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加入了“中国”元素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承载着民族责任,更加执着地为传播信息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而努力着。过去一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在教育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大力指导下,在各位顾问和编委的大力协助下,在热心作者、读者的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回望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共刊发论文358篇,作者覆盖教育部相关司局和各级省市区县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大学校长、教务处处长、信息中心主任、一线教师等,从不同阶层、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建设及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充分总结了各省市区县、各大学教育信息化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为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篇篇来稿,无不体现着广大作者爱技术、学技术、用技术的拳拳赤诚:王键副厅长对《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的真知灼见仍让我们记忆犹新;陈俊良教授的《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的考问仍在我们耳边响彻;《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水平调查研究》在网络上刊发后的高点击率仍让我们激动不已……
回望2007,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者分享大会的成果,我们在2007年7期杂志上,以全彩21页篇幅图文并茂地对此次大会的盛况做了报道,对领导、专家以及典型代表的发言摘其精华刊发。
回望2007,640余位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优秀专家陆续进入“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为了充分展现每位专家的风采,我们在每期杂志的后两页,以不同于黑白内文的彩页形式开辟了“专家风采”栏目,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每位专家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特长。
回望2007,我刊紧密跟踪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的发展动态,及时向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同时,本刊还推出了中国人才就业类网站排行榜,促进了社会就业类网站和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建设。
回望2007,为了更好地展示教育部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本刊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指导下,开办了“教育部与跨国公司合作专栏”,对甲骨文、微软、IBM、惠普等全球著名IT企业在人才培训储备战略、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企业对教育的投入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为各跨国IT公司及中国的产业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教育提供了宣传展示的平台。
面对一年来的成绩,我们在兴奋感动之余,更想说的话是感谢!感谢关心和支持《中国教育信息化》成长的各级领导、专家、各理事单位及其代表、广大作者和读者!你们的热诚与关爱,是我们成长的源动力!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教育部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和努力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大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力度,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推动落实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金教工程”,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有了方向就有了抓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精神,紧密跟踪报道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广泛宣传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成果,更加及时地为广大教育信息化建设者提供宏观规划、解决方案、技术视点……
网络无边界,服务无止境。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需要、也只能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中国教育信息化》愿一如既往地和决策者、专家、一线教师以及IT厂商们携手并肩,共同为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和谐健康发展服务!
本刊编辑部
回望2007,《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共刊发论文358篇,作者覆盖教育部相关司局和各级省市区县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大学校长、教务处处长、信息中心主任、一线教师等,从不同阶层、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在建设及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充分总结了各省市区县、各大学教育信息化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为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篇篇来稿,无不体现着广大作者爱技术、学技术、用技术的拳拳赤诚:王键副厅长对《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的真知灼见仍让我们记忆犹新;陈俊良教授的《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的考问仍在我们耳边响彻;《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水平调查研究》在网络上刊发后的高点击率仍让我们激动不已……
回望2007,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者分享大会的成果,我们在2007年7期杂志上,以全彩21页篇幅图文并茂地对此次大会的盛况做了报道,对领导、专家以及典型代表的发言摘其精华刊发。
回望2007,640余位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优秀专家陆续进入“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为了充分展现每位专家的风采,我们在每期杂志的后两页,以不同于黑白内文的彩页形式开辟了“专家风采”栏目,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每位专家的背景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工作特长。
回望2007,我刊紧密跟踪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的发展动态,及时向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关信息。同时,本刊还推出了中国人才就业类网站排行榜,促进了社会就业类网站和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站的建设。
回望2007,为了更好地展示教育部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本刊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的指导下,开办了“教育部与跨国公司合作专栏”,对甲骨文、微软、IBM、惠普等全球著名IT企业在人才培训储备战略、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企业对教育的投入方面进行了深入报道,为各跨国IT公司及中国的产业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教育提供了宣传展示的平台。
面对一年来的成绩,我们在兴奋感动之余,更想说的话是感谢!感谢关心和支持《中国教育信息化》成长的各级领导、专家、各理事单位及其代表、广大作者和读者!你们的热诚与关爱,是我们成长的源动力!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教育部在200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和努力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大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力度,完善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推动落实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金教工程”,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有了方向就有了抓手,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精神,紧密跟踪报道教育信息化热点问题,广泛宣传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经验成果,更加及时地为广大教育信息化建设者提供宏观规划、解决方案、技术视点……
网络无边界,服务无止境。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需要、也只能在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中国教育信息化》愿一如既往地和决策者、专家、一线教师以及IT厂商们携手并肩,共同为推进中国教育信息化和谐健康发展服务!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