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工作任务导向法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工作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或启发下自主完成建账、登账、错账更正以及对账结账等模拟工作任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组织、引领和评价作用,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法;账簿登记;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4-0067-02
【作者简介】王美荣,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省徐州,221000)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教学。
登记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继学习编制会计凭证之后又一必须熟练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将工作任务导向法引入“会计账簿登记”教学活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能有效提高学生登记账簿的能力。
一、设计架构
教学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流程,按照“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顺序完成工作任务,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目的是提高学生记账、登账和对账等账务处理基本技能,养成会计职业习惯。
会计账簿登记主要分为四个会计工作任务:首先,引领学生对日记账、总分类账进行建账,分析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规范地登记日记账、总账。其次,引领学生认知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明细账的账页格式,并进行建账,继而规范地完成明细账的登记工作。第三,汇总各小组在完成前两个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分小组自学课本内容并讨论,自主寻求错账更正的方法,并正确地加以更正。第四,结合各小组登记的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引领学生进行对账,并在保证账簿正确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结账。
四个工作任务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日记账是登账基础,熟悉了记账规则和掌握了登账技巧之后,学生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总账登记以及三栏式明细账的登记已不成问题。数量金额式与多栏式明细账的登记,登账的关键是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数量、单件的确定以及多栏式明细账各栏项目的确定、期末费用的结转等,因而,学生只要突破数量金额式与多栏式明细账登账瓶颈就可以自主完成登账工作。登账任务的完成,为错账更正和对账结账提供了教学素材。
二、实施过程
(一)工作任务:日记账、总账的登记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分工,有制单员、审核员、记账员、出纳员、会计主管等;给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期初余额,带领学生开立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学生活动:组内同学合作探究,相互讨论,完成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各组会计主管进行签字,确定各小组需陈述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小组推选代表进行陈述。经济业务包括:1.开出现金支票,提现备用;2.采购员预借差旅费,以现金付讫;3.采购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交回现金剩余;4.销售材料,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款以现金方式结算;5.开出转账支票,预付材料价款;6.采购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7.销售产品,取得转账支票,填写进账单办理进账手续。
经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各小组已将支票、借款单、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账单等原始单据填写规范,记账凭证填制正确,制单、审核等相关人员也已签字盖章,各小组可以进入登账程序。
教师引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账簿的记账规则,强调登记账簿的规范要求,引领学生观察日记账账页格式,启发学生思考从记账凭证中能否全部获得账页中各栏次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演示日记账的登账过程,让学生掌握登记日记账的具体步骤及要领,领会“登账”也称“过账”的内涵。
学生活动:出纳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组内同学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各小组回顾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代表对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针对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教师展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小组的成果,并对质量进行点评,归纳登账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常见的错误:一是忘记打过账符号;二是既涉及库存现金又涉及银行存款的业务,学生容易登错方向。
总账登记方法取决于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在企业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若企业规模大,业务量多,则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页,在比较总账与日记账账页格式异同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结合教师给定案例,分小组自主讨论,完成总账的登记工作。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平行登记和总账与明细账的对账工作,登记三栏式明细账以与登记总账案例相同的方式开展登记三栏式明细帐小组学习。引领学生比较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账流程,包括登记依据、登记方向、金额有何异同,从而引出平行登记法,学生很容易得出平行登记的要点以及总账与所属明细账金额相等的数量关系。
(二)工作任务:错账更正
学生活动:先让各小组代表陈述登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各小组更正错误的方法。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将各小组在账簿登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展示给学生,并请学生思考:1.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但尚未登账,如何处理?2.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过账发生错误,如何更正?3.若记账凭证填制错误,并已登账,如何更正?以学生登记好的账簿资料为例,分不同情况给出案例。
学生活动:分小组自学讨论教材内容,从教材中寻求答案;开展小组竞赛,采取抢答的方式,对抢答正确的小组给予奖励分。
教师总结:记账凭证错误但未登账,原记账凭证作废,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即可。记账凭证正确,过账错误,画线更正。记账凭证错误,分两种情况:一是会计科目无误,金额记小,补充登记;二是会计科目错误或金额记多,红字更正。让学生清楚三种错账更正方法适用的条件以及更正方法。
三、总结
“会计账簿的登记”教学引入工作任务导向法,其教学模式是“实践—理论—实践”,立足工作过程,实施案例教学,突出技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账工作。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示范、指引各小组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以“会计”的身份在课堂上完成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任务,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效果。
为保障工作任务导向法的顺利实施和应用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心选取教学案例,科学创设工作任务,确保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启发下能够顺利完成;二是课前准备应充分,学生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越熟练,越能提升课堂效率;三是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等影响因素,尽量使小组成员配合默契,以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四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科学合理,便于学生模仿,避免工作盲目和无序。
【参考文献】
[1]郑在柏.基础会计[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汤勇,李富.工作任务导向法运用中的问题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0.
[3]黄明卿,曹世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38-139.
【关键词】工作任务导向法;账簿登记;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4-0067-02
【作者简介】王美荣,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省徐州,221000)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教学。
登记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继学习编制会计凭证之后又一必须熟练掌握的会计基本技能。将工作任务导向法引入“会计账簿登记”教学活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能有效提高学生登记账簿的能力。
一、设计架构
教学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流程,按照“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顺序完成工作任务,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与职业性,目的是提高学生记账、登账和对账等账务处理基本技能,养成会计职业习惯。
会计账簿登记主要分为四个会计工作任务:首先,引领学生对日记账、总分类账进行建账,分析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规范地登记日记账、总账。其次,引领学生认知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明细账的账页格式,并进行建账,继而规范地完成明细账的登记工作。第三,汇总各小组在完成前两个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分小组自学课本内容并讨论,自主寻求错账更正的方法,并正确地加以更正。第四,结合各小组登记的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引领学生进行对账,并在保证账簿正确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结账。
四个工作任务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日记账是登账基础,熟悉了记账规则和掌握了登账技巧之后,学生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总账登记以及三栏式明细账的登记已不成问题。数量金额式与多栏式明细账的登记,登账的关键是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数量、单件的确定以及多栏式明细账各栏项目的确定、期末费用的结转等,因而,学生只要突破数量金额式与多栏式明细账登账瓶颈就可以自主完成登账工作。登账任务的完成,为错账更正和对账结账提供了教学素材。
二、实施过程
(一)工作任务:日记账、总账的登记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为七个小组,每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分工,有制单员、审核员、记账员、出纳员、会计主管等;给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期初余额,带领学生开立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学生活动:组内同学合作探究,相互讨论,完成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各组会计主管进行签字,确定各小组需陈述的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小组推选代表进行陈述。经济业务包括:1.开出现金支票,提现备用;2.采购员预借差旅费,以现金付讫;3.采购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交回现金剩余;4.销售材料,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款以现金方式结算;5.开出转账支票,预付材料价款;6.采购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7.销售产品,取得转账支票,填写进账单办理进账手续。
经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各小组已将支票、借款单、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账单等原始单据填写规范,记账凭证填制正确,制单、审核等相关人员也已签字盖章,各小组可以进入登账程序。
教师引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账簿的记账规则,强调登记账簿的规范要求,引领学生观察日记账账页格式,启发学生思考从记账凭证中能否全部获得账页中各栏次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演示日记账的登账过程,让学生掌握登记日记账的具体步骤及要领,领会“登账”也称“过账”的内涵。
学生活动:出纳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组内同学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各小组回顾任务完成情况,小组代表对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针对课堂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教师展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小组的成果,并对质量进行点评,归纳登账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常见的错误:一是忘记打过账符号;二是既涉及库存现金又涉及银行存款的业务,学生容易登错方向。
总账登记方法取决于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在企业规模较小、经济业务较少的单位,可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账,若企业规模大,业务量多,则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页,在比较总账与日记账账页格式异同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结合教师给定案例,分小组自主讨论,完成总账的登记工作。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平行登记和总账与明细账的对账工作,登记三栏式明细账以与登记总账案例相同的方式开展登记三栏式明细帐小组学习。引领学生比较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账流程,包括登记依据、登记方向、金额有何异同,从而引出平行登记法,学生很容易得出平行登记的要点以及总账与所属明细账金额相等的数量关系。
(二)工作任务:错账更正
学生活动:先让各小组代表陈述登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各小组更正错误的方法。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将各小组在账簿登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展示给学生,并请学生思考:1.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但尚未登账,如何处理?2.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过账发生错误,如何更正?3.若记账凭证填制错误,并已登账,如何更正?以学生登记好的账簿资料为例,分不同情况给出案例。
学生活动:分小组自学讨论教材内容,从教材中寻求答案;开展小组竞赛,采取抢答的方式,对抢答正确的小组给予奖励分。
教师总结:记账凭证错误但未登账,原记账凭证作废,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即可。记账凭证正确,过账错误,画线更正。记账凭证错误,分两种情况:一是会计科目无误,金额记小,补充登记;二是会计科目错误或金额记多,红字更正。让学生清楚三种错账更正方法适用的条件以及更正方法。
三、总结
“会计账簿的登记”教学引入工作任务导向法,其教学模式是“实践—理论—实践”,立足工作过程,实施案例教学,突出技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账工作。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示范、指引各小组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学生以“会计”的身份在课堂上完成会计账簿的登记工作任务,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效果。
为保障工作任务导向法的顺利实施和应用效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心选取教学案例,科学创设工作任务,确保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启发下能够顺利完成;二是课前准备应充分,学生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越熟练,越能提升课堂效率;三是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性格等影响因素,尽量使小组成员配合默契,以提高任务完成效率;四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科学合理,便于学生模仿,避免工作盲目和无序。
【参考文献】
[1]郑在柏.基础会计[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汤勇,李富.工作任务导向法运用中的问题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0.
[3]黄明卿,曹世凤.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