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高校的发展中,体育教学曾经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子,成为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教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的发展中,体育教学曾经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因子,成为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教学手段。毕业生的体育素养也被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所充分理解和接受,这些都倒逼高校体育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效果。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证明,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需要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高尚的敬业精神、渊博的文化知识,更要有着精湛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该文将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和威信力出发,研究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
其他文献
野外生存教育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也体现了高校体育课的多样化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体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户外活动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2000年以来是户外俱乐部迅速发展的时期。到今天国内以徒步为主的户外俱乐部已有100多家。在选择运动健身的方式上,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散步,其次有29.1%的人骑自行车,接下来的
〔关键词〕 化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A)—0029—01 一些刚升人初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基础差,在理解新课程的概念上存在困难,表现为新课听不懂,学不动。(2)勇气不足,进取心不强,表现在学习上得过且过,惰性严重,作业丢三落四。(3)自控能力差,听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102 摘 要:中学生体质稳中向好应得益于中考体育,但学生体质总体情况仍呈下降趋势,高中和大学阶段更为明显,原因在于社会对学生体育能力的不认可。中考改革方案将体育与语文、数学、外语共同纳入必考科目范围,这为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学校体育将面临新的挑战。该文从学校体育需要新理念、需要硬手段角度出发为学校体育边缘化
20多年来,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历经了分类评估、并类评估和评估组织化三个阶段,这反映出鉴定性、竞争性价值取向得以强化的现状。社会对评估期望过高,误解与失望也多。政府(国家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 放式教学;现代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77—01 开放式教学,即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的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品德与社会课只有与其他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
[关键词]阅读教学;途径;内涵;任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3(A)-0040-01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领悟语言的魅力,唤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读书多了,感受就多了,积累就厚了,所学的词语、句子逐渐在脑海中生根、发芽,当语言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摘要: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技能,教师是可以像传授其他技能一样,在指导学生写作中做好示范作用的。本文从作文指导中的示范作用、文章写作过程中的示范作用、文章评改中的示范作用及指导学生互改作文中的示范作用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教师的示范作用。 关键词:教师;应用文写作;示范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学习一种技能,通常是找师傅教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除了讲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向学徒传授该
〔关键词〕 创新教育;中学英语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46—01 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人才学等有关学科和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有创造志向、创造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就目前
〔关键词〕 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67—01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少一些问题,多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平等;理解;真诚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1(A)—0038—0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对小学生