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纵横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学习中,我常常用十字架来比喻学生演唱时需要的全身气息贯通、腔体打开的感觉,来引导他们获得真假混合、通透、饱满、具有民族特色的声音。我认为,“纵”与“横”在声乐唱法中都不能忽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关键词】声乐;“十字纵横论”;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十字纵横”,是指演唱者在声音训练中,歌唱腔体纵向打开与横向舒展形成“纵”和“横”相支撑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全身歌唱的状态。“纵”是指建立歌唱的通道,讲求上下通畅、腔体打开、气息贯通,达到混合声的运用;“横”是歌唱中的笑,是通道中的笑、在支点上的笑,目的是达到上口盖软腭的抬起和打开,获得调整声音色泽的效果。
  一、声乐“纵与横”教学
  歌唱者吸开腔体时要感觉仿佛有一个十字架支撑在歌唱腔体中,“纵”中有“横”,“横”中有”纵”,达到上下通畅,空间饱满,腔体稳定的一种状态。
  “十字纵横论”对于练声曲八度的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有的学生用“o”“u”口型练习,我是不提倡用“o”“u”口型唱歌的,这样容易进入声音的误区,使声音窝进去了,这种问题就出在横向。这时要试着将嘴巴放松,把笑肌抬起,心里想着“u”就行了,咽壁不能往后倒,也不能往前上方顶,保持通道的形状垂直无障碍,气息在下面拉住,嗓子不要用力。只要注意“横”加长了的同时,“纵”不能变短(意思是声音既要有宽度,又得上下通道贯通),就会获得平衡协调的声音。我在教学中,当学生通道中的“横”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便让:试着把笑肌抬起,同时注意嘴巴放松,当嘴巴僵硬,不够舒展,声音效果就带有强制性;当声音正确时,嘴是被共鸣推开的,是自然的不带有刻意性的。就像有的学生声音虽然不错,可是嘴上有力量,从训练的角度来讲,还要引导其放松,因为嘴紧时出来好的声音是有弊端的,力度太强,容易重。有了一定松弛度以后,在演唱字多、节奏快的歌曲时才能轻松应付。这时不仅纵的“u”对了,同时也有了横的感觉。在保持“u通道”的同时抬起笑肌,不管嘴是怎么动的,笑肌都不能落下来,这样才能得到“纵”中的“横”。
  还有的学生,高音的时候声音容易飘(气息浅),那么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感觉身体里的通道中纵横相互支撑,往脚后跟说响,保证气息的纵向通畅,这是气息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高音,更要往脚后跟唱响。哼鸣要往头顶哼,练声的状态一定要选择大哼鸣,好像喉咙里面是蒙古包,也就是进入哈欠的感觉,不追求亮,先追求通。在课堂中经常有“站在云上看人间”来比作十字架的歌唱感觉:人站在高处向下俯视说话时,他的气一定是落下来的,支点也是在下面,这也说明了十字架的通道感。所以说,我们在演唱中绝不能提气。另外在歌唱时,可以想象自己是海边的礁石,不管再大的浪打过来,都丝毫不动;或者是参天大树,脚下生根数十丈,树立风中永不倒。
  二、“十字纵横论”在教学中应用实例
  《桃花红杏花白》这首歌曲在演唱时,有的学生笑肌抬多了,即“横”向力量太多,会造成聲音位置偏低,影响了纵向的发展和“u通道”中气息的贯通。这时我指导学生先把声音竖起来,想象“十字架”中的“纵”,要始终保持纵向的贯通,把上口盖打开的同时嘴巴放松,咬字保持哼鸣的感觉向脚后跟叹气,不要往上或往前顶,也不要往后倒。然后做到纵中有横,微抬里笑肌,这样才能笑在通道中、笑在混合声里,使嗓子放松、气息通畅,但是同时要注意,放松不代表松懈,放松的同时要保持腔体的打开。如果笑得太大,通道就有了多余的横向拉力,把通道堵住了,上下气就搭不上;这时气息如果在上面,就会感觉提气,气息如果在下面,就容易使声音压得很低,气息不流动,声音也就不通畅。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就说明纵向不够,要多注重“纵”,把腔体打开,再搭上气演唱。总之,笑在通道的位置要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来决定,这样才能做到纵中有横,达到全身歌唱,又不失学生的演唱个性和作品的风格特色。
  又如,学生演唱《兰花花》的时候,在对这首歌曲的演唱能力训练上,还运用了让歌唱者调整声音色彩明暗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让学生通过声音色彩与厚度的调整,塑造出从十几岁到四十多岁不同年龄的兰花花。在这个练习中,随着兰花花年龄的增长,纵的气息就要不断加深,在唱到四十岁的兰花花时要运用大哼鸣,气要放下去,而且要放得更深,纵向的东西更多。最后在保持四十几岁声音状态的基础上还要将支点调整为小支点,塑造出十几岁兰花花的角色的声音,不仅锻炼了学生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变换声音音色和强弱的能力,而且还体现出了歌曲《兰花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的艺术特点,增强了全曲的艺术表现力。这就是十字纵横论在音色调整上的作用。声音要往后走,仿佛走进了一个很深的宅院,先是前院、客厅,然后是走廊、后院,再后院。再后院就是指院子的纵向深度,这就是音色的厚度问题。有的时候厚度不够,气就容易浅。因此纵向的声音训练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要牢固掌握。
  三、结语
  使用“十字纵横论”混合声的唱法,体现了中国声乐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中国声乐是在借鉴、继承和发扬中不断自我完善的。
  参考文献
  [1]杨立岗.声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编.音乐教育论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身体平衡能力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技能之一,与前庭功能、小脑、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协调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最近几年,幼儿的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幼儿存在较为严重的动
【摘要】流行舞走进中职课堂,符合当前社会的形式和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但是如今社会上的流行舞良莠不齐,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健康的学习流行舞,并让学生以中国主人翁的态度,将流行舞中国化,创建中国式流行舞,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中职生;现代流行舞;正确引导;流行舞中国化  舞蹈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远古时期就开始的图腾舞、祭祀舞到现在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推出的各类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筝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古筝音乐之所以呈现多样化,不仅是受到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人文风俗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古筝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对于古筝演奏技巧来说,弹奏指法、演奏者的肢体语言以及演奏者的气息所呈现的差别都能影响最终呈现出来演奏效果,因此只有完全掌握这些技能,才能让古筝演奏更加完美。  【关键字】古筝;演奏技巧;探析  一、认识古筝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是
【摘要】我国的二胡作品拥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文化底蕴,丰硕多彩,博大精深,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催化作用下,中国艺术苑绽开了嫩绿的蓓蕾,二胡作品成为了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举措,辉耀华芳、绽放异彩。新时期下,只有将二胡作品的继承和发展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促使二胡艺术实现质的飞跃,腾飞世界。基于此,文章通过对二胡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二胡作品继承和发展的创新举措
节奏作为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不但作为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还能够有效增强音乐的感染力与魅力。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小学低年级音乐教
【摘要】音乐与经济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音乐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是音乐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经济与音乐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经济与音乐的相关性,并对经济与音乐文化的融合發展进行具体分析,为未来经济与音乐相关性和融合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济;艺术;相关性;融合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经济代表国家、企业、个人的收支情况,能够
近几年来,关于《尔雅》的研究在包括专用词和通用词、词义系统、语义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关专著与论文数量可观。我们应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散思维,
音乐教育能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音乐作品可以在无形中吸引学生,在潜意识中音乐内涵已经浸染了学生的情感、品德和喜好。本文以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为基础,探讨其中渗透德育教
【摘要】声乐的基础教学是为了让学者学到更专业的声乐知识而存在的教学,对于中专学校中的声乐教学来说,利用这种声乐的整体性基础教学法,能够有效的让这些初学者了解到关于声乐的这门艺术,教师将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系统化的统一讲解和演示,再进行声乐基础知识的整体化教学,有助于准确且快速的达到声乐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中专;声乐;整体基础教学  在声乐的基础教学中,囊括了声乐中的各种元素,声乐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