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会想办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多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时如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旨在改变过去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要使班級、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而发挥作用……它有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然而,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是没有合理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可把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等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均匀的将6~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本文就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进行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复习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可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现在的学生,若只是单纯的知识再现,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接受不了,毫无效果可言。故而,我在进行复习课时,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前安排学生完成知识结构的整理,要求小组长监督且检查完成情况,在组内选出相对较好的知识结构展示在小黑板上(各小组都有一块小黑板)。课堂上进行展示后,由优胜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知识结构的点评,从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明确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抽查,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深化了课本内容,锤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达到了复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还能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授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探究:如学习《电场线》时,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微屑就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起来,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应该注意这个实验只是用来模拟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师: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特点我们已经知道,请同学们观察电场线的方向是从哪里指向哪里?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思考讨论: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组长检查后归纳本组所获展示在小黑板上,课堂上进行展示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解疑)通过预习学生基本了解电场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此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画电场线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案,探究案旨在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探究。
三、训练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会有这种现象:课堂上反应挺快的学生,自己一做题常出错,有时甚至感觉到无从下手。习题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事先做好训练案课前让学生完成。课堂上先让B层次的学生公布自己的答案后,各组合作交流,接着将无法解决的题号展示在小黑板上,由A或师引导解疑。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独立与合作中提高自己,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设计训练案时,考虑基础题让大部分学生感受成功,适当增加提高题让B层学生有向上跳的欲望,激发其参与合作交流,再增加少量新题型和综合题让A层学生有成就感。
切忌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此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什么什么”等等。形式上是很热闹,可学生仍然是独立的个体,小组成员各自以自己为中心,其思想没有在本组内得到共享。可见提出问题后,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组长根据组员特长进行协调分工,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把握好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搞合作学习。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从是否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是否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尝试、是否善于发表个人看法、听取意见来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每个成员体现出在小组中的价值,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广阔的,我们应该找出有效的分组方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总之,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淑媛.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作者简介
高丽英,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高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旨在改变过去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要使班級、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而发挥作用……它有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然而,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并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出现这种情况的首要原因是没有合理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可把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等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均匀的将6~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本文就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进行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一、复习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可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现在的学生,若只是单纯的知识再现,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接受不了,毫无效果可言。故而,我在进行复习课时,就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前安排学生完成知识结构的整理,要求小组长监督且检查完成情况,在组内选出相对较好的知识结构展示在小黑板上(各小组都有一块小黑板)。课堂上进行展示后,由优胜小组选出代表进行知识结构的点评,从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明确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抽查,通过他们排难解疑,带动全班,深化了课本内容,锤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将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达到了复习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同时还能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授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探究:如学习《电场线》时,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针状结晶或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微屑就按照场强的方向排列起来,显示出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应该注意这个实验只是用来模拟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师: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特点我们已经知道,请同学们观察电场线的方向是从哪里指向哪里?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课本思考讨论: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组长检查后归纳本组所获展示在小黑板上,课堂上进行展示点评,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解疑)通过预习学生基本了解电场线的定义及物理意义,此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画电场线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案,探究案旨在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探究。
三、训练案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会有这种现象:课堂上反应挺快的学生,自己一做题常出错,有时甚至感觉到无从下手。习题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事先做好训练案课前让学生完成。课堂上先让B层次的学生公布自己的答案后,各组合作交流,接着将无法解决的题号展示在小黑板上,由A或师引导解疑。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读题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独立与合作中提高自己,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在设计训练案时,考虑基础题让大部分学生感受成功,适当增加提高题让B层学生有向上跳的欲望,激发其参与合作交流,再增加少量新题型和综合题让A层学生有成就感。
切忌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此时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什么什么”等等。形式上是很热闹,可学生仍然是独立的个体,小组成员各自以自己为中心,其思想没有在本组内得到共享。可见提出问题后,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组长根据组员特长进行协调分工,取长补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把握好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搞合作学习。日常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成功乐趣,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从是否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是否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尝试、是否善于发表个人看法、听取意见来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每个成员体现出在小组中的价值,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无形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广阔的,我们应该找出有效的分组方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任务,采取不同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总之,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乐趣,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淑媛.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作者简介
高丽英,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