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一人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法艺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不但有着可贵的欣赏珍藏价值,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功效。尤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加强,这将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重要使命。本文试从我们对语文课中的书法(写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作一定的探讨。并结合平时语文教学中的浅薄见解,就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渗透爱国思想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从而体现书法(写字)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书法 爱国主义 德育力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05-01
  一、在中小学教育中书法教学的德育扮演怎样的角色
  自古有:书品即人品之说。即可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诸多当代学者称,“中国的强大,无一不跟这方块字有关”。
  当今社会上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各种培训机构中的书法课都是方兴未艾、穷途末路。究其何因?或许这正映照了“乱教育,失本真”这一道理。这跟我们教育工作者对书法德育功能的认识不足有着密切关系。教育工作重心在于培养的发展学生的人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探求真理的渴望,去弘扬学校和社会的精神。
  二、书法教学渗透在语文课中的德育力量
  (一)通过书法教学,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随着汉字的逐步演变,书法也随之发展。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祖宗从结绳刻木记事到汉字五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倾注了自己无数的辛劳与汗水,才创造了我们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认识我们民族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加强对祖国的文化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通过书法教学,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为了让学生领会“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深刻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书法历史长河中的范例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之领悟。如:中国历代著名的书法大家,唐代颜真卿威武不屈,以死明志千古恨,最终以身殉职。而“颜体的结构方正慎密,笔画横细竖粗,笔法刚劲有力……这正乃颜大师一身正气的精彩写照。同样作为书法大师的柳公权为人正直,当明穆宗皇帝朱载垕问其如何将书法写好时,柳公权对曰:“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他认为学习书法须将为人处事、道德修养摆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书法的精髓。
  (三)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学书法阶段,一定会感到枯燥、乏味且无趣。因此,学生很容易对其产生厌倦之情,久而久之,浮光掠影般过过场,甚至半途而废,放弃学习。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学习、做事容易走神,如果忽视培养他们的专注精神,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学习和办事的效果。我发现我班学生大部分学生书写习惯不是特别好,总是将头埋得很低很低,并且弯腰驼背,因此,近视的同学特别多,纵使我百般唠叨、板书提醒也无济于事。针对以上现象,也为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我特地调整了一周的课程安排了一节写字课。
  (四)通过书法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学期我班有一位新来的插班生,学习十分困难。当我第一次翻开他的作业本,发现:无一页纸张是无损的,所做的数学题能见度只能定格在“红叉叉”上。几堂课下来,我还发现他的语文基础差得可悲,作文往往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对马嘴,句不成句,词不达意。但自从我安排了书法(写字)课,之后又组织了两三次书法比赛,他的表现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赛前,我给他们讲解了写字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当评比作品时,我惊讶地发现他的字虽算不上多出彩,但基于他的根底,真不赖!字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每个字都显示着他精心的书写。在评奖后,我特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给他颁发了“书法潜力之星”证书。拿到在校的第一张奖状后,他快乐地像个小精灵似的。
  (五)通过书法教学,引领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形象体验
  几千年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世界历史宝库中的一朵阆苑仙葩,它不仅体现了祖先的伟大创造力和过人才智,同时也极大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民族气节。在教学中,我们让孩子欣赏字帖时,要引导孩子欣赏字体结构的同时,还需渗透书法的内容,去深刻欣赏品味作品——如“歌颂祖国的赞美诗”,“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度化众生的佛理悲咒,亦或是经久传诵的名言佳句等等,这些作品大都言语精简,意味深远。其中记载着上至秦汉,下至明清的历史变迁 上至朝廷,下及草野的复杂官场 上至高官达贵,下至贫民百姓、三教九流的芸芸众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形象体验。
  (六)通过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鲁迅先生在《汉文字纲要》中提出中国汉字的三种美:“今之文字形声较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象形为本,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此前已提及张怀谨在《书议》中,把书法艺术称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美,给人以隽永的美的享受。
  三、书写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切忌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一)如何提高笔墨技巧?
  清代著名书法家周星莲说过:“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的确,模仿是人类一切学习的开端,然后才是创新。因此学习书法应从最基层的临摹开始。然后就是坚持“持之以很”这条法则,来提高笔墨技巧。正如梁章钜《学字》所说“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
  (二)临帖应注意哪些问题?
  临帖前认真读帖、悟帖,才能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临摹的心态:“书者,抒也。”写字的关键就是要平和、切莫急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临完后,便可与原帖做比较,多思考,反复练习。慢慢地,你的书写水平已悄然迈进一步。
  大师们的创作更是精彩纷呈,风格迥异。其诗文酣畅浑厚,笔走龙蛇 其笔势雄健洒脱、绰约多姿。这般洒脱之风,使书写带上了强烈的艺术色彩和人性的七情六欲。陶醉其间,领略其人物气节,迥异韵味,情趣生活,追求想往……这样一种观之激人感奋,聊以励精自慰的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人”字简单而又复杂。想要一撇一捺书写完美人生,贵在学生的持之以恒,重在教师将书法教学的合理运用,与德育有机结合,这样方可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真正培养出既有高雅艺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全方面人才!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学习名言》.
其他文献
【摘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呼唤语文课堂由教课文转向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语言运用 语文素养 真味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80-02  一、有感于贾志敏  当78岁高龄的特级教师贾志敏又一次站
期刊
【摘要】在学前教育阶段,建构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孩子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开展建构区域活动时,建构游戏是孩子尤为喜爱的一个项目,但是也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项目。通过在游戏中进行观察,发现分析建构游戏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材料不够丰富、方式单一、活动创造力不够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材料以及方式的改进,促使了建构游戏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培养与锻炼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建构游戏 材料
期刊
【摘要】数学绘本是基于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点集故事性、趣味性、生活性为一体的课外读本。在拓展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挑选绘本,充分挖掘数学资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善于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明晰数学本质,善于在丰富多彩的绘本内容中创建结构材料,善于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有效导学的转化,适时延伸拓展绘本,创新数学学习方式,让数学变得更生动、有趣,让儿童的思维变得更加灵动。  【关键词】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高中的招生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招生比例明显上升,招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当然,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落实好高中的招生制度,提高其升学率是许多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关心的一件事情。本文,将对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普通高中的影响,以求更好的促进高中招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动态的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我国的语文课堂主张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将精彩留给学生。如果我们没有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实现有效、科学的师生互动,那么精彩与感性便无从谈起。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愿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能够将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多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互动性 策略  
期刊
【摘要】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师学模式,“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受到青睐。导学案在“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中使用推动了高效课堂的创设,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笔者根据学情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导学案在“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式中使用的理念、环节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六环一线”课堂教学模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创设出集民主、和谐、参与性强为一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最终实现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数学体验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所教学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产生数学情感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体验式教学 生活化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改变为培养学生们的数学能力和素养,与传统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现在的教学目标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老师也应该改变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与思维能力,为以后理科性学科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拓展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阅读须从小学开始,让孩子多阅读,爱阅读,享受阅读。近年来,农村小学校随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图书室、藏书室、班级图书角、流动书柜、新书增加等等逐步规范、完善,故农村小学班主任要顺势而为,给农村孩子一份珍贵的礼物:多为孩子夯实阅读土壤,多撒阅读种子,多浇阅读养分,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进阅读,爱上阅读,同时,班主任还要设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实践,鼓励读写结合,放飞农村孩子的阅读梦想,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丰富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品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可以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提升学生阅读的品位。  整本书阅读教学,通常指班级读书会。读书会根据阅读前和阅读后的指导区别,分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