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 培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8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53-01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
  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北京2008年5月2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其他文献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农业财政方面的投入政策的健全能够极大地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财政对于新农村的建设而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目前
在存贷利差缩小的形势下,银行应充分依靠自身在资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通过与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数据显示,2015年三季度的最新数据显示,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已经缩减至不足1%,与利润负增长仅有一线之差。在此前的2011~2014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3%、19%、14.5%和9.65%。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下滑趋势短时间内似乎难以逆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开放性问题以它特有的魅力,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通过对问题的开放,培养学生善问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大多的拘泥于学答,少有自主的问题意识,没有提问题的习惯,即使能提出一、两个问题,价值也不大。但是善于提问、敢于质疑是学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龙形水系为人工水景,水系总长2.7km,水面面积16.5hm2,蓄水量18万m3,以再生水作为主要水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水质保持、雨水的控制与利用成为落实“绿色
结合青岛新机场高速与新机场进场路连接线工程实例,指出了工程施工难度高,交叉作业工序多,其中青岛新机场南快速高架路与济青高铁及地铁8号线为跨线施工.重点介绍了架梁施工
轮对是铁路货运车辆最重要的运行部件和承重部件,轮对的故障将严重影响货运安全.本文分析了轮对的故障机理和故障模式,阐述了轮对故障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对比分析了轮对检测
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走出去即是指带动技术
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小学小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融洽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关系,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策划的散乱性、学生参与的不均性、关系处理的失衡性等问题,致使小组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造成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那么,怎样才
目的 分析经右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先天性心脏“左侧”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经右腋下小切口开胸矫治心脏“左侧”畸形88例,年龄为8个月 ~31岁,平均(4.
我国近几年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非常积极,每个地区的市政道路工程都在不断的增加,如今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