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鸦爱妈妈》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音乐》三年级第五册第八课“爱鸟”第二课时——《小乌鸦爱妈妈》。
  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小乌鸦爱妈妈的行为和思想品格。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提高感受力。
  2)难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及培养学生在创编中的创美和表现能力,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使学生增强对妈妈、长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4 教学准备
  钢琴、响板、口风琴、串铃、沙锤、多媒体课件。
  5 教学过程
  5.1 激趣引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让我们去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课件播放音乐《郊游》)别忘了活动活动筋骨,让我们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唱游律动既能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初识音乐
  师:田野里,我们在尽情玩耍;花丛中,蝴蝶蜜蜂在飞舞采蜜,乌鸦小姐高兴地唱起来:
  55 55︱3 6︱5—︱3—︱44 44︱4 6︱5—︱2—︱
  (教师哼唱旋律)
  师:同学们,乌鸦小姐唱完就急匆匆飞走了,这是为什么?请看大屏幕,把你看到的情景告诉我好吗?
  (课件播放《小乌鸦爱妈妈》,学生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反哺之情《小乌鸦爱妈妈》
  (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通过形象的拟人化的手法,在“玩”中学习主要节奏,为学习歌曲做有效的铺垫,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音乐情境中。
  5.3 新歌教学
  师:口风琴小朋友要表演啦,让我们来听听。(师口风琴吹奏歌曲旋律)喜欢这位朋友吗?要多和它玩哟!
  【设计意图】教师的口风琴演奏,激发学生的愿望,为学习器乐课打基础。
  师:看大屏幕,小乌鸦是怎样用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的?
  (课件播放动画片《小乌鸦爱妈妈》)
  师:多懂事的小乌鸦呀!让我们来读一下歌词吧。
  出示歌词:①学生轻声读歌词;②分句体会。
  师: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心情会怎样?
  (伤心、难过,启发学生用表情表现乌鸦妈妈的心情)
  师:小乌鸦为妈妈捉虫时,心情又会怎样?(着急)能用表情表现小乌鸦着急的样子吗?(复听歌曲)带着伤心难过着急的情绪边听边打出歌曲节拍。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唱出的歌曲节奏吗?
  出示节奏,学生自由表现,选出优秀词句一起表演。
  节奏练习x x x x |x x| x -|x -|
  ① 抖抖 肩膀 展 翅 飞 翔
  ② 拍拍 小手 跺 脚 飞 飞
  (拍、读、表演)
  【设计意图】读歌词,创作表演节奏,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每个角色的情绪、力度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乐曲。
  师: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能用最快的速度把这首歌曲学会吗?赶快和你身边的小伙伴儿一起跟着录音唱一唱,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学会!
  (课件范唱,学生自由分组跟着录音自学)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淡化了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师: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请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
  师:谁能帮助他?
  教师弹琴教唱学生都不会的、易错的地方。
  (听出小乌鸦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爱)
  【设计意图】互助学习的方式,让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快乐有效,并使音乐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师:我特别喜欢小乌鸦,我想把小乌鸦爱妈妈唱出来,如果唱得好,请你们给点儿掌声;要是你觉得不够好,请你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好吗?
  (师范唱)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歌曲的感受。通过教师深情并茂的范唱,引起了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好这首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有没有勇气和老师比赛?
  1)师生接龙唱,律动;
  2)一个组先唱,另一个组用手打节奏,交替进行。
  【设计意图】在开放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距离,学生能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4 表演提升
  师:除了唱歌,我相信你们一定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表现这首歌,赶快商量商量吧!
  (学生分组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表现,它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通过音乐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呀。还等什么?赶快行动吧!
  (生自由练习,展示,生评。)
  【设计意图】学生展示的质量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每位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了不同的经验,愉快地体验了过程,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
  5.5 爱的延伸
  师:同学们,天下最真的莫过于母爱。我们年纪小,但对妈妈的爱是永恒的,在家你是怎样爱妈妈的?
  (生发言)
  师: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爱妈妈。
  (课件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师:如果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该多高兴呀!生活中让我们把歌声变成行动,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亲人都感到你的爱,好吗?具体的实施要求请看大屏幕: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让我们大声地喊出来:妈妈,妈妈,我爱您!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寓德育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教师适时激发学生情感,教育学生爱戴、尊重长辈,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其他文献
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情况的调查研究,对体育教师的语言技巧、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特征,如何培养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学院面临的重要任务。结合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特点,分析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途径。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从课堂教学环节和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入手,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方便师生之间即时沟通交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隨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为很多行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更好地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到课堂中,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更好地学习有用的知识。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备课、讲课、评课等,而且也在不断地和各个学科进行整合,为各个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师,笔者对信息技术在
本文介绍诗人黄仲则及其诗稿的两坎坷的命运,通过对1776年诗人较为露脸的一年的遭遇及诗人去世前一年(即1782年)只留下一首诗的背景的分析,来透射出诗人遭受的历史的不公.同
介绍了制造系统工程体系结构及常用的建模方法,将其应用于图书的自动借还建模设计中,其中包括用IDEFO实现功能模型、用IDEF1X实现信息模型、用GRAI网和用Petri实现的过程模型
自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按照毛入学率划分为精英教育(elite education)、大众化教育(mass education)和普及化教育(universal education
利用ANSYS的APDL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适用于分析闸墩瞬态温度场的命令流,并对某泄洪闸闸墩施工期温度场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结合自编FOR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