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前瞻性收集因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80例。根据术中病理,将患者分为前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n=45)和对照组(n=35),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非前哨淋巴结侵犯情况,次要观察指标为两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病死率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前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组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91.11%比28.57%,χ2=33.321,P<0.001);3年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降低(57.78%比88.57%,χ2=9.114,P=0.003);3年病死率显著增高(17.78%比2.86%,χ2=4.390,P=0.036);术后1年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78.43±12.43)分比(87.54±11.89)分,t=11.324,P=0.000]。
结论前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预测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和非前哨淋巴转移的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