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班主任要深刻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塑性、个别差异性等,特别要深刻认识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性成熟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要及早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问题。
1.厌学心理
在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厌学现象,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学校、对老师态度冷漠。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严重者逃学、辍学。
厌学原因十分复杂。有的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目标极低而且单一,学业基础差;有的遭受到批评、指责和冷落,超过了他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以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的智力偏低,接受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基础差,有时虽有上进之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的是因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态度粗暴所致。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碍,自卑的学生感到自己无能,并且自感无力克服。表现为胆小,不敢与人交往,不相信有能力,不敢与人竞争,不敢抬头挺胸出现在同学面前,总是怨恨自己。自卑对人的影响是: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可能不大变得毫无希望,使自己不断走向退缩。
3.考试过度焦虑心理
学生参加考试应当有适度的焦虑。不同程度的焦虑,对考试有不同的影响。焦虑程度适当,有利于促进复习,有利于考出好水平。焦虑程度太低,会使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骄傲自满,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水平。焦虑过度则使学生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比较紊乱,看不清题意,解题容易出错,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二、探索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高中班主任灵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下面介绍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谈话法
谈话法是高中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是高中班主任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并给予正确的思想、学习、生活指导一种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高中班主任可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谈情感、谈学习、谈看法、谈困惑、谈失败、谈成功等等,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感到谈话时应该坚持“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疏导”的原则。为了提高谈话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高中班主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及谈心主题等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即严肃认真又宽松和谐的谈心氛围。二是高中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谈话技巧,用亲切自然,价值中立的态度倾听学生;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愿意与您交流,并伴随点头、微笑、关注的目光等积极的肢体语言回应学生。最后须注意,谈话后要把谈话中比较重要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和研究。
2.主题讨论法
主题讨论法是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让全班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的教育方法。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运用讨论法高中班主任应注意:一是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二是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并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与意见。三是讨论主题应是精心选择,针对班上出现的苗头有针对性开展讨论比班主任说教效果好得多。讨论主题如“中学生谈恋爱合适吗?”;“怎么与异性同学正常友好交往?”;“上课走神怎么办”;“失去学习兴趣怎么办”。四是小组讨论人员组成要合理搭配,如“男女”搭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有活跃分子的,能引发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五是组织的形式要生动活泼,符合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3.激励法
用歌曲来激励学生,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用名言来激励学生,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界上有两种动物能爬上山峰——鹰和蜗牛,鹰靠的是搏击长空的天赋,蜗牛靠的是不懈的追求”。叫学生自己写激励的语言在班上交流,并选出一些好的贴在教室里;用榜样激励学生,如洪战辉事迹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承担责任。
高中班主任是最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高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和支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采用适当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阳光、快乐的成长、对学习、对生活充满热情。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 131300)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班主任要深刻认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如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塑性、个别差异性等,特别要深刻认识中学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性成熟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要及早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可能产生的问题。
1.厌学心理
在中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厌学现象,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对学校、对老师态度冷漠。一提起学习就心烦意乱、苦闷、焦躁,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抄袭,考试舞弊,严重者逃学、辍学。
厌学原因十分复杂。有的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目标极低而且单一,学业基础差;有的遭受到批评、指责和冷落,超过了他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以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的智力偏低,接受能力较差,造成学生基础差,有时虽有上进之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的是因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态度粗暴所致。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区别。这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碍,自卑的学生感到自己无能,并且自感无力克服。表现为胆小,不敢与人交往,不相信有能力,不敢与人竞争,不敢抬头挺胸出现在同学面前,总是怨恨自己。自卑对人的影响是: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使可能不大变得毫无希望,使自己不断走向退缩。
3.考试过度焦虑心理
学生参加考试应当有适度的焦虑。不同程度的焦虑,对考试有不同的影响。焦虑程度适当,有利于促进复习,有利于考出好水平。焦虑程度太低,会使学生对考试满不在乎,骄傲自满,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水平。焦虑过度则使学生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比较紊乱,看不清题意,解题容易出错,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二、探索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高中班主任灵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下面介绍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1.谈话法
谈话法是高中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关键,是高中班主任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内心世界,并给予正确的思想、学习、生活指导一种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为了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高中班主任可以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谈情感、谈学习、谈看法、谈困惑、谈失败、谈成功等等,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感到谈话时应该坚持“尊重、理解、信任、保密、疏导”的原则。为了提高谈话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高中班主任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及谈心主题等科学地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即严肃认真又宽松和谐的谈心氛围。二是高中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谈话技巧,用亲切自然,价值中立的态度倾听学生;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引导学生愿意与您交流,并伴随点头、微笑、关注的目光等积极的肢体语言回应学生。最后须注意,谈话后要把谈话中比较重要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看法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和研究。
2.主题讨论法
主题讨论法是在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让全班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的教育方法。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即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运用讨论法高中班主任应注意:一是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进行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积极发挥组织者、调节者的作用。二是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讨论,并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与意见。三是讨论主题应是精心选择,针对班上出现的苗头有针对性开展讨论比班主任说教效果好得多。讨论主题如“中学生谈恋爱合适吗?”;“怎么与异性同学正常友好交往?”;“上课走神怎么办”;“失去学习兴趣怎么办”。四是小组讨论人员组成要合理搭配,如“男女”搭配,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能畅所欲言,观点容易一致;有活跃分子的,能引发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五是组织的形式要生动活泼,符合主题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3.激励法
用歌曲来激励学生,如“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用名言来激励学生,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世界上有两种动物能爬上山峰——鹰和蜗牛,鹰靠的是搏击长空的天赋,蜗牛靠的是不懈的追求”。叫学生自己写激励的语言在班上交流,并选出一些好的贴在教室里;用榜样激励学生,如洪战辉事迹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承担责任。
高中班主任是最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高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和支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采用适当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阳光、快乐的成长、对学习、对生活充满热情。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