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英语听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教师必须把口语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以“听、说”促进“读、写”。笔者认为,口语教学应该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之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以说,兴趣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意识较差,不会制订明确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大多数学生都抱着“要我学”的态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上好每一节课,把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这样才能有效集中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才能使之成为乐之者。
  二、活跃课堂气氛
  1.精心、充分备课
  教学中需要的书面材料、图片、卡片、幻灯片,以及口语练习中可能遇到的生词、句型等,笔者都会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介绍丰富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能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的状态,丰富学生的口语表达内容。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尽量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接触英语的机会。如快速抢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提出问题,第二个学生作答,然后第二个学生提问,第三个学生作答,以此类推。哪一个小组先问答完毕,即为优胜组,笔者给予优胜组的学生以及在竞赛中表现良好的学生表扬和鼓励。这样一来,就能逐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想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把英语口语课变成表演课、聊天课、辩论课、采访课等。在这种非正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口语活动。如在教学完七年级下册Unit 8 Topic3 Section A Mid-Autumn Festival 之后,笔者在黑板上写下汉语拼音zhongqiujie,然后问学生:“What’s this? ”有的学生开始思考如何拼读,有的学生怪腔怪调地拼出了“中秋节”。这时,学生已是兴致高涨,笔者趁机告诉学生:“We can call it Mid- Autumn Festival.”同时板书Mid-Autumn Festival ,并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主题是用英语谈论中秋节。在这节课上,学生热情高涨,谈论积极踊跃,话题涉及面广,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重视其他辅助教学形式
  1.游戏
  精心设计游戏,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完关于身体的几个单词后,笔者让学生做“touch游戏”,即一个学生问,一个学生做动作。几轮游戏下来,学生几乎毫不费力地就记住了这几个单词。
  英汉句子的语言结构是不一样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句子,教师可以组织“连词组句”的比赛。如制作一些单词卡片,发给每组的学生,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卡片,迅速站好队伍,组成一句话,并读出卡片上的单词以及整个句子;或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给对方出题,最后选出优胜小组。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激励机制,表扬和奖励在练习中表现好的学生。不过,对于学生口语训练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也不能轻易否定,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2.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多彩,如英语晚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朗读竞赛、英语小短剧表演等。新编英语教材的许多课文都采用对话形式,非常适合开展这类活动。
  3.布置课后的延伸练习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或情境,让学生在课后练习口语,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学生为了多说和说好英语口语,就会积极主动地准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研究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使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到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恒兴中学)
其他文献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不少学生物理学不好,原因不是理
期刊
摘 要: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学生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此外,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也间接影响到国家的教育质量。在体育锻炼中,行为变化和心理因素都会有阶段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深刻影响。通过对学校进行体育锻炼阶段变化调查,更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行为阶段变化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
摘 要: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20多年的历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用新制度主义分析的理论基础,探讨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从理念向制度的转型过程,及其成为神话与仪式的正式结构,拥有合法性组织身份的制度安排。得出结论:观念层面:文化共识不足;制度层面:路径依赖严重。并提出相应建议:加强高校竞体内涵共识的文化建设;完善组织结构环境整合的制度建设。以期为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改革与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有更多优点,这已被大家所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