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信回复的思考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的一天,微信提示音响了一声,我自然地拿出手机,提示灯在不断地闪烁。网络时代像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都会接收到许多信息,我不以为意地打开手机,手指轻快地滑动着屏幕,一位朋友回复了我在朋友圈发的一条微信,我不假思索地点开我在朋友圈发的那条微信。这条微信我是从朋友圈中转发而来,内容是一家网络求助平台“轻松筹”发布的一条个人求助信息,信息中求助人详细描述了自己三岁女儿遭遇严重车祸,为给女儿治病本不富裕的家庭就此陷入困境,但治疗费却还远远不够,通过“轻松筹”平台向好心人士发出的求助信息。在朋友的微信回复中只有短短五个字,“你认识她吗?”看到回复内容我心里飘过一丝凉意,不禁有些伤怀感叹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度。其实我的这位朋友和我相当熟悉,他在慈善系统工作多年,平时也经常给一些困难的朋友捐过款,即是一位慈善工作者又是一位慈善参与者。稍稍思考后我慢慢理解了他这么问的缘由和无奈。他的本心是想帮助这个陷入困境的家庭,但对事情的真假不知可否。其实我朋友的这种想法也是现在很多人同样的想法。针对现今社会各种社会乱象他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很正常的。
  就在2016年年末,微信朋友圈被一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笑笑的故事刷爆了,几天内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总额达到二百多万元。后来此事被爆出,事实与发贴者描述不符,背后企业推手搞网络炒作,患病小女孩父亲骗取网友爱心等等负面的消息,几乎一瞬间在微信朋友圈迅速传开,各种媒体也纷纷行动起来,深挖掘,造热点,炒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许许多多网友愤怒和斥责,更有情绪激动的网民放出以后再有此类事件绝对不捐的言论。
  近几年网络骗捐诈捐等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是对人性道德底线、诚实信任的一次考验一次冲击。再加上媒体的炒作渲染,无形中把这股负能量加倍放大,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负面影响。我个人观点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心存善意的人来说,做事情应该简单点,只要出于本心出发点是向善的就好,我们作为社会中小小的个体,能力是有限的,好多事情的真相我们在第一时间根本无法得知,所以不必考虑求助信息本身的真相,有能力的就伸手帮一下,真的假不了假的永远也真不了。那些自作聪明娱众于私者,一定会受到惩戒,这是社会规则更是自然规则。《薜蕙集解》讲“世之禁网虽密,然人多幸者(侥幸逃离),惟天网恢恢广大,有若疏而不密,而为恶之人,无有能逃也。”道教典籍大多的因果报应之理告戒众生。《太平经合校》讲“人心善守道,则常与吉;人心恶不守道,则常衰凶矣。”(人心善良,守护大道,就会常常得到吉祥;人心凶恶,远离大道,就会常常衰退凶败。)《墉城集仙录》讲“行善益算(延长寿命),行恶夺算(减少寿命)。赏善罚恶,各有职司(都有專职部门管辖)。报应之理,毫分无失。
  所以说我们不能因为几次事件产生的负能量,就否定了对其他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受助者产生心理的抵触或产生出这又是什么阴谋的论调。不要过于被这些负能量而影响我们自身的善良。如果被这样的负能量长期影响着我们,那又成了摔倒的老人没人敢去扶,看见路边要饭的就说是骗子,看见上不起学在地上写字筹钱的就说是在演戏骗钱。看问题总是带有阴谋论,当有一天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其他人也有可能第一时间考虑的是阴谋论。总考虑阴谋论,只会让自己的心胸狭隘,缺失阳光,社会负能量的暴涨。《老子·四十七章》讲“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得)善也”。(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
其他文献
6月1日下午,由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八旬老太葛慧兰设立的100万元未来基金首次发放仪式在江苏共创草坪工业园区举行。葛慧兰女士及有关领导、基金会志愿者向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68名中、小学生颁发了6.8万元奖学金。  葛慧兰女士是普通农民,平日以乐善好施闻名乡里。去年10月,是葛女士的80寿诞,亲朋好友都要来庆贺。这让大事小事从来不讲排场、不受礼金的家庭犯了难。尤其是葛慧兰的3个儿子都是公司董事长,特别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心声。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和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就是有着美好愿望并付诸
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号召,从2011年11月开始,陕西省慈善协会联合省教育厅实施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项目。这一教育经过十校试点、千校实施,到全面推广,历时七年,如今已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全省80%的中小学校,近400万师生参与了这一教育活动。五月下旬,省教育厅、省慈善协会又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推进会”, 用总书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方略,把中小学慈善文化教育作为新时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德育人
雪中送炭心留暖,赠人玫瑰手留香。临近元旦春节,虽然北方的天气已经渐渐变得寒冷,但是在慈善的阳光下,雄安新区的困难群众在冬日里却感到了一丝丝暖意。  慈心献真情,善举暖万家。近日,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活动走进雄安新区,该活动由中华慈善总会、河北省慈善总会共同组织,向新区三县贫困群众送去慰问金、大米、食用油、羽绒服等爱心物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此次“慈善情暖万家”雄安新区扶贫济困活动的
我们接受了海盐县慈善总会邀请,采写双残户徐连宝家庭慈善救助脱贫的任务后,从县城出发,一路打听去武原镇城南村徐连宝家的走向。当村民手指着那扇围墙门说,那就是徐连宝的家时,让我们感到惊奇又惊喜。她家是全县有名的多灾多难双残家庭户,在我们的想象中,房屋肯定破烂不堪。可眼前,她家的房屋完全可与四邻农家媲美。  我们轻轻地推开那扇没有上插销的围墙门,狗叫声中,一位50多岁的男人走到了我们身边,他是徐连宝的丈
中庸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对于作者刘国林,中庸此语正能说明其为人行事、养生就学的风格和状态。在其43年的工作经历中,刘国林自述先后供职于军队、军队理论研究机构、部委机关、媒体等10个机构,从事过军人、教员、学院院长、记者、报社总编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公务员等多种职业。在多次的职业转换和角色更替中,他始终以平常心面对新的挑战,从不偷懒,干一行、爱一行、
记不清这是玉林的第几本书了。而且,坦率说我开始也没太看重。但一展卷,就不能不刮目相看了。  首先,其架构就不仅承载着中国慈善史的厚重,还囊括了从创始到成熟的重大历史之事件。这当中,我更感兴趣的自然又是发生在历届16位老会长身上那些感人的故事。  如中华慈善总会首任会长崔乃夫,早在童年就因老家昌平大灾见有人搭棚舍粥和1937年战乱中又有人设难民救济所使水深火热的灾民得生存,对慈善事业就有深刻的体验与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乡村教师:镜头里关于留守儿童的记忆”。这位乡村教师用相机记录了他们的生活瞬间,有苦恼亦有快乐,有悲伤也有无奈……这一张张照片都是黑白的,但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直击你的内心,触动你的心灵。恰逢此时,岁末年关,让我想起这个群体,这些孩子。总有人在想念,总有人在关怀,为他们送去爱心,为他们带来温暖。中华慈善总会就是那送温暖的人。  2015年11月,中华慈善总会为积极响应国
“慈善文化进校园”是宁波市江东区慈善文化“四进”中的一部分,对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3月活动启动以来,慈善文化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传播,区慈善总会与区教育局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丰富内容,推进了活动的持续开展,促进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增强和和谐校风的熏陶,也涌现了不少慈善文化品牌和优秀的活动典型。  以营造氛围感染人,形成耳濡目染的慈善环境。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必须加强企业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深入推进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近两年来,台州市黄岩区广泛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着力引导全区师生以善言善行做善事,以善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