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体验 促进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可以激活课堂的学习气氛,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本中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别从情景体验、游戏体验、生活体验和合作体验四个方面,提出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44-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张英,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但是生硬的知识输入方式,会导致小学生看似明白了一些数学原理,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依然缺乏灵活多变的学习能力.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将一些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体验的一种学习过程.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引导者.通过各种丰富有趣的数学体验形式,学生们可以在亲身感受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一些数学教学难点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迎刃而解.所以,本文结合自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具体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体验式学习的主要方法.
  一、情景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生性活泼,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环境也可以成为制约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一些数学知识教学中,为了带给学生真实的数学体验,或者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数学教师可以创设对应的数学情景进行体验教学,借助情景体验的过程,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这样安排:选取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运动的情景,比如在平移的运动演示中,可以列举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旅游景点运动的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比如在关于旋转的运动演示中,可以列举学校窗户的开关动作、儿童玩耍的风车等;比如在关于轴对称的图形演示中,可以列举蝴蝶的标本、天安门的外观、飞机、京剧的脸谱等.将这些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图形运动元素,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成动态的展示效果,学生们就像观看一场表演秀一样,欣赏各种与数学图形运动有关的知识.
  通过这种创设情景体验的学习方式,将书本上枯燥的图形移动轨迹转化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一些情景元素,而且借助多媒体创设出的动态演示效果,更是带给学生直观生动的观看享受.这样丰富多彩的情景体验方式,会成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课堂教学中.
  二、游戏体验,提高学习探究
  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一种玩耍方式.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迎合小学生的学习喜好,将书本的教学内容与游戏体验衔接在一起,引导小学生在玩耍中完成数学知识的认知.而且,游戏体验的方式也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互动和探究意识,激励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比如,在关于《确定位置》的课堂教学中,本章节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掌握“数对”的判定方式,准确找出对应的位置.在前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电影院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們了解了关于“数对”和具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生具备初步的位置判定能力之后,为了加深他们对于“数对”的理解,数学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游戏体验活动:组织班级中的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教室中的座椅位置一共有几排几列,然后教师根据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随机报出一个数对组合,如(2,5)的数对报出来后,那么对应这个位置的同学可以主动站起来.如果在教师报出一个数对之后出现了两名同学都起立的情况时,就邀请班级中的学生通过谈论探究的方式决定哪个同学才是正确的位置.同样,这种小游戏也可以创设成模拟电影院座位的方式,教师组织班级中的学生自己绘制一张电影院的座位图,然后同桌之间开展互问互答的游戏环节:比如一位同学说出(7,10)的位数后,另一名同学就要在图纸上快速找出对应的座位位置.
  通过这种将课堂数学知识转化为小游戏体验实践的方式,学生们对于课时中的数学理解就不再是单纯停留在书本上这么简单.他们在玩游戏的环节中,随时都会应用到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数学知识,经过这种边玩边深入探究的学习体验过程,小学生关于课时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会更为深刻.
  三、生活体验,提高学以致用
  新课标改革后,提倡将数学与生活衔接在一起,注重对学生生活数学技能的培养.所以,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教过的一些数学技能与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场景结合在一起,通过生活化的体验学习方式,引导小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同时也能更好地将自己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小学生学以致用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在学生们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结构、含义、应用方式之后,数学教师可以选取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创设扇形统计图的课堂作业.例如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种小学生爱吃的食物,比如汉堡、炸鸡、披萨、冰淇淋、牛排等,然后对班级中学生的饮食喜好做出人数统计.得出具体的人数数据后,将这些数据公布到黑板上,并要求学生根据以上美食统计结果制作对应的扇形统计图.或者,数学教师也可以选用小学生喜欢的明星、歌曲等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对应的统计图设计体验活动.
  由于选取的统计内容都是小学生喜欢的元素,所以大家的课堂热情非常高涨,每一个人都积极回答自己的喜好,然后通过引导小学生自己统计、分析、制作统计图的体验过程,引导小学生明白原来自己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到数学知识.借助这种实践性的锻炼应用过程,小学生的数据统计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四、合作体验,提高学习思维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于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独立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方式,小组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合作体验的学习过程,不仅带动班级中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而且各个成员之间的数学见解和思想也能给其他人带来启发,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可以说,合作学习体验的开展可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比如,在关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堂教学中,其中有一个教学内容会涉及到三角形的几种特殊情况,比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在关于这部分的认知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已经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简单接触过三角形的外形特征、判定标准等内容.所以关于这三个特殊三角形的特征讲解并不建议直接展开,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合理的学习小组,然后,引导每一个小组按照老师演示的方式,分别剪下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纸板.前提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各个小组利用自己的探究方式,找一找这些三角形都有哪些特点.比如,有的小组通过角度的测量、三角形边长的测量对比,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如下特点:两个底角的度数相等,而且两个底角边长也相等.同样道理,其他有的小组也慢慢发现了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特殊特征.也许每一个小组的探究方式不一样,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通过这种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教师将一些原本应该口头讲述的课本内容,转化为小组合作探究的体验学习过程.学生不再是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在集体合作的引导下,一起主动探究发现本课时中的数学奥秘.而且通过合作体验的学习方式,学生们的思维空间被彻底打开,借助自主思考和探究也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
  体验式学习尊重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迎合了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不再将课堂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更注重引导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学会放手,并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些丰富多彩的体验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才能让小学生在边体验边学习中感悟到数学世界的奇妙之处,引导他们更加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1]黎明静.实施整体化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35.
  [2]龚贞祥.小学高年级数学体验式学习的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76-77.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圆的知识属于几何问题,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位教师引导同学们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同学们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为后续学生的高难度学习提供更大的帮助,让同学们掌握解决基本几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圆;教学实践;策略;举例  中圖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26-
摘 要:任何学科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背景文化,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活跃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促进综合素养.数学教师需要改变固化的教学模式,将数学文化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点亮数学课堂.  关键词:文化;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38-02  收稿日期:2021-04-
摘 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也是最关键的教学任务,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学习能力,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情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46-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下各门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关系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以及良好学科品质形成,加强其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出发,就如何优化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重点研究,旨在可以助力有效物理课堂构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
摘 要:有理数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起点,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可帮助学生形成数感及符号意识,因此学好有理数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苏科版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有理数,通过比较有理数的概念导入、定义、应用及拓展过程对比学习过程的差异,以直观认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便于学生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人教版;苏科版;初中数学;有理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更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就要积极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做出改进,尝试着应用微课模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就给与学生更多接受逻辑锻炼的机会,确保他们能够从小就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34-02  收稿日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