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上颌骨后牙区牙槽骨高度增龄性变化

来源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人上颌骨后牙区牙槽骨高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取双侧副鼻窦螺旋cT检查结果正常的患者资料540例,其中男、女各270例,年龄9—81岁,按年龄分为9组(n=60,其中男、女各30例):A组7—12岁,B组13—17岁,C组18~20岁,D组21—24岁,E组25—28岁,F组29—35岁,G组36~40岁,H组41~65岁,I组66~81岁。测量各组牙槽骨高度,统计增龄变化的差异。结果:男、女间牙槽骨高度在同一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槽骨高度A组高于B组,B组至E组逐渐增高,E
其他文献
目前:探讨热灭活牙龈卟啉单胞菌(Pg)对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1将常规培养24 h后的HMSCs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热灭活Pg,对照组加入等量无菌PBS,共同培
目的:探讨脉冲Nd:YAG激光与3MESPE粘结剂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方法:选择因重度牙周炎而拔除的牙体完整、无龋损的第二磨牙30个,制备成30个牙本质小管口暴露的牙本质
目的:构建山羊实验性中度牙周炎三维模型,为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正畸结扎丝随机结扎山羊下颌一侧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颈部并机械性破坏牙周附着软组织,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