进一座城市郊外的教堂里。他刚刚坐下,在门口的服侍人员就走过来,谨慎地对他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说:“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不让戴帽子。”这位衣冠楚楚的先生点了点头,但是他并没有摘下帽子。  几分钟以后,一名教堂里的管事人员走了过来。让他摘下帽子,他又点了点头。那位教堂里的管事人员走开了,他依然没有摘下帽子。  在做礼拜之前,牧师来了。笑着和他握握手,然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