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研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动漫教育发展如火如荼,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增强职业技能的动漫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研究工作也在不断推向深入。其中.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受到广泛的重视。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更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职业岗位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动漫教育培养高等职业技能型动漫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工作室制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项目化
  【中图分类号】J218.7-4;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83-01
  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正成为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项目化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校企合作企业或任课教师所提供的一个个实际项目任务或虚拟项目任务,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咨询、辅导、答疑解难等服务。学生为顺利合格的完成项目任务,就不得不认真了解和把握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诸如信息收集、方案制订、组织实施等环节的基本要求、技能性要求以及突发问题的应对措施。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具有鲜明的技术与艺术结合特征,尤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一、当前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
  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与本科院校传统的动画专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类似专业的办学经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陈旧,课程体系极不完善,加上条件设施的欠缺以及教师行业实践经历的缺乏,导致高职人才培养的高级技能型特点不能体现。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相差甚远口。分析高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脱轨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熟练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二维或三维动漫画作品设计与制作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而现实的情况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无法适应动漫企业具体岗位的要求,缺乏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能力: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不适应专业教学的发展需求课程开设过于陈旧,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合理,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实践性;三是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教师都是转型而来的,缺乏从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经历;四是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训设施不足。
  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推进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应深入研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200~16号)文件精神,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业内涵建设、实训中心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先进行一些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变化。
  三、实施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
  要切实做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符合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并取得一些具体成果,就要瞄准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从课程项目化教学目标设定、课程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手段与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教学环境和运行机制配套等环节加以整体设计。
  (一)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项目化课程目标
  进一步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联系,依据相关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和具体的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各项目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动漫设计与制作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设定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创意表达能力,熟练的数字媒体技术操作技能。了解相关的设计行业规则与管理,能从事创意产业设计、服务、管理一线的相关职业,能自主创业,懂艺术、强技能的动漫设计与制作高技能人才”。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项目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应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校企合作动漫公司、企事业单位或有关动漫比赛设计任务为载体,实现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训中心运作公司化;教学评价市场化”,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职业教学特点。
  (二)按照工作流程系统化要求,整合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项目化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对动漫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就业岗位进行定位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动漫作品前期策划设计、中期制作加工、后期特效、合成渲染输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确立动画、原画、创作设计、影视动画后期处理等几个能力模块。以真实动画作品创作、制作或服务项目为载体,构建项目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构建一支项目化教学意识鲜明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通过到相应的校企合作企业参加不同形式的技能培训与锻炼,了解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状况、熟悉企业化运作的流程,提高对岗位职业技能认识,在教学工作才能有意识的结合项目任务,开展教学活动。
  (四)利用实习实训教学平台,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利用校内实习实训中心、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等生产性工作环境,以真实设计制作任务为载体,并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能力、特长情况等组成不同的制作小组。开展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建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学生按项目设计与制作流程完成学习任务。完全打破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扣人才市场需求。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研究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是高等职业教育鲜明职业技能培养特色的体现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素质。真正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事实证明。基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极具针对性的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同时针对这种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探索应不断推向深入。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亚投行的成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通信市场在不断扩大。通信企业的不断增加,通信市场的完全竞争态势已开始显现。KT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主要客户是国内电信运营商,自成立以来,KT公司在每次行业变革和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但受到经济环境的变化、客户采购模式的变化、行业的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KT公司也面临着发展困境,近三年来KT公司销售业绩接单数和回款数逐年下滑,KT公司提出竞争战略需
摘要:  高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具有很多其他学科没有的特点。不管是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还有以后的工作当中,计算机信息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说,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把握好这门学科的特点,选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的一些常识,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  高中 信息 技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摘要】科学素质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关键词】科学素质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08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突现,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具有更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1  听力是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中的领头羊,与说、读、写、译相辅相成,互为渗透。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听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者对所听语言的关注度、理解程度和听懂语言材料量的多少。目前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视度不够、心理素质差、
根据1999~200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太湖站常规监测及周年实验资料,研究分析了影响太湖梅梁湾水体透明度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因素
随着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经济发展,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的损失也愈发严重。因此,保证地震中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发生毁坏及倒塌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摩擦耗能减震技术以及粘弹性耗能减震技术属于被动控制范畴,目前已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验证了两者良好的耗能减震效果。传统摩擦阻尼器只具有单一的摩擦力,难以设定合适的摩擦力:若摩擦力过高,将给结构提供过大的刚度,且小震下阻尼器耗能很少;若摩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82-02  建议1,每次出现过生日的场面,我们几十年来就一句“Happy birthday!” 这么多编辑,是否可以添加“Many happy returns!”(长命百岁、祝您长寿!在麦克米伦1780页,可能尤其用于年长者)?这样既学习了新用法、又教育孩子尊敬长者,这是否才是一箭双雕、素质教育?
利用ASP技术开发的基于B/S结构的网上注册交费系统,实现了学院在网上进行注册交费,并且能够动态管理这些信息,使得学院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该文对该
【摘 要】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教”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来认识体验、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学内容,即教师还扮演“学”的角色,从而成为学生探究知识道路上的合作者。要思学生所思、解学生之惑、料学生之错。  【关键词】 新课程;思学生所思;解学生之惑;料学生之错  【中图分类号】G6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