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课堂效能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它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形式来创设教学的立体化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使学生思想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爱学、乐学,去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音乐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真是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对于一堂语文课,如果我们不注意细节,那也会以失败告终。那么请允许我谈谈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细节的看法。
  一、音乐聆听悦耳也
  荷兰教育学家赫伯特·齐佩尔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最好的途径。”现在神经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科学家又把右脑称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氛围中,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冶学生情操,这正是现代课堂所要追求的效能。在教学中,我经常配合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的音乐,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之美,激发阅读的兴趣。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来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其身心放松,增强注意力,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文字的优美是教学的重点。我挑选了一首钢琴曲《致爱丽丝》,通过配乐朗读来突破教学的重点。当悠扬的乐曲响起时,学生就渐渐地沉浸在柔美旋律声中,他们的情感迸发出来,读得投入、动情,好像自己真的来到了美丽的槐乡,看到了漫山遍野雪白的槐花。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完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通过朗读,你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会兴趣盎然地讨论,把自己在朗读中体会到的画面,滔滔不绝地说出来,从他们的发言中,感受到槐花的香、白和多,这不能不说是神奇的音乐激起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到文本的文字美、声律美、画面美,内化了文本的意思。
  让我们在音乐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能提高课堂效能。
  二、动画欣赏悦目也
  多媒体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等形式来创设教学的立体化情境,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通过学生欣赏画面来激发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活动。如,在教学《恐龙》第一小节时,有这样一句话:“那时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学生对恐龙时代的记忆都是从书上获得的,对于“到处漫游”“整个世界”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模糊概念,对于这句空洞的话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恐龙是世界的霸主。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恐龙到处游走、捕食、游戏、搏斗的录像。整个画面只有恐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眼,亲眼目睹那庞大、宏伟的场面,感受到恐龙的多,它们是地球的霸主。学生一边看一边发出惊叹声,从他们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了,接下来学习这篇课文肯定充满兴趣。
  如,《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写了小露珠从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文本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文章的情境,让学生对美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鉴赏,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美”的意蕴。为此我制作了动画,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在翠绿鲜嫩的叶子上有一颗颗小露珠,小露珠滚呀、爬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清晨,一颗颗晶莹剔透像黄豆大小的小露珠从狭长的叶子上缓缓地落下来,太阳公公正从东方慢慢地探出了脑袋,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思维从抑制状态转向兴奋状态,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种乐学的氛围,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反复让学生诵读文本,内化文本。接着继续让学生看动画,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小动物们友好的问候、热情的赞美,同时抓住三个比喻句:“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么透明”“像珍珠那么圆润”,让学生表演朗读,读中入境,读中知情,真正领悟到小露珠外表是那么美丽,样子是那么可爱。同时感悟到小动物们多么喜欢小露珠,对小露珠多么有礼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增强学习主动性。“教未见趣,必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声音效果相融合,给学生创造了充足的想象空间,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
  应用多媒体中直观的动画进行教学,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网上冲浪悦心也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动”性强,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支持使很多地区教室里的电脑直接接通了互联网,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带来了方便。在课堂上,可以带着学生在网上冲浪,学习有关知识。如,在教授各种名人传记的课文时,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典故时,要了解祖国风土人情时,都能快速上网查询,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总而言之,信息辅助教学虽然只是课堂上的细节部分,但就是这些细节,往往是事物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关系成败的双刃剑。信息技术教学一直以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吸引着学生,具有它独特的优势。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只有适时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曹勤.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信息技術教育,2005(06).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摘 要:技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改变了传统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换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ipad进入课堂辅助教学,能优化教学互动方式,构建有效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因材施教。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iPad为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iPad;高效课堂;数学教学  2016年6月,本人执教了全国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
摘 要:在基礎教育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奇葩,是集思考力、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于一体的综合技能的表现。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学生;习作;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写作水平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表达、想象等综合能力。  一、加强课内外阅读,积累素材,是提高习作的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生动的,是生成的。尤其是在提倡“将精彩留给学生”“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今天,科学平等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组织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中,师生与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亲切的呵护、密切的关注,让生态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花朵。教师充分考虑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是这样的课堂却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神聚。那么
摘 要:小学六年级作为承接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但有新知要学,还要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小学数学知识,为学生升入初中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以适应初中课程。因此,在这一学年的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合理整合教材,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关注学困
摘 要:课堂习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真正让学生能够容易接受的方法,却困扰着许多老师。从文本素材入手,以再现生活素材为切入点,辅以视频素材、专题素材等学生习作的原料,通过引导、默读、观察、发现、描写等教学技巧,来展现习作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课堂反思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内在含义,达成学生习作水平的快速掌握。  关键词:素材;作文;小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素材
摘 要: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通过对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实践,认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四年级;朗读;能力  在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朗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做到“出口成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策略  语文教材中的文字语言是一种奇特的载体。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的喜悦、哀愁、愤怒、嘲讽等各种情感,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水平,对于学生今后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有利于青少年个性品质的形成与潜能的开发,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素质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校外教育就是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社会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提高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及艺术品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面就如何提升校外教育的职能作用谈几点意见。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这句话启发我们解决问题要提倡合作与交流,所以,课堂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活动等机会,以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助。这样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参与探索与合作交流。  但对于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的转变,让他们进行合作交流探索学习
摘 要: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需要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够把满满的爱注入每个学生的心田。随着教育事业、人本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成长及心理健康投入更多关注,在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细节处,用理解和耐心教会他们读书、做人、做事;用平等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天性和选择,教会他们跟着本心做事;了解每一个家庭,细致入微地为每一位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生;沟通;表率;习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