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合作与企业合作
《辞海》中的“合作”是指: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而且参与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有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的主要特征是指:行为的共同性、目的的一致性、甚至合作本身也可能变为一种目的。为此,我们可以把“企业合作”定义为“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企业或组织,它们具有相近的认识,彼此互相依赖,为共同目标能够协同工作、共担风险”。
企业合作并非是一种新出现的企业行为,从19世纪中叶,企业之间的合作便开始形成。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的企业合作是以技术合作为主体,着重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上,尤其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R&D合作已广泛地被采用。而且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正从双体短期合作走向多个企业的长期网络化合作,形成了稳定的技术联盟。例如由多家美国电子信息企业组成的微电子开发体(MCC),是当今企业合作创新的一个很好例证。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分支。在此所讨论的创新仅限于技术创新。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90年之久,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作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理论。但迄今为止,对技术创新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将技术创新视为技术或发明的商业应用,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代表。二是把技术创新看作是由新概念的构想到形成生产力并成功进入市场的全过程。三是把技术创新理解为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由于技术创新的基本环节包括:新设想——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营销与扩散等。所以,技术创新的概念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技术经济活动。因此,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既不能过于宽泛,无所不包,又不能过分狭隘,捆住手脚。
由于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当今的技术创新发展及其特征应包括:技术创新的确定性;技术创新的融合性;技术创新的溢出性。
三、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及其与创新、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1、合作创新的含义与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傅家骥,1998)。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R&D为主要形式。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合作创新是一种合作安排,企业、大学、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为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协调行动,并共享资源和能力,它一般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要形式。合作创新既包括具有战略意图的长期合作,如战略技术联盟、网络组织,也包括针对特定项目的短期合作,如研究开发契约和许可证协议。近年来,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種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式,由于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不同,合作的组织模式也多种多样。
狭义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了共同的研发目标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所形成的合作,一般特指以合作研究开发为主的基于创新的技术合作,即技术创新。广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包括新构思形成、新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化等任何一个阶段的合作都可以视为企业合作创新。所以,企业合作创新概念是在上文中所指的广义上的合作创新概念。
2、创新、技术创新与企业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包括创新思路的形成,新产品产生直至成功商业化的全过程,它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
国外学者较少采用合作创新这一概念,而是使用研发合作、合作研究、共同研究开发等概念。根据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①美国1984年通过的“国家合作研究法案”(NCRA)将合作限制在产品和技术的原型开发阶段,以避免企业在生产、销售阶段的勾结行为和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垄断。②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倾向于创新前期阶段,即研究开发阶段,而在创新后期即工程化、商业化阶段进行竞争,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因此,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合作研发方面,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创新——狭义的合作创新。
合作一词的含义是指双边或多边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较宽泛,合作成员单位只要在创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参与,就可认为是企业合作创新——广义的合作创新。由于企业合作创新概念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并已为学术界所接受,在不致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广义的合作创新这一概念,即企业合作创新。
四、企业合作创新与传统企业合作的比较
企业合作创新理论是企业、政府、大学及各种科研机构等多个创新行为主体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在某些环节中创新地实施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知识理论体系。
企业合作创新是各合作技术创新的要素主体以各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为手段,以提高企业能力为标志,以各参与方的效用函数取得一致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分量取得一致为目标的活动。企业合作创新既包括具有战略意图的长期合作,如战略技术联盟、网络组织,也包括针对特定项目的短期合作,如研究开发契约和许可证协议,
企业最深层的合作创新是以合资、合并等形式进行,并最终可以融入一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新企业组织中;企业稍浅层的合作创新是以企业间的网络组织等形式进行,其中各企业仍保持自身独立的存在,而只在一些方面或一些时候与其它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如合作研发组织、战略联盟、小企业互助组织、虚拟组织等;企业最浅层的合作创新是以沟通与交流等形式进行,相关企业可以在经营经验、策略、思路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企业合作创新是现代企业合作的核心内容,但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合作。
其一,企业合作创新多以VT和IT为沟通工具特征所进行的产权与非产权合作,而传统企业合作是以各种手段完成的、只包括产权合作在内的所进行的各种合作。
其二,企业合作创新除了纵向与供应链上、下游厂商间的合作,也不乏横向与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间的合作。而传统企业合作多是供应链上下游厂商间的纵向合作,少有与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间的横向合作(多是价格联盟、产量联盟等失败的横向合作案例)。
其三,企业合作创新是通过合作完成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劣势部分与低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即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优势部分与高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是“实”(自己做),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劣势部分与低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是“虚”(他方做)。传统企业合作则往往是价值链活动环节“五脏俱全”,并不因能力(资源)的优劣和(或)附加价值的高低而有选择地把部分价值链活动环节整个让渡出去。
其四,企业合作创新不同于传统的一次性现货交易(Spot Market),它是功能主导型合作,并且更多地取决于长期中未来机会的开发。企业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外部资源来和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具有明显虚拟功能的特点。
其五,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方向性。外包,从耐克对生产厂家的方向上是合作创新经营,但从生产厂家对耐克的方向上却是传统合作(是实体经营)。道理很简单,外包合作的最终成果用的是耐克的品牌,耐克实现了它的虚拟生产功能,而参与生产的厂家只是生产工具而已,并不会因为被耐克选中了合作就由实体经营变为虚拟经营了,毕竟最终合作成果上顾客看不到生产参与厂家的影子。
类似的以技术联盟形式开发的Windows的各种版本的软件都以微软的品牌告终,所以微软算合作创新经营,参与厂商则是传统合作。如果软件是以Wintel(Windows+Intel)品牌告终,则微软、英特尔都算合作创新经营。戴尔的合作中,对戴尔而言是合作创新经营,对供应商来说则是传统合作。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辞海》中的“合作”是指:社会互动的一种方式,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而且参与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相近的认识、有协调的互动、一定的信用,才能使合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的主要特征是指:行为的共同性、目的的一致性、甚至合作本身也可能变为一种目的。为此,我们可以把“企业合作”定义为“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企业或组织,它们具有相近的认识,彼此互相依赖,为共同目标能够协同工作、共担风险”。
企业合作并非是一种新出现的企业行为,从19世纪中叶,企业之间的合作便开始形成。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的企业合作是以技术合作为主体,着重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行为上,尤其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R&D合作已广泛地被采用。而且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正从双体短期合作走向多个企业的长期网络化合作,形成了稳定的技术联盟。例如由多家美国电子信息企业组成的微电子开发体(MCC),是当今企业合作创新的一个很好例证。
二、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被他的追随者发展成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分支。在此所讨论的创新仅限于技术创新。从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至今已有90年之久,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作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理论。但迄今为止,对技术创新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将技术创新视为技术或发明的商业应用,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代表。二是把技术创新看作是由新概念的构想到形成生产力并成功进入市场的全过程。三是把技术创新理解为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有机结合。由于技术创新的基本环节包括:新设想——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营销与扩散等。所以,技术创新的概念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创造性特征的技术经济活动。因此,对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理解,既不能过于宽泛,无所不包,又不能过分狭隘,捆住手脚。
由于网络、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知识的迅猛发展,当今的技术创新发展及其特征应包括:技术创新的确定性;技术创新的融合性;技术创新的溢出性。
三、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及其与创新、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1、合作创新的含义与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傅家骥,1998)。合作创新一般集中在新兴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R&D为主要形式。合作创新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合作创新是一种合作安排,企业、大学、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为了一个共同的创新目标协调行动,并共享资源和能力,它一般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要形式。合作创新既包括具有战略意图的长期合作,如战略技术联盟、网络组织,也包括针对特定项目的短期合作,如研究开发契约和许可证协议。近年来,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種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式,由于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不同,合作的组织模式也多种多样。
狭义的合作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了共同的研发目标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所形成的合作,一般特指以合作研究开发为主的基于创新的技术合作,即技术创新。广义的合作创新是指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包括新构思形成、新产品开发以及商业化等任何一个阶段的合作都可以视为企业合作创新。所以,企业合作创新概念是在上文中所指的广义上的合作创新概念。
2、创新、技术创新与企业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包括创新思路的形成,新产品产生直至成功商业化的全过程,它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
国外学者较少采用合作创新这一概念,而是使用研发合作、合作研究、共同研究开发等概念。根据笔者分析,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①美国1984年通过的“国家合作研究法案”(NCRA)将合作限制在产品和技术的原型开发阶段,以避免企业在生产、销售阶段的勾结行为和最终产品市场上的垄断。②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倾向于创新前期阶段,即研究开发阶段,而在创新后期即工程化、商业化阶段进行竞争,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因此,西方学术界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合作研发方面,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创新——狭义的合作创新。
合作一词的含义是指双边或多边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企业合作创新的概念较宽泛,合作成员单位只要在创新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参与,就可认为是企业合作创新——广义的合作创新。由于企业合作创新概念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并已为学术界所接受,在不致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本文采用广义的合作创新这一概念,即企业合作创新。
四、企业合作创新与传统企业合作的比较
企业合作创新理论是企业、政府、大学及各种科研机构等多个创新行为主体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在某些环节中创新地实施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知识理论体系。
企业合作创新是各合作技术创新的要素主体以各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为手段,以提高企业能力为标志,以各参与方的效用函数取得一致或效用函数的主要分量取得一致为目标的活动。企业合作创新既包括具有战略意图的长期合作,如战略技术联盟、网络组织,也包括针对特定项目的短期合作,如研究开发契约和许可证协议,
企业最深层的合作创新是以合资、合并等形式进行,并最终可以融入一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新企业组织中;企业稍浅层的合作创新是以企业间的网络组织等形式进行,其中各企业仍保持自身独立的存在,而只在一些方面或一些时候与其它企业保持合作关系,如合作研发组织、战略联盟、小企业互助组织、虚拟组织等;企业最浅层的合作创新是以沟通与交流等形式进行,相关企业可以在经营经验、策略、思路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企业合作创新是现代企业合作的核心内容,但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合作。
其一,企业合作创新多以VT和IT为沟通工具特征所进行的产权与非产权合作,而传统企业合作是以各种手段完成的、只包括产权合作在内的所进行的各种合作。
其二,企业合作创新除了纵向与供应链上、下游厂商间的合作,也不乏横向与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间的合作。而传统企业合作多是供应链上下游厂商间的纵向合作,少有与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间的横向合作(多是价格联盟、产量联盟等失败的横向合作案例)。
其三,企业合作创新是通过合作完成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劣势部分与低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即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优势部分与高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是“实”(自己做),价值链环节的能力(资源)劣势部分与低附加价值部分的活动是“虚”(他方做)。传统企业合作则往往是价值链活动环节“五脏俱全”,并不因能力(资源)的优劣和(或)附加价值的高低而有选择地把部分价值链活动环节整个让渡出去。
其四,企业合作创新不同于传统的一次性现货交易(Spot Market),它是功能主导型合作,并且更多地取决于长期中未来机会的开发。企业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外部资源来和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具有明显虚拟功能的特点。
其五,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方向性。外包,从耐克对生产厂家的方向上是合作创新经营,但从生产厂家对耐克的方向上却是传统合作(是实体经营)。道理很简单,外包合作的最终成果用的是耐克的品牌,耐克实现了它的虚拟生产功能,而参与生产的厂家只是生产工具而已,并不会因为被耐克选中了合作就由实体经营变为虚拟经营了,毕竟最终合作成果上顾客看不到生产参与厂家的影子。
类似的以技术联盟形式开发的Windows的各种版本的软件都以微软的品牌告终,所以微软算合作创新经营,参与厂商则是传统合作。如果软件是以Wintel(Windows+Intel)品牌告终,则微软、英特尔都算合作创新经营。戴尔的合作中,对戴尔而言是合作创新经营,对供应商来说则是传统合作。
(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