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用药及护理干预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b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龄老人; 用药;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199-01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医学科学的突飞猛进,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出现了高龄老人的特殊群体,我单位收治的患者就是都在85岁以上。这些老人年轻时南征北战,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身体烙下不少的病痛,再加上本身岁数很大,各种慢性病随着而来,身体各项机能都有所减退,消化系统的变化也十分明显,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胃肠排空速度减慢;胃黏膜萎缩,70岁以上者较40岁以下者胃黏膜主细胞减少50%;胃酸分泌减少,老年人胃液酸度比青年人降低25%~38%,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身体机能更是衰退明显,尤其是肝肾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1-2],所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青年人的4-5倍,为此我们日常工作对老人的用药护理特别谨慎,严密观察,主要通过以下方面给予护理干预。
  1 做好老人的心理护理
  首先做好老人的心理护理,老人们都认为身体不适,就必须服药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耐心的跟患者解释,配合物理治疗,能不用就不用药,鼓励他们多做锻炼,缓解病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好多腰腿疼都缓解和治愈了,老人们也相互传授经验,减少了不必要的用药,避免了药物很多不良反应。
  2 注意配合医生用药
  必需用药的要注意配合医生选药,尽量选择毒副作用少的药物,但由于老年人的疾病产生原因比较复杂,相同的症状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及病因所引起,因此在护理方面观察要到位,例如患者咳嗽,有好多疾病可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部肿瘤等,我们就通过咳嗽的声音分泌物颜色症状等观察及时报告医生,以免误诊服错药的。
  3 高龄老人用药品种不能多
  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用药的品种也较多,通常需要同时服用4-6种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也很高,就采取先急后缓治疗,避免不良发应的发生,及时观察询问病人,发现药物的副作用,马上通知医生。
  4 高龄老人用药量一定要少
  根据体重和体质情况而定。由于老年人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大,排泄缓慢,一般给予药量都是成年的二分之一,特别是中枢神经药物更要注意,从小剂量开始,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个体不同情况谨慎用药,由于用量少,药片要分割吃,护理就要耐心给病人分好药,亲眼看病人服用,以达到满意效果4.根据药物不同选择正确的时间服用,该饭前服用就饭前服,饭后服就饭后服,以免影响疗效。高龄老人更易健忘,常常忘了服药或不按时服药,为防止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就按时提醒他们服药,并亲自看着服下,提高了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及时观测,达到治疗效果。
  5 情尽量选药口服治疗
  依据病情尽量选药口服治疗,是较安全的用药方法,急性疾患可选择注射、舌下含服、雾化吸入等给药途径,选择便于老年人服用的剂型,尽量选择颗粒口服,静脉给药要缓慢,因为高龄老人心脏容易出问题,反应慢,副作用出现晚。护理人员更要三查七对,及时观察,免得用错药,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6 勿乱吃药
  对一些短暂请假和出院的患者都要和家人交代好,防止他们久病成医的做法,乱吃药或加大剂量,这种做法对体质较差或患多种慢性病的老人尤为危险。有的老年人看别人用某种药治好了某种病便效仿之,忽视了自己的体质和疾病的差异,他们还容易轻信广告药物,要及时与老人们沟通,消除他们不正确的想法,用科学指导他们护佑好自己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李君丽,宋建平.护理干预对老年病人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J].家庭护士(下旬刊),2008,6(3):5.
  [2] 陆静波.人口老龄化与护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02):182.
其他文献
《商务谈判》是高校财经、贸易、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谈判能力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学生、教师探讨
标杆管理在许多行业的应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通领域,地铁大联盟是标杆管理的成功应用。论述标杆管理在公交领域的应用,并对重庆公交应用标杆管理提出建议。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与文化之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容开放的城市形象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集群化模式,在空间构架上产生了以
随着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分析新时期下高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行为方面的特点和高校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就如
摘要:目的:探讨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所致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仅给与常规治疗,训练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还系统的进行了正规语言康复训练[1]。结果:经过正规语言康复训练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对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实施早期语言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语言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