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儒家礼文化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jhvherjknv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文化一直是伴随着社会文明的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开放化和多元化,公民的生存空间得到极大的扩展,物质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儒家礼文化占据中国传统社会政治、文化、道德领域的主导地位,对于构建大学生当代礼文化具有可行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礼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95-01
  在当代社会,礼学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社会信仰,同时还折射着深厚中华文化底蕴,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弘扬儒家礼学文化是平衡经济与精神文明发展,建设现代道德体系的题中之意,在社会道德建设问题中,重建礼学道德体系势在必行。
  一、重建礼文化体系的原因
  1.礼文化的亲和性
  中国传统礼教具有建立于亲权基础之上的亲和性,即礼教本身是服从亲权,孝敬父母,并将这一原则上升至尊敬一切可以视为父辈的人,而被尊重着应该以这种尊重还报其尊重着,并由此构成礼教,并最终达到国治民安的政治目标。
  2.礼文化的义务性
  “一个儿媳妇是否每天早晨为婆婆尽这个或那个义务”,在西方人看来“这事的本身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只要削减这些习惯的一种,你便动摇了国家”。礼教的实施也有助于中国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义务之心[2]。
  3.礼教具有利他性
  礼教的利他性特点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与信赖,各自承担起对对方的义务。若以此来统一国民的道德标准,防微杜渐,就能使社会风尚变得纯良,而中国古代正是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对于防范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也具有积极意义[3]。
  4.礼文化的易知性和易行性
  “礼教里没有什么精神性的东西可言,只是一些通常实行的规则而已,比智力上的东西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打动人心。中国的立法者不是从人类将来可能享受的和平状态去考虑人类,而是从适于履行生活义务的行动去考虑人类[4]。”这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重建当代“礼”文化体系的方法
  1.树立传统亲权观念
  传统家礼的尊重和执行与在社会中对礼的尊重和执行是一致的。在家庭中养成的重礼的习惯与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礼教对于大学生重塑家庭美德至关重要。
  2.重树忠信美德
  首先,培养国家栋梁的“名节”思想,德高望重的候选人优先考虑,迫使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其次,唤醒大学生以人民公仆为榜样,上行下效,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3.重树“和”的价值观念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儒家礼教思想最重要的部分。儒家“人和”思想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大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之间,需要重提礼教文化,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融通的人际交往,达到提人利己、宽和处世等和谐友爱的精神。
  4.培养青年“礼”的精神
  对于青年的德育工作是构建现代“礼学”,保持“礼学”精神延续的重中之重,“礼”的精神只有通过教育手段才更容易灌输给大学生。首先要加大传统文化在必学科目中的比重,提高教师人文素质,重视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次,改变宣传媒体的不良风气,不让不健康的文化成分侵蚀青年的灵魂。
  本文对于重建礼文化进行理论性探索,认为当代礼文化体系的重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礼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亲和性、易行性、易知性、利他性,能够使人保持义务心和责任感,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提供持续而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熊华敏. 关于《礼记》中的教育思想[J].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z2): 94-95.
  [2]Heslep, Robert D.王邦虎译.美国人的道德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史晓宇. “礼”的教育演化及内涵[J]. 学术探索, 2002 (4): 82-84.
  [4]邹昌林. 中国礼文化[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政治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涉及到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更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与此同时,高中政治教育却面临很严重的问题——政治话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枯燥乏味,是很多中学生所不喜欢涉及的科目。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政治课堂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以激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政治水平。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就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意义,误区及其实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政治 生活化 意义 误区 实施  【中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冶的8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典型的反封建代表作品,是五四精神的赞歌,但这一理解显然被局限在了一元化的五四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结合作者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掌握英语这项技能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众所周知,由于脱离英语语境,许多中国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只会埋头做题,而在听力口语方面十分薄弱。听力作为传统的“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之首,其地位可见一斑。本文主要探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应对方法,以期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听力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品德课堂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尊重学生道德成长的规律,营造一个充满乐趣和绽放生命之花的场所,让每
8月5日20时,我辗转赶到云南鲁甸县龙头山镇。此时距离“8·03云南鲁甸6.5级地震”已是51个小时。8月5日至11日,我在灾区一线采访、记录了一件件与“抗震救灾”相关的人和事…
【摘要】初三政治课的教学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即将走向高中的初三学生来说,他们的价值趋向、是非观念、人格完善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以分数、强迫记忆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初三学生对政治课程的认知只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难以接受的状态,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来提高初三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已成为初三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生理原因,初三学生叛逆心理强,不喜欢教条主义,所以在初三的思想政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灵魂,当今我们正处于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我们国家从很早之前就一直提倡创新,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方面是我们国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国家如今的教育模式,这些都是阻碍了我们国家创新思想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课程 政治教学 发展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