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个案做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专业知识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理念 培养策略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文化程度等都在不断提高,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是接受最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之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现状
  从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战略意义和紧迫性出发,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个案,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了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环境意识比较薄弱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有时候做的却是低素质的事情,如: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他们脑海中也有保护环境的观念,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那种意识很模糊,感觉做了也没什么,更不会影响自己以后的发展,就造成了当今的这种现状。
  (二)对当前国家环境污染认识不足
  当代学生没有看到深层次方面的污染,只看到眼前一点,总感觉环境的污染没有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任何不适,随便乱丢一点垃圾也没事,没有严峻性和紧迫感。
  二、原因分析
  (一)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
  政府部门认为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不是非常重要,所以在关于大学生生态理念教育方面没有详细的教学体系,配备的专业老师的专业素质也不高,这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难以实施,甚至只是象征性地上上这门课程,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及学习。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态理念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高校是受到国家、社会的双重影响的,由于国家与社会都不重视大学生的生态教育,那么学校单纯的重视也是徒劳无功的,高校本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想法,就忽略了大学生的生态教育,甚至根本就不学习生态理念。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基本对策
  (一)国家有关部门应提高对大学生生态教育培养的重视度
  首先,国家作为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教育的财力保障,必须保证大学生的基本设施得到保障,这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教育的最基本前提。
  其次,国家需要制定出健全的培养体系。体系是培养大学生生态理论教育的基本保障,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大学生生态理论的好坏,因此,一个健全的培养体系,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
  最后,国家应加强专业老师的培养。老师作为最前线的工作者,他们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专业性的老师讲非常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一个专业性过强的老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
  (二)改变社会对大学生生态理论培养的认识
  现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日益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因此现代社会不能只是单纯地重视经济利益,生态环境也必须得到足够认识,而且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要在我国建立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这就要求现在工业改变现在的形式,达到一种更高的文明,要做到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相辅相成,所以现在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的地步,这里的转变是指社会生态理念的转变,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这就要求在生态理念方面具有专业性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代表最先进的理念,他们是最新科技接受者之一,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理念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社会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培养,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三)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培养
  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地区,是大学生群集的地方,因此里面的精神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由于精神文化是校园生态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校园文化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浙江农林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方面就具有很强的借鉴性,该校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独特特点,以吴越文化为核心,然后大力发展竹文化、茶文化等,实现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努力营造一种以生态文化为该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且该校还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营造氛围,教给大学生生态理念,教会学生学会与生态环境和睦相处,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学到保护环境重要性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生态理念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的传播者。
  (四)改变教学内容
  高校在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做出改变,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也要在教学内容里渗透一些环境保护的内容。浙江农林大学在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时,就是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生态理论教育的培养,该校在学生教学体系中,将生态理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培养阶段,旨在使大学生的生态理念培养专业化。而在学科的教学方面,就要做到以基础课程为基本,以专业课程为核心,再以生态教育为辅助,这样综合性地培养学生,使大学生能充分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应提升生态教育课的地位,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伴随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接受高新技术最前沿的群体,代表最新理念。因此,高校应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理论专业知识水平,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钱光辉.生态素养大学生的培养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陈茂荣.论大学生生态理念的培养[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4).
  浙江农林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JYB2013024。
其他文献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青春发展期。这个时期,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个体身心的发展是有互补性的,在生理和心理机制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初中生独立意识很强,但有时不免盲目,很多时候嘴上很“硬”,其实心里很“虚”,因为他们缺少的是说服别人和自己的底气,但为了自己的所谓面子,常把自负当自信。一念之间,天壤之别,转化之功,教师责无
摘 要: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各种需要,大胆实践,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好内容好方法,并认真反思,敢于调整教育行为,转变教育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观察 实践 反思  《纲要》要求:“幼儿园应该提供给幼儿健康、丰富的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让他们在快乐童年中获得身心发展的经验。”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强烈地意识到,教师不但要具备专业技能,而且在新理念的支撑下要学会观察幼儿的各种需要
摘 要: 需求调查及分析对于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对天津艺术职业学院京剧专业学生、教师、行业专家及业内工作人员等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学习京剧专门用途英语的动机较强、态度积极;专业教师及相关人士则反映京剧ESP在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和对外艺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需求分析结果客观揭示了京剧ESP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艺术类
一、课例背景  抓好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抓课堂教学是学校质量提升最有效的切入点。未来的课堂教学,无论在教育观念,还是教学结构上,都将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构建与优化“学位中心”课堂结构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所在。教师在构建“学位中心”课堂结构时,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又该如何备课呢?本课例拟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生成。  二、课例设计过程及
摘 要: 名著阅读与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息息相关。本文针对中学生课外閱读中名著普遍受到冷落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亲近名家名作,从而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大写的人。  关键词: 高中生 名著阅读 自主阅读  对教育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颇令人担忧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拥有比几十年前丰富得多的物质资源,但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让人忧虑。大一新生家长向武汉大学校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阅读教学 文本“素读” 立足文本 个性化阅读  “素读
摘 要: 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全面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强化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障碍 渗透方式  人的学习过程是受心理支配的,学习时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
摘 要: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更需要实用型、专业型和创新型的管理者,我国绝大多数中职院校均开设管理类课程,探索出适应新形势下管理类课程的会计教学方法,培养出有潜质的学生,也是中职会计教师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 管理人才 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与其说管理人才是一种专业人才,不如说管理人才是一种通才、复合式人才。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管理学知识,而且要通晓心理学、行为
在我不长的教学生涯中,最难忘的是与头两届学生在课堂上共处的时光。我对学生的热情始终如一,然而两届学生对我的态度截然相反,这源于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  刚走上讲台的我,完全不知道何为重点,于是只能把教学重心放在知识目标上,忽视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由于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英语,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只关注课堂的知识点。因此刚开始教书时,我总是利用课件和书本,枯燥地讲解知识点,一味地挖深,总认为自己讲得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直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成为当前工作的重心,作者围绕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关键词: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背景 策略  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是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关键。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农村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