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传播中的英译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医是青藏高原上有着悠久历史和实践的独特医学。目前藏医在国内甚至在国外都有一定范围的发展和传播。传播必然涉及到翻译的问题。翻译是藏医传播的根本途径。笔者经过阅览多篇与藏医发展和翻译相关的文献后,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整理,了解到目前藏医英译的现状和欠缺的领域,并提出拙见。
  关键词:藏医发展;藏医英译;传播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33-02
  0引言
  自从西藏民主改革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藏区的藏医迅速发展起来,从起初的简陋、各种医疗设备条件差、不成规模的状况,发展到现在比较正规,集藏医、教育、天文历算于一体,较完善的综合性藏医体系。全国各个藏区也相继成立有一定规模,系统相对完善的藏医院。目前藏医在国内甚至在国外都有一定范围的传播。说到传播,必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科学技术传播,都离不开翻译,翻译是传播的根本途径。本人阅览和分析了藏医相关的一些文献,藏医行业发展的前景和藏医翻译领域还有很多研究的空间。
  1藏医简介
  藏医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有不同的了解。就好比中医,蒙医等,可能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产生误解,甚至质疑藏医的功效。那么藏医是什么,在这里需要简单概述一下:
  首先,藏医最早发源于西藏的象雄文明时期,至于象雄,是指现在的西藏西部阿里的普兰县周围。这个地方也是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发源地。而苯教是西藏最远古宗教。它崇尚大自然,苯教有种说法,即大自然的任何物质都包含土、水、东风、火四种东西。藏医的发源与苯教有着一定的关联。传说中苯教的创始人辛绕米沃就是一名藏医。在他的一些著作中也有藏医的内容,比如《藏医九显论》。
  其次,藏医中最重要的几个元素有“(rlung)”,“(mkris-pa)”,“ (bad-kan)”三个。人的身体的任何疾病都与这几个元素离不开关系。其中“(rlung) ”主要是指人身体的气血方面,“(mkris-pa)”指消化系统,“(bad-kan)”是指人的体格,液体等。藏医诊断时,一般情况下医生就会指出人的身体由于哪一种元素出现的问题而引起各种症状或者疾病。
  藏医诊断常见的方式有把脉,晨尿等。通过这种方式诊断出病因、病根。藏医比较有特色的治疗方式有放血,药熏,药浴等。并且在2年前,藏医药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可见国家对藏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粗略的知识点,藏医还有很多重要的典籍,比如注著名的《四部医典》“rgyud-bzhi”。藏医除了治疗医学之外,还包括一个很重要领域,那就是天文历算。藏族的天文历算也是曾经被国务院列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里。这方面就不进行详细介绍。
  2文献基本情況
  阅读了多篇有关藏医的文献,涉及到一些藏医的历史、发展和外译传播等问题。其中16篇中文和4篇英文。关于藏医发展和传承的研究有7篇;藏医来源和历史的研究2篇;藏医医生的报导1篇;藏医翻译的研究2篇;藏医英译术语和语料库的研究2篇;藏医学术主题报告1篇;藏医与英语教学的研究1篇;藏医传播路径研究1篇;外语文献4篇。现简单分析和概括以下这些文献:
  3简单概括文献
  (1)在阅览了这么多文献之后,发现篇幅最多的是有关藏医发展状况的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综述的是藏医的发源和发展历史概况,大致可以分为较为突出的几个阶段:从吐蕃时期开始,到西藏和平解放前,再到和平解放后。在国家大力的扶持政策下,藏医得到了迅速发展,规模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藏医教育体系也开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为突出的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几十年期间藏医的发展,藏区藏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藏医人才。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2)藏医来源和历史的研究2篇文章,其中汤杏林的《略论“藏医外来说”是外来的杜撰》,主要论证了藏医的起源,还考证了藏医经典《四部医典》并非印度阿尤吠陀医学的译本,所谓“藏医外来”的说法只是一种没有理论依据的外来的说法[1]。
  (3)两篇有关藏医翻译的研究文献,索朗德吉的《浅谈藏医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文中主要分析了藏医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藏医翻译的问题较为突出,比如藏医术语,药名和医学理论汉译[2]。罗秉芬和容观澳的《古代藏医文献书名汉、英文翻译中的体会》文中提到参加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藏医古籍整理与信息化平台建设”科技基础性专项工作,在编纂 《全国藏医药古籍名录》一书时遇到的翻译问题的困难。此文献最有值得一提的是以下几点:
  藏医古籍藏文名称的构成;
  藏文古籍书名一般都是包含“实名”和“喻名”两个部分。比如《四部医典注释·利众伏宝》“
  ”,其中“”是实名,“”是喻名。我们看到的书目中大多数只有“实名”,并没有“喻名”,或者只有“喻名”没有“实名”[3]。所以出现了这种名字不全的译文。
  藏医药古籍书名英文翻译的问题;
  关于古印度人名的翻译,藏、蒙、汉族人名翻译,由于藏区各地方音的发音差异较大,藏文人名地名汉译会出现很多音译偏差。比如常见的藏族人名 “”,在卫藏地区大部分汉译为“索朗”,而有些康区则译为“斯朗”。这种名字英译的问题,除了较常见的按照藏语的发音英译,还有遵循藏文拼写的规律转换成罗马字母(转换的情况下,如果不识藏文,就没办法辨识藏文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而目前没有官方指定的英译办法。
  这些还只是藏医翻译当中的冰山一角。因为本身藏医是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
  (4)一篇关于藏医传播途径的研究,作者分析了藏医传播的现状以及问题,并提出可以借助目前流行的新兴媒体的手段,进行宣传和传播,更能让大众了解到藏医,也是对藏医传播的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建议,这种方法尤其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藏医。
  (5)外语文献中比较有特点的是TIBETAN MED-ICINE ANCIENT CHINESE HEALING TO REJU-VENATE MIND, BODY, AND SOUL The Healthy Reader一文,不仅用英文介绍了藏医,而且罗列了一系列比较常见的藏医疾病名称以及临床治疗相关的术语,并且阐释了每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
  4藏医发展和传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文献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是藏医的发展问题,二是藏医传播过程翻译的问题。得出结论,近年来藏医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在国外也有传播。但是同时也在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本人更关注的藏医的英译研究领域的现状。
  虽然藏医的外文翻译也有很多其他语言的形式,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英文翻译,毕竟英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更为广泛。所以要做好藏医在国外的传播,英译的工作尤为重要。以目前的情形来看,藏医英译虽然有一段时间的背景。但是也存在一个三语互译的问题。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把藏文译为汉文,最后又由汉文译成英文。在这种三语转换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异,甚至理解偏差等现象。
  5结语
  经过分析发现,藏医传播工作急需更加正规和权威的翻译。目前藏医研究传播过中,英译的工作比较分散,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团队负责这项工作。藏医外译方面的研究比率非常少,研究空间很大。笔者在此提出拙见,如果相关部门支持,成立专业性强的翻译团队,培养专门人才,组建专业的藏医医学和翻译团队联合进行外语翻译,可以给藏医的传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以便让各国人民能了解到中国医学的强大力量。因为医学的传播也是为民造福。
  参考文献
  [1]汤杏林.略论“藏医外来说”是外来的杜撰[J].课程教育研究,2012(6):22-23.
  [2]索朗德吉.浅谈藏医药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西藏科技,2015(2):15-17.
  [3]罗秉芬,容观澳.古代藏医文献书名汉、英文翻译中的体会[J].民族翻译,2014(2):32-39.
  (责编:赵露)
其他文献
在影视作品与人们的习惯认识中,“少帅”就是专指张学良。许多人以为称张学良为“少帅”是敬称,这是误解。  称张学良为“少帅”,自然是因为他的父亲张作霖有“大帅”之称。其实,北洋军阀时代,最高的军衔是上将,并无元帅。如张学良1926年6月2日给张作霖的电报称“盛京上将军钧鉴”。为尊敬对方,军阀之间以“帅”相称是经常的,如张学良在电报中称吴佩孚为吴玉帅,阎锡山为阎百帅,孙传芳为孙馨帅,褚玉璞为褚蕴帅。 
摘要:听力教学是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外语语感,对学生外语交流能力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对外语听力教学重要性的分析,更加深化了高校语音室建设的必要性,并且在语音室对外语听力教学影响的深入研究中,得出相关的影响内容,包括丰富了外语教学手段、营造了动态的听说环境、听力教学更加普适性等,基于这个基础对高校语音室建设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语音室;外语
1932年5月9日下午,在江西瑞金城西一个叫东坑村的山岗上,一队穿着红军服装的军人将一名浑身颤抖、被五花大绑的男子押解到一处刚挖开的沙坑旁。3时整,随着一声枪响,这名男子往后一仰滚落到沙坑中。清脆的枪声划过江西瑞金上空,震撼整个苏区,这便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的“惩腐第一枪”,这名男子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打掉的第一只“老虎”。  此人名叫谢步升,系江西瑞金九区叶坪乡人,共产党员,原任叶坪村苏维埃
斯达汉诺夫曾是苏联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一个被写入史册的典型。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记载:“这个运动之所以称为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因为发起者是中央伊尔敏诺矿井(顿巴斯)的采煤工人阿列克塞·斯达汉诺夫。”斯达汉诺夫为何如此受人关注呢?  斯达汉诺夫是一名普通煤矿工人,1935年8月31日在一班工作时间里采煤102吨,超过普通定额13倍,打破了世界的煤矿采掘纪录。这引起了轰动,他从此开始得到苏联
1962年11月份,我在湖南株洲航空工业学校毕业。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湖南隆回县的老百姓大多过着粮食低指标,以瓜菜代粮的“苦日子”。那时,国家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我们学校也不例外,都没分配工作,学生全部下放回家。  我到家时,公共食堂早已解散,家里生活十分清苦。转眼到了1963年农历二月份,航校同学廖云干见我在家没事干,于是答应让我跟他去黔阳 (1997年,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
吾国之奇辱,莫五九国耻(1915年5月9日,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经过与日本长达105天的谈判和周旋之后,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中的十二条内容之事件。条约签订后,袁世凯亲书两道密谕,要各省文武长官勿忘签约的5月9日为国耻日,密谕号召“凡百职司,日以‘亡国灭种’四字悬诸心目”,“申儆人民,忍辱负重”)。年年闹国耻纪念,已闹了好几年了。但是大家都当作佳节一般,及时行乐,不想个雪耻之道。大约中国一
1972年,蒋经国成功当选为台湾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蒋经国迫切想干出一番成就来。当时,台湾社会奢靡之风盛行,造成了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于是,蒋经国决定从台湾人铺张餐饮的陋习开刀,狠狠刹一刹社会上的奢侈之风。没多久,他就颁布政令,一面严禁公私餐饮浪费,一面在公私宴请中大力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一桌十人的就餐标准。  一段时间之后,台湾人的奢靡之风果然有所收敛,蒋经国满心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向苏联发动闪电战,苏军仓促应战,接连丧师失地。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避免被德军围歼,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在统帅部作战会议上力主放弃基辅,将西南方面军后撤到第聂伯河东岸。但斯大林坚持要在基辅与德军决一死战,并与朱可夫发生激烈争吵。  参会的苏军高级将领谁也不敢为朱可夫求情。因为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容不得半点儿反对意见,得罪他的下场,不是立刻被拉出去枪毙,就是流
摘要:教育系统是人口比例最大和人员聚集最集中的系统,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开学之时,广大师生从全国、全区各地汇集到学校,尤其是高校学生跨省流动数量大,时间集中,感染传染风险大。我院作为全区面向全国招生省份最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师生安全返校责任重大。开学之后,无论是上课、用餐、住宿,人员都将高度密集,不可控因素劇增。在有限的学习生活空间里,人员如此密集,一旦病
摘要: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传统“思政课程”所面临的“孤军作战”的困境,“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发挥不同学科的共同育人功能,形成德智并举的效果,必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有效转化。本文以《西班牙国家概况》课程为例,把握“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明确其科学内涵,结合课程实际教学效果,探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西班牙国家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