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贾樟柯:我的电影没离开过当下中国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_city_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导演贾樟柯办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由他任监制,并作为唯一一位中国导演参与拍摄的金砖五国首部合拍片《时间去哪儿了》在全球上映了。
  第二件大事,他在家乡山西举办了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从前贾樟柯有个绰号——“贾科长”。他曾在书中写道,有一天他在北京一家卖盗版DVD的店里瞎逛,淘了半天也没什么收获,正准备离开时,老板突然对他说:“有一个‘贾科长’的《站台》你要吗?”
  对他来说,那段故事意味着一个时代。而从1998年的《小武》到2017年的《时间去哪儿了》和平遥国际电影展,20年间的微妙变化,世人看在眼里。
  个人跟国家的文化理想是一致的
  金砖国家峰会今年在中国举行,贾樟柯担任了金砖五国首部合拍片《时间去哪儿了》的监制。人们很好奇,这篇“命题作文”为什么选他来做?他会怎么做?
  “《时间去哪儿了》不是命题作文,是同题作文。”贾樟柯认为,这部电影本身是艺术家们自主独立的创作,主题是 5个导演一起头脑风暴出来的,而“时间去哪儿了”最能引发共鸣。至于为什么选择自己,贾樟柯表示,“一方面我自己过去的电影工作比较国际化,容易组织起创作团队,算是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我这几年差不多以两年一部的节奏在拍片,确实还处在创作的活跃期。”

  有人说,近年来贾樟柯的形象也发生了改变。但他自己却认为,很多时候创作者个体的目标和整个国家大的目标是一致的。“我20年的电影工作,一直在强调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也提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说明我们个人跟国家的文化理想是一致的。”再比如文化自信,全社会已形成了共识,这是好事情,“在这个共识之下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我觉得跟自己的理想是顺应的,而不是违背的。”贾樟柯说,“我的电影没有离开过当下中国”。
  中国电影是时候建立起自己的评价体系了
  贾樟柯说,自己“一直想办一个以非西方商业电影为主的电影展。现在大家能看到的电影主要还是西方商业电影,在此之外,比如亚洲、南美、东欧等地的电影,观众不太能注意到。但是作为电影工作者,我知道这些地域的电影创作很活跃,成就也很高,几乎是世界电影最有活力的部分。”
  平遥国际电影展的诞生,让贾樟柯的愿景变为了现实。此次电影展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据估算,影展期间的观众有一半是本土观众,有一半是外地来的学生、电影爱好者等,上座率高达93%。“我们一直说中国电影要多样化、电影结构要优化、电影质量要提升,这要依赖的基础除了创作人员之外,更主要是观众。观众开始有多样的观影习惯,开始接触到好莱坞之外的更多元的电影之后,才能形成多樣化的观影需求。”贾樟柯说,这种观众基础是创作和市场进步的最大动力。

  “过去我们每年只生产200部左右的影片,现在我们的产量大了许多,实际上从产业上来说是做强了,但我觉得产业的影响力应该转变为文化的影响力。中国电影作为世界电影的一部分,在各种国际电影节、影展中游走,接受着国际的评判。我们一直希望中国也能有一个非常有公信力、非常专业的平台,中国的观众、中国的影评人、中国的媒体能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在全世界提出中国的观点。我觉得建立这个体系的时机现在成熟了。”贾樟柯说,平遥电影展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电影、也让中国观众更多地了解非西方商业电影的平台,从而促进中国电影创作和观影需求的多样化。
  这两年,贾樟柯搬回老家汾阳生活。对40多岁的他来说,事业上、生活上已经到了承前启后的阶段。“从策展上,我就说平遥电影展要注重学术梳理,我们今年做了法国导演梅尔维尔的回顾展,明年可能会做别的导演。对前辈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精神的梳理、继承,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觉得文化是靠积累的,电影文化有个特点,就是人们求新,但是创新精神也都是从对传统的了解和掌握上来的。”贾樟柯的“启后”,就是多做一些帮助年轻导演的事,“过去我自己也是年轻人,什么资源都没有,什么影响力都没有,也帮助不了别人,现在有些经验有些资源了,能做一些帮助年轻人的事就做一些。”
其他文献
?他“师法于西,西为中用”,最终形成了在治疗中按照中医的思路遣方用药,同时把外科理念引入到耳鼻喉疾病的治疗,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来辨别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念,撰就全国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他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不仅是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更是对待病人的敬业精神;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是说真话,做实事;他是金陵“十大藏书状元”之一,酷爱藏书、看书、写书……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金山,4岁入私
近日,携程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了自己的20周年庆典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會上宣布集团英文名从Ctrip.com变为Trip.com ,他还公布了携程的新战略“G2”,即Great Quality(高品质)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我们有信心在三年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十年成为无可争议的最具价值和最受尊敬的在线旅游企业。”梁
淡泊名利,成就斐然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数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是我国院士中的顶级人物,数学界的“泰斗”,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方面成就突出。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后,王丰华(右一)冒雪坚持踏看村里养老驿站的建设。新华社发8月20日拍摄的迎丰村文化礼堂。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王丰华走了,留下了写得密密麻麻的21本工作笔记。笔记本记录了260个村民梦想,如今大部分已经实现。  送别王丰华那一天,来了上千人。遗像里的王丰华,干干净净的小平头,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送行的人哭得泣不成声,都说“这样的好干部,如果不走,村里还要大变样呢!”
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在台湾病逝,享年90岁。  那个写出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样诗句的人,那个曾经想像生命的终结是返乡的人,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给灵魂贴上了一枚邮票,返回了他生命的上游与故乡。  一首《乡愁》,使余光中的名字传遍华语文化圈。每当炎黄子孙心中涌起家国之思、追问乡关何处,这位华发如雪的清癯老者就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他已经成为
北京国锋堂中医研究院院长蔡寿生  世间万物生生息息,周而复始,天地之道,永不息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也,知天矣。道教心性之说,亦肯定人性天赋。所为性者有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所为情者有七,喜、怒、哀、惧、爱、恶、欲。人生若百年,尽心尽力能做多少事?  追寻而今身为北京国锋堂中医研究院院长的蔡寿生人生之路,每一次的起承转合之中,仿佛冥冥之中就是在无意的偶然之中注定了天地之道。蔡寿
他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三谷翔1919年出生。他曾在录制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时称,少年时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根深蒂固,17岁那年作为志愿兵加入日本海军。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最为激烈之际,随日军军舰海风号侵入南京外围。他是信号兵,负责传递开炮等命令。  他回忆:“12月13日,舰艇朝中山码头行进时,看到漂过来4个小竹筏,上面全是尸体,我们以为小竹筏藏有士兵,就用手枪射击,持
自2016年OPPO冲至中国区手机销售第一名之后。表面平静,暗地里华为开始像素级研究OPPO,铺开线下门店,提出千县计划,零销店每天都在上演厮杀。在线上,华为荣耀全盘复刻小米开创的互联网模式。  2019年,余承东、雷军和陈明永,战略上已经趋同,比如不再争论线上线下,都在争夺高端市场,都非常重视5G。  OPPO员工近几年急剧增加,未来在芯片、人工智能和IoT领域仍然能孕育出创新型人才吗?这是陈明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菲特还是一位管理大师——他只用25人,来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庞大企业帝国。实际上,他特既懂企业,又懂投资;他既是投资家,又是企业家。正是这样的双剑合璧,巴菲特比企业家赚得更多,比投资家做得更大。  巴菲特本人说:“我是个好投资家,因为我是个企业家。我是个好企业家,因为我是投资家。”对于管理的熟稔,使得巴菲特能够从管理层的角度来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有未来;对于
2015年,上海京劇院启动了“尚长荣三部曲”传承计划,以尚长荣为艺术指导,遴选38岁以下的青年演员传承他最具代表性的这三部作品,让这些剧目能继续“活”在舞台上。  三年里,尚长荣为青年演员准备了大量历史史料与文学作品,从戏里到戏外,从吐字、发声到唱腔、念白,再到人物情感的理解、表达,对每部戏的主演悉心指导,手把手传授、亲自示范、逐一把关指导。  采访从《曹操与杨修》聊起。尚长荣和曹操的“缘分”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