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运用杵针结合针灸疗法在缓解中风伴有失眠症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一2019年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三科就诊的中风患者,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予杵针结合针灸治疗,其中杵针取穴:百会八阵(天谷八阵)及大椎至命门段河车路;针灸取穴:印堂、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神庭、内关、足三里.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机 构】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运用杵针结合针灸疗法在缓解中风伴有失眠症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一2019年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三科就诊的中风患者,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失眠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予杵针结合针灸治疗,其中杵针取穴:百会八阵(天谷八阵)及大椎至命门段河车路;针灸取穴:印堂、百会、四神聪、安眠、神门、神庭、内关、足三里.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结合针灸针对中风失眠患者症状、PSQI评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等)、焦虑抑郁评分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杵针结合针灸疗法在缓解中风患者失眠症状上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鬼箭羽用药历史悠久,其古时主要用于治疗女子妇科经血疾病与驱邪杀虫,但现今对其研究较少.研究以鬼箭羽药材为基础,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文献,与现代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结合对比,对鬼箭羽进行名称考证、基原考证、用药部位考证、采收加工考证以及药材产区与分布考证.结果表明,鬼箭羽古时多以“卫矛”之名收载,亦存在众多别名,其名称多以植物形态而得来.历代本草书籍中收录其基原现今认为是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古时鬼箭羽常于春、夏、冬三季取其带翅状物的枝条或仅取其枝条上的翅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较高的截肢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作为近年来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促内皮生长因子而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通过调控VEGF基因的表达途径能够改善糖尿病足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血管的新生和溃疡的愈合.该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VEGF与糖尿病足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基于VEGF表达的相关机制及调控途径,综述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讨中
目的 观察“清肺平喘、祛风解痉”法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热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热哮证)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属于轻度者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属于中度者联合孟鲁司特钠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肺平喘、祛风解痉”中药复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
目的 观察区段性任脉中药铺灸联合药物治疗肾阳不足型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胶囊、五子衍宗丸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区段性任脉中药铺灸,治疗周期3个月.分别于治疗2个月后、3个月后,分析测定两组精液参数,观察治疗前后精浆SOD和MDA水平、DNA碎片指数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疗法的疗效.结果 ①两组各不同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2个月后分别相比,精子浓度、精子形态率、精子活力(a级、a+b级比例)均显著性增加(P<0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5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中风痉挛性偏瘫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PRO)、Barthel指数(BI)、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