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论述培养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研究培养计算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培养;小学;计算;能力;方法
  1引言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培养小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強化计算能力训练,打好基础,促进其他各项能力的培养。
  2培养计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计算
  建立清晰的概念,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计算法则的讲解是培养计算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当学生理解了计算法则,懂得了“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并通过一定练习逐步形成计算能力。例如,在讲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如果只教给学生先通分,使分母相同以后,再加减的方法,不讲清算理。学生是记不牢运算方法的,甚至过一段时间还会出现■+■=■的错误。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生学习通分算法时就应该讲清算理,使学生懂得:如果分母不同,分数单位就不同,每份的大小就不一样,它们是不能直接加减的。只有经过通分,使它们的分母相同了,分数单位也相同了,每份大小才是一样的,方可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2.2加强训练,打好基本功
  教师在讲清计算算理和法则后,还必须让学生加强练习,达到熟练程度。
  2.2.1练习目的要明确,重点突出
  教师每次讲授新知识后都必须进行练习。要针对概念理解和法则应用进行充分练习,练习要有层次性。如讲小数除以小数的法则,主要矛盾是如何移动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至于怎么除、商多少都是旧知识。所以练习时,重点是移动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练习题目先要布置能口算出得数的,大量练习后,加入被除数、除数较大,不能口算出得数的题目。
  2.2.2培养口算能力
  加强口算能力培养与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口算是基础,既有实用价值,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口算练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适当运用教具、学具设计出各种口算练习,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性。
  2.2.3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计算内容,分阶段、有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一至三年级阶段,重点培养整数四则计算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小数四则计算能力;到了四年级再进一步培养小数四则计算和分数四则计算能力;五年级则应对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和训练。
  在一至三年级阶段,分成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多位数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重点、循序渐进。2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必须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到了百、万、亿以内的加减法时,关键是突出对位退位法则训练。
  教师要明确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这样教学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前面的知识时要有意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教后面的内容时注意巩固和提高已有的计算能力。
  2.2.4适当介绍一些速算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讲一些速算方法,可满足一些优生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用的速算方法有利用基本运算性质改变运算顺序计算、把已知数化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分解已知数利用某些特殊数及其运算结果进行速算。
  2.2.5注意计算灵活性训练
  培养计算的灵活性,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简捷算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应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一些一题多解的示范及训练,对几种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合理算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寻求快速算法的强烈愿望,以提高计算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例如,计算5÷8×24,可以提出下面几种计算方法。
  解法一:按一般方法计算5÷8×24=0.625×24=15
  解法二:改成乘法计算5÷8×24=5×■×24=15
  解法三:根据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计算5÷8×24=■×24=15
  解法四:根据除法运算性质计算5÷8×24=5÷(8÷24)=5÷■=15
  解法五:根据运算性质计算5÷8×24=5÷8×(8×3)=5×3=15
  通过上述五种计算方法比较,解法三较为合理简便。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2.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最重要的一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反复强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①培养认真抄题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抄完试题后,一定要认真核对后再计算,防止由于抄错题造成错误。②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于较复杂的题目,强调绝不能盲目计算,应先看运算顺序,想好运算方法后再一步步地计算。③培养认真、细致、耐心的计算习惯。④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验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验算既可及时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又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品质。⑤严格控制计算器的使用。
  3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差,与学生没有掌握基本计算技能,未能养成良好计算习惯不无关系。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把讲清算理融合在过程性目标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与计算能力,为小学生升入初中进一步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打下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研究的现状,简单梳理了创造性思维研究的几种观点,并鉴于实践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研究的成果的应用,列举了五种较为流传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随后论述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及构造,讨论了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培养;协同培养  著名的未来学家伊萨克·阿西莫夫说过:“二十一世纪可能是创造的伟大时代。那时,机器将最终取代人去完成所有单调的任务,计算机将保障世界的运
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笔者将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分类总
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都市白领由于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产品而常常觉得眼睛发干、视物模糊。其实,眼睛干涩只是眼疲劳的一种表现,一旦眼睛过分疲劳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专
国内产业结构对企业出口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国内产业规模和企业在产业中的市场份额对出口绩效存在积极的影响;产业集中度对出口绩效存在负面影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国现阶段面对水资源短缺、浪费、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城市生活用水需求大幅增长,供水成本增加,对水价调整改革的呼声不断.单一水价与阶梯式水价两种计量方式有优劣,在中国,
201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一份《可食用昆虫报告》,其中说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0亿,肉类总产量必须提高到目前的两倍,才能满足全世界人口的需要,而昆虫家族作为同样优质的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