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化合物重要知识点及典型问题例析

来源 :青苹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2价铁的化合物,二是+3价铁的化合物,还有一类特殊价态的化合物。铁的化合物在表现性质的时候,既有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之间转化的反应条件控制问题,也存在同价态不同存在形式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问题,还存在铁的化合物与铁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问题。
  
  一、铁的化合物重要知识点
  
  1.凡能将Fe直接氧化为Fe3+的氧化剂,一般都能把Fe2+氧化为Fe3+,符合条件的氧化剂主要有:C1M2、BhM2、HN0M3、HM20M2:KnnOM4溶液等。
  2.Fe总是先被还原为Fe,Cu、zn、I等都可以把Fe还原为FeM2,但当Zn过量时,最后有Fe被还原出来。
  3.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将FeO、FeO、FeM3OM4等还原为Fe,还原剂有:C、CO、Hz、Al(铝热反应)等,其中CO还原法是冶铁的主要方法。铝热法主要用于炼钢脱氧及野外焊接。
  4.Fe是强还原剂,可以被多种氧化剂所氧化,尤其是碱性条件下,Fe的还原性更强。
  5.无论是Fe还是FeM3,它们都能与KSCN发生反应,由于SCN与Fe3+的反应产物呈现血红色,因此,可用KSCN溶液区别FeM3与Fe或检验FeM3、Fe的存在。
  6.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Fe3和cu2+的溶液时,虽然铜最先析出来,但在电解过程中最先得到电子的是Fe,发生反应:FeM3+e=Fe,而CuM2在Fe之后获得电子。
  7.FeClM2是一种优于铝盐的净水剂,它既能除去自来水漂白之后多余的氯气,反应产物FeClM3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吸附悬浮物的Fe(OH)M3胶体,同时多余的铁元素还可以补充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
  8.铁元素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FeM3必须转化为Fe才能被吸收利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还原剂,它的主要作用是还原Fe,因此,避免缺铁的重要手段就是多食维生素C。
  
  二、典型问题例析
  
  例1甲、乙两位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Fe检验的相关实验:(1)甲同学先往某溶液中加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再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2)乙同学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哪位同学的实验过程更科学?
  解析:乙同学在加入KSCN溶液时没出现明显现象,即排除了原溶液中存在Fe的可能性。再加入氯水出现血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有Fe,显然,此时的Fe来自于原液中的Fe。而甲同学的实验过程并不能肯定产生血红色物质的是原溶液存在的Fe还是加人氯水后新生成的Fe。因此,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更科学。
其他文献
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下,人类自身变得越发脆弱了。假如汽车熄了火,电灯不能亮了,电视没了图像与声音,电脑成了摆设,这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景象,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了。但是这种情景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如果人类不能尽快地找到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极能源,现代生活所严重依赖的电力资源将从何而来呢?毕竟,人类目前所依赖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依目前人类耗能的平均速度计算,2050年前后
氟气属于卤素元素,正常情况下是一种浅黄的、可燃的、刺激性毒气,是非金属中最活泼的元素,氧化能力很强,可以同所有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起猛烈的反应,生成氟化物,并发生燃烧。它有极强的腐蚀性和毒性,操作时应特别小心,切勿使它的液体或蒸气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在化学元素史上,氟元素的发现是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性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之一。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发现氢氟酸以后,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
高中生因面临着高考,平时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多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殊不知,缺乏体育锻炼会使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抵抗力降低,而且还不利于大脑的发育。人的脑细胞的增长在16~20岁之间达到最大值,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每天做适当的运动,可促使大脑发育,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经常运动的好处。    一、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健美形体    运动可以通过汗液、尿液加快身体毒素的排除,而且
经过了长达6个月的风风雨雨,“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逐渐画上了句号。这是一个由10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的赛事,这是一场盛况空前的赛事。  早在2006年3月,《新课堂》杂志社便在网上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出了通知,初赛通过的8000余名小作者继续进入复赛,而复赛胜出的50名选手,将赴北京参加现场决赛。  就这样,我与上海、天津、重庆、吉林、福建、山东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选手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是比较突出的,高考文言语句翻译题中,词类活用也是一个赋分点。那么,怎样判断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了呢?  中学课本中,主要有三类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    一、名词活用    名词的基本功能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不能作谓语。也就是说,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它一般不受副词和能愿动词的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