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观察活动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成功之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leu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读农村小学作文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而《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豐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的现代气息。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我们为何不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呢?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因此,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
  
  一、体验学校周边自然风光,幌谈家乡景物之美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二、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临海的我们还可以去跳“海上迪斯科”,品尝文蛤之类鲜美无比的海鲜。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长在沿海地区的优越,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三、体验家乡飞速发展,抒振奋之情
  
  随着计划经济的淘汰,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中天工业园区、养殖专业户、经济农作物种植专业户、成片的蚕桑绿带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四、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
  
  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一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
  因此,我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相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去写作文。在学生享受大自然之美时,强化他们的愉悦之情;认识到家乡富裕时,强化他们的自豪之情:……,继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愉悦之情、自豪之情等等,去讨论、交谈、写作,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习作有了真情实感!
  总之,辽阔的农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科学地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定能帮助同学们找到习作的活水,使学生的习作呈现出盎然生机。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
一期的初中英语教学结束时,学校按照全县的期末检测要求,进行了 英语期末检测工作,根据学生的英语答题卷,我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反思,以便今后英语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期英语测试卷试题的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交际。该试题注重了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去进行交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试题中出现的听选答案
翻开苏教版低年级语文书,活泼生动的插图伴着那篇篇美文跃然纸上,夺人眼目。看似配角的插图,以它形式的新颖、画面的活泼、意境的优美、色彩的和谐吸引着学生,也应该能够吸引我们做教师的。??对于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运用好课文插图,不仅能激发和提高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无声的插图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承载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运用这些插图来辅助自己的教学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个体所持有的对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不是态度本身。新的课程标准要靠体育教师去贯彻落实,课程资源要靠体育教师去开发和利用,学校领导对新课改的支持也要靠体育教师去争取,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关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那么,对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如何面对这次课改呢?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自身的端庄的举止、规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催生学生的进取意识,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会成长,放飞梦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优化方法灵活施教提高效率    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走进学生的心灵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使用,而当下,许多老师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硬性的语法和句式,忽略了语言运用的重要作用,严重的违背了英语学习的最初目的。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在高中英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变得十分必要。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语言使用英语教育能力培养    1、高中英语教学中语言使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
【摘 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大学数学教学目标,从必要性、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角度谈论了如何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 数学模型 大学数学教学 数学建模思想  0、引言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在求解实际问题中产生,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对问题的本质联系研究,抽象出他们的规律和逻辑所形成的。反过来,这些形成体系的数学知识又被我们用来指导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而且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因而对教师来说,尤其是对小学老师来说,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怎样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
20世纪70年代教育叙事研究在西方教育领域内率先兴起,教育叙事研究的兴起是西方教师职业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现代主义和结构主义提倡向“解释学转向”、“语言学转向”、“叙事研究转向”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对职业生活的研究存在交又之处,由此产生了整合各方面的研究以推动职业研究发展的需要,导致社会科学研究中关注实践的叙事研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