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对品牌计算机每台征收13元回收处理基金,肯定会对整个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电脑厂商对政策公平、公正性的担心已经转化为按捺不住的焦灼。
处理基金如何征收?征收标准是多少?这些关乎电脑厂商钱袋的问题牵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
即将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取和使用的政策,既关系国家环保大业,又要保护和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如何将“零和”转化为“双赢”,这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最近两个月,北京市万寿路27号院内的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成为很多计算机厂商老板最熟悉的地方。
“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我参加了环境保护部委托的一研究机构召开的研究报告意见听取会, 会上发布的报告将极大地影响政府即将做出的决策。 根据这个报告, 国家将对每台个人电脑收取13元基金 。请各位了解并关照本公司相关人员关注此事,并积极支持于老师的工作。”这是某计算机厂商的老总在转发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于萱的一封调查邮件时附加的内容,这封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全是计算机业内赫赫有名的老板级人物。
即将出台的处理基金数额和收取方式,牵动了计算机厂商们敏感的神经。看似平淡的文字掩盖不住他们焦急的心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邮件中提到的那次会议,就是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研讨会。在这个有着100多人参加的内部会议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负责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许江萍博士报告了课题研究成果及有关处理基金政策取向的建议。既然课题是环境保护部委托的,那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布,在计算机厂商眼中,就具有了很浓的官方色彩。
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51号令,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早在去年2月25日就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发布,但当时并没有引起IT厂商太多的注意。对于将对计算机厂商产生直接影响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问题,《管理条例》只在第七条中写到“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对于处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管理条例中只是说明“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而现在,处理基金的数额和收取方式,开始通过研究所调研的方式逐渐浮出水面。
对品牌电脑每台征收13元基金的初步建议,让参会的计算机厂商老总们炸了窝,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该处理基金征收方案无法覆盖占台式PC市场30%以上份额的DIY厂商。有的厂商代表更是直斥这些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不了解计算机产业。
各个电脑厂商纷纷或亲自上门,或派专人前往27号院,希望通过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向相关部门转达意见和建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这个计算机厂商的娘家,作为回收处理基金计算机产品子课题的研究者,被计算机厂商老总们寄予厚望。
计算机厂商的意见惊人的一致——对处理基金的收取坚决支持,基金金额的多少不是问题,但一定要公平、公正、透明。公平,就是要对所有计算机厂商,包括DIY厂商收取基金;公正,就是要与其他行业的基金收取水平相一致,尤其是彩色电视机行业;透明,就是要将基金的使用情况透明化。
据悉,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8月份形成最终意见,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同方股份在给《中国计算机报》的书面回复中表示,非常支持国家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各项政策,也理解国家初次征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希望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简单明了。但是同方的建议是,国家的政策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应该从产业发展的长远来考虑,因为这个基金是需要一直征收下去的,如果开始各方面没有调研清楚,一旦征收,对计算机产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在计算机行业,生存下来的民族品牌已经屈指可数,希望国家能考虑产业发展的现状,更加科学地征收处理基金。
同方股份的回复说出了很多计算机厂商的心声,如何制定出一套既推进国家的环保工作进程,又保护甚至促进计算机产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已经成为摆在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电脑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实,早在去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管理条例》就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制原则,一些计算机厂商在着手强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同时,在业务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也做了与之匹配的调整。联想和方正都开始利用覆盖广泛的终端店面及售后服务网点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在方正科技战略运营部负责人刘珊看来,这既是支持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也算是为2011年《管理条例》实施提前做准备,“就当是练兵了”。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梁潇进一步表示,其实计算机厂商在四六级市场拥有的销售和服务渠道资源,正可以担负起回收废弃电子产品的责任,而政府部门也可以考虑在增加厂商责任的同时,减少厂商上缴的基金数额。
13元可真不是小数
虽然各个计算机厂商的诉求更多在公平、公正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处理基金数额的多少,将对计算机厂商的经营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计算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联想在国内市场的电脑销量为1422万台,位居第一位。戴尔、方正、同方、海尔的电脑销量分别为403万台、363万台、134万台和101万台。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每台13元测算,联想每年要上缴处理基金约1.85亿元。戴尔、方正、同方、海尔每年也要分别上缴基金5239万元、4719万元、1742万元和1313万元。显然,这些钱对任何一个计算机厂商而言都不是一个小数,自然引起了计算机厂商的高度关注。。
联想集团副总裁杜建华告诉记者,联想2009财年实现销售收入166亿美元,税后利润1.29亿美元,净利润率不足1%,和同行厂商相比,这已经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了。他表示,他与方正科技CEO蓝烨、同方股份副总裁李健航都深入交流过这个话题,对于处理基金的意见基本一致。长城电脑负责此项工作的战略发展企管部质量主管栗志鹏也告诉记者,它们的总裁周庚申对此事也非常重视,要求他随时汇报进展情况,长城电脑相关部门的总经理也经常来询问此事。
方正科技2009年财报显示,方正科技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77.9亿元(其中计算机产品为64.94亿元),实现净利润9800万元。方正科技刘珊透露:“方正PC的毛利率也就在5%左右,总体盈利中,PCB业务贡献很大。”4719万元的基金上缴数额,几乎占方正科技2009年净利润的一半。
通过市场公开信息可知,同方股份2009年计算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42.56亿元,占同方整体销售收入比重28%,毛利率为6%;长城电脑2009年计算机及外设营业收入144.56亿元,毛利率为6.81%。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于萱告诉记者,5~6个点的毛利率,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的常态。很多企业的计算机业务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地。长城电脑栗志鹏表示,长城电脑在寒促、暑促的销售,基本都是没有利润的。
大的品牌厂商生产状况尚且如此艰难,一些二三线的厂商就更举步维艰。财报显示,七喜控股2009年销售收入19.7亿元,其中计算机整机销售收入仅5.9亿元,比2008年减少26.44%,毛利率更是只有可怜的1.57%。2009年,七喜控股全年亏损6821万元,而其2008年还赢利4470万元。
19亿元基金算多吗
赛迪顾问梁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计算机行业普遍只有5%左右的毛利率,每台只有不到200元的毛利,增值税税率是17%,也就是企业需要为每台电脑缴纳34元的增值税。现在如果交13元处理基金,基本上等于增值税的40%,这会对IT厂商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建议,处理基金在产品毛利中的占比不宜太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征收处理基金的金额似乎又不是非常大。于萱告诉记者,我国计算机产业2009年的产量为1.76亿台,其中国内实际销售量为4610万台,占总产量的26%。前十位厂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国产品牌约占60%的市场份额。2011年国内电脑销量预计将达到4961万台,按照每台13元的标准测算,我国计算机产业所有厂商共缴纳处理基金6.45亿元,彩电、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电脑等四机一脑产品合计征收的金额也仅有19亿元。
对于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泱泱大国来说,19亿元的处理基金实在算不上多,也根本无法满足全国各地众多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地的补贴需求。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调用各级国税系统,还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在政策制定、基金收取、补贴发放等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每年只能征收到19亿元左右的基金,这个数字实在不能算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反正计算机厂商最终都要把处理基金的钱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方式,转嫁到最终用户身上,所以多收一些没有关系。
其实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对计算机厂商全面征收,倒是还存在厂商统一涨价,消化处理基金的可能。但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哪个厂商敢带头逆市涨价,还真是需要一股勇气的,“因为你很难向用户解释清楚涨价的原因,并得到用户的认可”。同方股份负责处理基金事务的赵长威还认为,这笔为数不少的处理基金,对计算机厂商的流动资金也会带来一定的考验。
凭什么遗漏DIY
笔者仔细研究了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文档,并没有发现关于不对DIY计算机厂商征收处理基金的文字,但下面的这些描述,肯定会让计算机厂商觉得,政府部门从制定政策的开始就将DIY厂商排除在征收基金的范围之外了。
“缴纳主体是具有独立品牌并从事生产、销售、维修一条龙务的国内生产企业。对于进口家电产品而言,本着谁进口、谁缴纳的原则,也就是由进口商直接缴纳。简称为生产者缴纳原则。”
显然,遍布北京中关村、深圳华强北路的各大电子市场中的攒机商,以及遍及全国各地各级市场的DIY商户,并不属于上文中的“缴纳主体”。
联想集团杜建华表示,联想有责任支持国家的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在全球各个市场,联想都是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执行的。但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周全,全面覆盖各类计算机厂商。
方正科技刘珊也认为,处理基金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公平,尤其要考虑涵盖DIY厂商。她表示,目前计算机市场约有30%的DIY产品,这些产品无明确的生产厂商,无法按照生产者责任制纳入基金征收范围。这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平衡发展,也有失公平原则。
课题发布中对DIY厂商的遗漏,招致品牌计算机厂商的一致反对。
如何才能将DIY厂商也纳入到处理基金征收范围内呢?各个厂商的想法基本一致,就是将笔记电脑和台式PC分开收取,而且将台式PC分成主机和显示屏两部分,分别对其征收处理基金。
众所周知,因含有多种贵重金属,台式PC的主机部分再回收利用的价值较高,因此拆解处理厂是可以靠其盈利的,国家也无需再对拆解处理主机的企业给予过多补贴。显示器产品则是不易组装自制的计算机关键部件,而且拆解处理后的利用价值较低。对显示屏收取多一些的处理基金是比较恰当的。显示屏生产厂商在将产品销售给品牌计算机整机厂商或显示器零售商时,相对容易提升单价,将处理基金转嫁给下游合作伙伴。
从显示屏上征收处理基金,好处显而易见,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整个计算机行业纳入到处理基金的缴纳范围内。
“我们认为,对于台式电脑,收取基金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整机收取;二是分别对显示屏和主机进行收取。该基金实施前两三年内,为了简化手续,可以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待有了一定经验后,另行决策。”这是课题组给出的建议。
显然,课题研究小组也知道将显示屏和主机分开征收的好处。“没办法,为了减少麻烦,课题组还是坚持了它们原来的主张,我们的意见它们没有听进去。”于萱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并表示这一政策对计算机行业的品牌厂商影响太大了,协会还会继续与各相关部门沟通。
赛迪顾问梁潇认为,处理基金的收取,除了要涵盖DIY厂商外,还要把一些小品牌厂商和山寨厂商囊括进来,因为它们的计算机产品为了以低价讨好客户,在选择产品部件时,大多不考虑环保问题,它们的产品废弃后,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更严重。
何妨向欧美"取经"
目前,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机等产品功能日益融合,产品边界模糊。如果按照整机收取处理基金的方式,将来势必会在产品的认定方面造成混乱。
“现在很多计算机都可以直接接收电视信号,你说它是计算机还是电视机呢?如果我叫它多媒体电视,又该按哪种产品的标准去上缴处理基金呢?”长城电脑栗志鹏开玩笑地说。
电脑厂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设备都离不开显示屏,建议从显示屏厂商收取处理基金。
同方股份赵长威认为,如果从显示屏厂商处征收处理基金,则应该参考欧美国家的做法,按液晶屏幕的尺寸大小来征收,这样最公平。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显示器模组生产厂只有京东方、上广电、友达、三星、中华映管等有数的几家,征收处理基金的难度相对较小,比向品牌计算机厂商收取更易操作。这样做,DIY厂商被遗漏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方正科技刘珊介绍说,其实,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就是按照显示屏尺寸来征收处理基金的。“一方面,显示屏的再生利用价值比较低,需要对其拆解处理给予更多的补贴;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可以有效地将电视、计算机、监控器、手机等不同品类的产品统一纳入管理,简化基金征收的操作及管理流程,节省管理成本。”不过,刘珊也表示,中国与欧美市场存在诸多的差异,不能照搬政策,但从核心部件征收处理基金的思路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为求公正的“攀比”
根据家电“以旧换新”回收的数据显示,电视在所有回收产品中占比高达73%,计算机产品占9.4%。由于大部分计算机产品都经其他渠道流入二手市场,被用于再利用,实际进入最后的处理环节时,计算机产品占比仅为1%左右。
同方股份赵长威认为,由于计算机产品极易拆解,零部件的再利用率比其他家电产品高很多,所以,计算机的回收处理率一直较低。“如果对计算机企业征收的基金数额超过彩色电视机,显然有失公正。”
长城电脑栗志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尺寸一般都要比电脑的显示器大很多,无论回收、运输,还是拆解处理,都要比电脑花费更多的资源。如果只对彩色电视机每台收取10元的处理基金,而对计算机产品收取每台13元的处理基金就有点不合理了。”
方正科技刘珊强调,处理基金的征收标准应考虑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以及处理行业的规模效益等方面综合制定,不能简单测算,即以保证处理厂的处理成本不亏损为前提,同时兼顾处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联想集团杜建华还建议,处理基金不应混用,即向计算机企业收取的处理基金,只能用在计算机产品的回收和处理上。因为废弃电子产品中计算机所占的比例很低,所以混用的结果必然是计算机厂商为彩电等其他行业产品的回收处理买单。
其实,联想集团杜建华和方正科技刘珊的意见,都牵扯到处理基金的监管和使用的问题。计算机厂商都希望知道自己上缴的处理基金用在了哪里,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联想和方正要想了解这些信息,还有很大困难。
使用透明才能服众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冬青告诉记者,这项处理基金的征收工作实际上已经酝酿4年多了,但推进一直很困难。“要让厂商在税收之外再上缴这么大一笔处理基金,而且是每年都要上缴,当然要顾及厂商的感受,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而且还应该建立起一个透明的信息化平台,让厂商明确地知道,它们上缴的基金到底用在了哪里,给环保工作起到了什么具体作用。”
如何让基金的使用更透明,也是计算机厂商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生产厂商的责任就是上缴处理基金,至于处理基金是如何花出去的,那是管理部门的事情,厂商就别管了。”于萱认为,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监管好基金。
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模式,在基金管理委员会之外,成立能够代表相关方利益群体的监管团体。但由于根据国务院第551号令,处理基金将按照非税收入纳入到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很难将基金操作的具体细节及时呈现给第三方。因此,我国采用独立的第三方监管从操作性上看有很大难度。
不过,课题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对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计算机厂商期待的公开、透明将在很大程度的得到满足。
处理基金如何征收?征收标准是多少?这些关乎电脑厂商钱袋的问题牵动着他们敏感的神经。
即将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取和使用的政策,既关系国家环保大业,又要保护和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如何将“零和”转化为“双赢”,这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最近两个月,北京市万寿路27号院内的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成为很多计算机厂商老板最熟悉的地方。
“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我参加了环境保护部委托的一研究机构召开的研究报告意见听取会, 会上发布的报告将极大地影响政府即将做出的决策。 根据这个报告, 国家将对每台个人电脑收取13元基金 。请各位了解并关照本公司相关人员关注此事,并积极支持于老师的工作。”这是某计算机厂商的老总在转发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于萱的一封调查邮件时附加的内容,这封电子邮件的收件人全是计算机业内赫赫有名的老板级人物。
即将出台的处理基金数额和收取方式,牵动了计算机厂商们敏感的神经。看似平淡的文字掩盖不住他们焦急的心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
邮件中提到的那次会议,就是5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研讨会。在这个有着100多人参加的内部会议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金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负责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许江萍博士报告了课题研究成果及有关处理基金政策取向的建议。既然课题是环境保护部委托的,那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布,在计算机厂商眼中,就具有了很浓的官方色彩。
即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51号令,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早在去年2月25日就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发布,但当时并没有引起IT厂商太多的注意。对于将对计算机厂商产生直接影响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问题,《管理条例》只在第七条中写到“国家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对于处理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管理条例中只是说明“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工业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而现在,处理基金的数额和收取方式,开始通过研究所调研的方式逐渐浮出水面。
对品牌电脑每台征收13元基金的初步建议,让参会的计算机厂商老总们炸了窝,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该处理基金征收方案无法覆盖占台式PC市场30%以上份额的DIY厂商。有的厂商代表更是直斥这些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不了解计算机产业。
各个电脑厂商纷纷或亲自上门,或派专人前往27号院,希望通过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向相关部门转达意见和建议。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这个计算机厂商的娘家,作为回收处理基金计算机产品子课题的研究者,被计算机厂商老总们寄予厚望。
计算机厂商的意见惊人的一致——对处理基金的收取坚决支持,基金金额的多少不是问题,但一定要公平、公正、透明。公平,就是要对所有计算机厂商,包括DIY厂商收取基金;公正,就是要与其他行业的基金收取水平相一致,尤其是彩色电视机行业;透明,就是要将基金的使用情况透明化。
据悉,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8月份形成最终意见,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同方股份在给《中国计算机报》的书面回复中表示,非常支持国家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各项政策,也理解国家初次征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希望政策更具有可操作性,更简单明了。但是同方的建议是,国家的政策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应该从产业发展的长远来考虑,因为这个基金是需要一直征收下去的,如果开始各方面没有调研清楚,一旦征收,对计算机产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在计算机行业,生存下来的民族品牌已经屈指可数,希望国家能考虑产业发展的现状,更加科学地征收处理基金。
同方股份的回复说出了很多计算机厂商的心声,如何制定出一套既推进国家的环保工作进程,又保护甚至促进计算机产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已经成为摆在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电脑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其实,早在去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管理条例》就明确了生产者责任制原则,一些计算机厂商在着手强化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的同时,在业务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也做了与之匹配的调整。联想和方正都开始利用覆盖广泛的终端店面及售后服务网点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在方正科技战略运营部负责人刘珊看来,这既是支持国家的以旧换新政策,也算是为2011年《管理条例》实施提前做准备,“就当是练兵了”。
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梁潇进一步表示,其实计算机厂商在四六级市场拥有的销售和服务渠道资源,正可以担负起回收废弃电子产品的责任,而政府部门也可以考虑在增加厂商责任的同时,减少厂商上缴的基金数额。
13元可真不是小数
虽然各个计算机厂商的诉求更多在公平、公正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处理基金数额的多少,将对计算机厂商的经营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计算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联想在国内市场的电脑销量为1422万台,位居第一位。戴尔、方正、同方、海尔的电脑销量分别为403万台、363万台、134万台和101万台。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每台13元测算,联想每年要上缴处理基金约1.85亿元。戴尔、方正、同方、海尔每年也要分别上缴基金5239万元、4719万元、1742万元和1313万元。显然,这些钱对任何一个计算机厂商而言都不是一个小数,自然引起了计算机厂商的高度关注。。
联想集团副总裁杜建华告诉记者,联想2009财年实现销售收入166亿美元,税后利润1.29亿美元,净利润率不足1%,和同行厂商相比,这已经是做得相当不错的了。他表示,他与方正科技CEO蓝烨、同方股份副总裁李健航都深入交流过这个话题,对于处理基金的意见基本一致。长城电脑负责此项工作的战略发展企管部质量主管栗志鹏也告诉记者,它们的总裁周庚申对此事也非常重视,要求他随时汇报进展情况,长城电脑相关部门的总经理也经常来询问此事。
方正科技2009年财报显示,方正科技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77.9亿元(其中计算机产品为64.94亿元),实现净利润9800万元。方正科技刘珊透露:“方正PC的毛利率也就在5%左右,总体盈利中,PCB业务贡献很大。”4719万元的基金上缴数额,几乎占方正科技2009年净利润的一半。
通过市场公开信息可知,同方股份2009年计算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42.56亿元,占同方整体销售收入比重28%,毛利率为6%;长城电脑2009年计算机及外设营业收入144.56亿元,毛利率为6.81%。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于萱告诉记者,5~6个点的毛利率,已经成为计算机行业的常态。很多企业的计算机业务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地。长城电脑栗志鹏表示,长城电脑在寒促、暑促的销售,基本都是没有利润的。
大的品牌厂商生产状况尚且如此艰难,一些二三线的厂商就更举步维艰。财报显示,七喜控股2009年销售收入19.7亿元,其中计算机整机销售收入仅5.9亿元,比2008年减少26.44%,毛利率更是只有可怜的1.57%。2009年,七喜控股全年亏损6821万元,而其2008年还赢利4470万元。
19亿元基金算多吗
赛迪顾问梁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计算机行业普遍只有5%左右的毛利率,每台只有不到200元的毛利,增值税税率是17%,也就是企业需要为每台电脑缴纳34元的增值税。现在如果交13元处理基金,基本上等于增值税的40%,这会对IT厂商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他建议,处理基金在产品毛利中的占比不宜太高。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征收处理基金的金额似乎又不是非常大。于萱告诉记者,我国计算机产业2009年的产量为1.76亿台,其中国内实际销售量为4610万台,占总产量的26%。前十位厂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国产品牌约占60%的市场份额。2011年国内电脑销量预计将达到4961万台,按照每台13元的标准测算,我国计算机产业所有厂商共缴纳处理基金6.45亿元,彩电、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电脑等四机一脑产品合计征收的金额也仅有19亿元。
对于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泱泱大国来说,19亿元的处理基金实在算不上多,也根本无法满足全国各地众多家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证的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基地的补贴需求。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调用各级国税系统,还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在政策制定、基金收取、补贴发放等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每年只能征收到19亿元左右的基金,这个数字实在不能算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反正计算机厂商最终都要把处理基金的钱通过提高产品销售价格的方式,转嫁到最终用户身上,所以多收一些没有关系。
其实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对计算机厂商全面征收,倒是还存在厂商统一涨价,消化处理基金的可能。但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哪个厂商敢带头逆市涨价,还真是需要一股勇气的,“因为你很难向用户解释清楚涨价的原因,并得到用户的认可”。同方股份负责处理基金事务的赵长威还认为,这笔为数不少的处理基金,对计算机厂商的流动资金也会带来一定的考验。
凭什么遗漏DIY
笔者仔细研究了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文档,并没有发现关于不对DIY计算机厂商征收处理基金的文字,但下面的这些描述,肯定会让计算机厂商觉得,政府部门从制定政策的开始就将DIY厂商排除在征收基金的范围之外了。
“缴纳主体是具有独立品牌并从事生产、销售、维修一条龙务的国内生产企业。对于进口家电产品而言,本着谁进口、谁缴纳的原则,也就是由进口商直接缴纳。简称为生产者缴纳原则。”
显然,遍布北京中关村、深圳华强北路的各大电子市场中的攒机商,以及遍及全国各地各级市场的DIY商户,并不属于上文中的“缴纳主体”。
联想集团杜建华表示,联想有责任支持国家的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在全球各个市场,联想都是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执行的。但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周全,全面覆盖各类计算机厂商。
方正科技刘珊也认为,处理基金的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要公平,尤其要考虑涵盖DIY厂商。她表示,目前计算机市场约有30%的DIY产品,这些产品无明确的生产厂商,无法按照生产者责任制纳入基金征收范围。这势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平衡发展,也有失公平原则。
课题发布中对DIY厂商的遗漏,招致品牌计算机厂商的一致反对。
如何才能将DIY厂商也纳入到处理基金征收范围内呢?各个厂商的想法基本一致,就是将笔记电脑和台式PC分开收取,而且将台式PC分成主机和显示屏两部分,分别对其征收处理基金。
众所周知,因含有多种贵重金属,台式PC的主机部分再回收利用的价值较高,因此拆解处理厂是可以靠其盈利的,国家也无需再对拆解处理主机的企业给予过多补贴。显示器产品则是不易组装自制的计算机关键部件,而且拆解处理后的利用价值较低。对显示屏收取多一些的处理基金是比较恰当的。显示屏生产厂商在将产品销售给品牌计算机整机厂商或显示器零售商时,相对容易提升单价,将处理基金转嫁给下游合作伙伴。
从显示屏上征收处理基金,好处显而易见,这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整个计算机行业纳入到处理基金的缴纳范围内。
“我们认为,对于台式电脑,收取基金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整机收取;二是分别对显示屏和主机进行收取。该基金实施前两三年内,为了简化手续,可以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待有了一定经验后,另行决策。”这是课题组给出的建议。
显然,课题研究小组也知道将显示屏和主机分开征收的好处。“没办法,为了减少麻烦,课题组还是坚持了它们原来的主张,我们的意见它们没有听进去。”于萱多少显得有些无奈,并表示这一政策对计算机行业的品牌厂商影响太大了,协会还会继续与各相关部门沟通。
赛迪顾问梁潇认为,处理基金的收取,除了要涵盖DIY厂商外,还要把一些小品牌厂商和山寨厂商囊括进来,因为它们的计算机产品为了以低价讨好客户,在选择产品部件时,大多不考虑环保问题,它们的产品废弃后,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更严重。
何妨向欧美"取经"
目前,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机等产品功能日益融合,产品边界模糊。如果按照整机收取处理基金的方式,将来势必会在产品的认定方面造成混乱。
“现在很多计算机都可以直接接收电视信号,你说它是计算机还是电视机呢?如果我叫它多媒体电视,又该按哪种产品的标准去上缴处理基金呢?”长城电脑栗志鹏开玩笑地说。
电脑厂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各种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设备都离不开显示屏,建议从显示屏厂商收取处理基金。
同方股份赵长威认为,如果从显示屏厂商处征收处理基金,则应该参考欧美国家的做法,按液晶屏幕的尺寸大小来征收,这样最公平。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的显示器模组生产厂只有京东方、上广电、友达、三星、中华映管等有数的几家,征收处理基金的难度相对较小,比向品牌计算机厂商收取更易操作。这样做,DIY厂商被遗漏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方正科技刘珊介绍说,其实,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就是按照显示屏尺寸来征收处理基金的。“一方面,显示屏的再生利用价值比较低,需要对其拆解处理给予更多的补贴;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可以有效地将电视、计算机、监控器、手机等不同品类的产品统一纳入管理,简化基金征收的操作及管理流程,节省管理成本。”不过,刘珊也表示,中国与欧美市场存在诸多的差异,不能照搬政策,但从核心部件征收处理基金的思路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为求公正的“攀比”
根据家电“以旧换新”回收的数据显示,电视在所有回收产品中占比高达73%,计算机产品占9.4%。由于大部分计算机产品都经其他渠道流入二手市场,被用于再利用,实际进入最后的处理环节时,计算机产品占比仅为1%左右。
同方股份赵长威认为,由于计算机产品极易拆解,零部件的再利用率比其他家电产品高很多,所以,计算机的回收处理率一直较低。“如果对计算机企业征收的基金数额超过彩色电视机,显然有失公正。”
长城电脑栗志鹏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尺寸一般都要比电脑的显示器大很多,无论回收、运输,还是拆解处理,都要比电脑花费更多的资源。如果只对彩色电视机每台收取10元的处理基金,而对计算机产品收取每台13元的处理基金就有点不合理了。”
方正科技刘珊强调,处理基金的征收标准应考虑计算机行业的特点以及处理行业的规模效益等方面综合制定,不能简单测算,即以保证处理厂的处理成本不亏损为前提,同时兼顾处理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此外,联想集团杜建华还建议,处理基金不应混用,即向计算机企业收取的处理基金,只能用在计算机产品的回收和处理上。因为废弃电子产品中计算机所占的比例很低,所以混用的结果必然是计算机厂商为彩电等其他行业产品的回收处理买单。
其实,联想集团杜建华和方正科技刘珊的意见,都牵扯到处理基金的监管和使用的问题。计算机厂商都希望知道自己上缴的处理基金用在了哪里,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联想和方正要想了解这些信息,还有很大困难。
使用透明才能服众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冬青告诉记者,这项处理基金的征收工作实际上已经酝酿4年多了,但推进一直很困难。“要让厂商在税收之外再上缴这么大一笔处理基金,而且是每年都要上缴,当然要顾及厂商的感受,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而且还应该建立起一个透明的信息化平台,让厂商明确地知道,它们上缴的基金到底用在了哪里,给环保工作起到了什么具体作用。”
如何让基金的使用更透明,也是计算机厂商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生产厂商的责任就是上缴处理基金,至于处理基金是如何花出去的,那是管理部门的事情,厂商就别管了。”于萱认为,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妥,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监管好基金。
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模式,在基金管理委员会之外,成立能够代表相关方利益群体的监管团体。但由于根据国务院第551号令,处理基金将按照非税收入纳入到国家预算管理体系中,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预算管理程序执行,很难将基金操作的具体细节及时呈现给第三方。因此,我国采用独立的第三方监管从操作性上看有很大难度。
不过,课题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对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计算机厂商期待的公开、透明将在很大程度的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